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領導干部素質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世紀之交,歷史把我們推到了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關鍵時刻。落實黨的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紀戰略任務,解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面臨的新矛盾、新問題,需要我們從時代的視角,培養一支政治素質、業務素質、政策水平、決策能力都很強的干部隊伍。高等學校作為高級人才的薈萃之地,肩負著傳播科學文化知識,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使命,其領導干部素質的高低尤為重要。本文就開展“三講”教育,對提高高校領導干部素質的作用略述己見。
所謂“三講”,即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這是黨中央深入貫徹落實十五大精神,全面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一個重大決策,是在新形勢下加強領導班子思想建設,提高干部素質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三講”教育,對領導干部進行一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自我教育,是提高領導干部政治思想素質和現代化科學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
一
講學習,這包括:學習馬列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提高領導干部的政治素質和思想素質;學習現代科學知識和現代管理經驗,提高領導干部科學文化素質和領導管理水平。目前,在高校領導干部中,大多是“”后的畢業生,中青年者居多。這些人,學歷高、有干勁、有熱情、責任心強,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和工作能力。但在實際工作中,也不難發現,在個別領導干部中還存在著“三個不足”的問題。即:一是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鄧小平理論不足。我們的一些領導干部,雖然在各類學校不同程度地學習了一些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但其功底不深,特別是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還不能運用自如。往往嘴上說得條條是道,但一到實踐中運用就顯得束手無策,還不能很好地用科學理論來指導教學改革和發展的實踐。二是對現代管理科學知識不足。一些領導干部知識面不夠廣博,不熟悉教育規律,只懂自然科學,不懂管理科學;只能當專家,不能當領導者。當專家時覺得得心應手,一旦當上領導者,反倒覺得力不從心,缺乏統攬全局的駕馭能力。當然作為領導干部不可能是所有專業領域的專家,但必須具有多方面的基本知識。因此,不論是學社會科學的還是學自然科學的,都有重新學習的必要,都要不斷汲取新的知識、新的營養,不斷充實自己,才能提高決策水平和領導藝術。三是領導經驗不足。在處理日常的教學工作和行政事務上,缺少審時度勢、精于組織的協調水平。往往是事無巨細,事必躬親。整天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其結果事倍功半,政績平平,工作起色不大,使各部門很難形成自覺為教學工作提供有效服務的態勢。
高校領導干部中所存在的這“三個不足”,如不很好解決,就不能適應蓬勃發展的新技術革命和迅速崛起的知識經濟,就很難擔負起全面提高高校的辦學質量和辦學利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高質量高水平人才的重任。同志在與出席全國黨校工作會議的同志座談時曾指出:“創造一種嶄新的經濟體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對我們的理論水平、知識水平、工作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不熟悉、不懂的東西很多,怎么辦呢?出路就在于承認自己的不足,老老實實地學習,努力掌握新知識,不斷增長新本領。”這就要求高校領導干部,首先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學習鄧小平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在掌握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上下功夫,運用科學理論解決自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在政治素質、思想素質的提高上能有一個較大的飛躍。其次,要學以致用,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解決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第三,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快地熟悉并掌握教育工作規律,熟悉現階段教育改革發展的基本思路、基本方針和政策,掌握現代管理知識,勇于探索,勤于思考,不斷積累工作經驗,使自己盡快地成熟、完善起來,成功地進入角色。
二
講政治,是指領導干部要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鑒別力、政治敏銳性等方面,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作為一名高校領導干部能否做好領導工作,培育和教育好下一代,首先取決于自身是否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是否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同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在立場和方向問題上,理想和信念是重要的。一個人、一個民族,如果沒有理想和信念,就失去了精神支柱和存在價值。可以說,理想和信念是鼓舞人們前進的精神動力和奮斗目標。我們今天所從事的事業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是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這就要求高校領導干部要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站在時代的前列,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這一目標和信念都不應有絲毫的動搖,再大的風浪都要站穩腳跟,處變不驚,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在事關全局、大是大非問題上,要明辨是非,立場堅定,不態度曖昧、唯唯諾諾,更不能朝令夕改,議而不決。在日常工作中,要敢于堅持原則,追求真理,不浮夸,不媚俗,不為私利而隨波逐流。講政治還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勇于改革,開拓創新。要發揚艱苦奮斗、自覺奉獻精神,使個別領導干部徹底轉變怕吃苦、怕操心,為官一任、山河依舊的處世哲學和工作態度。要敢字當頭,把握機遇,在當前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實踐中,要根據教育規律,根據本校的具體實際,處理好各方面的工作,開創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局面。
三
講正氣,是指領導干部要廉潔自律、勤政為民,提高自身防腐拒變的能力。作為一名高校領導干部要襟懷坦蕩,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不謀私利,不計較個人得失。首先,要在群眾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領導干部有個好形象,群眾就會對其有信任感,就會產生向心力和凝聚力。這就要求領導干部要處處以身作則,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當好人民的公仆。其次,要用“四自”即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經常剖析檢查自己。要經受住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考驗,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做到警鐘長鳴,清清白白從政,老老實實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第三,班子成員之間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不搞無原則糾紛,要搞五湖四海,不搞個人小圈子。每位成員都要做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光明磊落。在群眾中更不要親一伙疏一伙,要做到一視同仁,否則就會喪失原則和整體利益,其結果只能是制造分裂,傷害感情,破壞團結。第四,要敢講真話,堅持原則,善于化解矛盾,而不是回避矛盾。要具備解決矛盾、處理矛盾、化解矛盾的能力。第五,要作風踏實,不務虛名,多做實事,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要守信用,講信譽,說了就辦,取信于民,關心群眾疾苦,努力解決群眾的困難,努力做好使群眾受益的事。
處于世紀之交的高等學校,面臨著改革和發展的大好機遇和嚴峻挑戰。新世紀將摒棄狹隘的知識教育觀,注重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培養身心健康,基礎扎實,具有廣泛適應性和豐富創造力的人才。為此,培養一批素質高、懂教學、會管理的高校領導干部,是關系到高校建設和發展的跨世紀工程,是一項繼往開來的宏偉事業。實踐證明,“三講”教育是全面提高高校領導干部素質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