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實習質量教學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摘要】實習是教學的重要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節之一。職業素質、思維能力、實踐技能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實習質量的基本環節。
所謂實習,是指實地學習或在實踐中學習。它不同于“勤工儉學”,而是大、中專院校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學生步入職業生涯的一個必要的過渡階段。對即將畢業的學生來說,通過實習,他們可以將自己所掌握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工作和生活實際,這不僅有利于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和鞏固,還能提高他們在理論知識的指導下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而作為醫學生,臨床實習是他們鞏固和加強所學理論知識,并將理論運用于臨床實踐的重要學習過程,是培養合格醫務人員的一個重要環節。重視實習帶教工作,對培養合格的醫學人才有著重要的意義。如何在新的形勢下提高教學實習質量,筆者根據帶教情況,在此談談自已的體會。
一、重視職業素質的培養
素質教育是一項國策,很有必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我國迎接21世紀挑戰的戰略決策。首先,從學生開始實習時,即加強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介紹有關科學家愛祖國、愛人民、追求真理的品格,以優秀人物為榜樣,努力做到以救死扶傷、實現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為天職,熱愛祖國的醫學事業。其次,在實習動員中,可以請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老專家介紹自己不斷思考、拼搏,獲取成功的過程,激發學生的雄心壯志,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第三,醫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有機結合。它研究的對象是人而不是物。對病人診斷及治療的錯誤比一個科學實驗的失敗或一個工程設計錯誤的后果更為嚴重,將給病人帶來無法挽救的痛苦和損失。
因此,在工作中要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痛病人所痛、急病人所急,一切為病人著想。只有全心全意地為病人服務,才能贏得病人的信賴,獲取第一手資料,作出正確的診斷,進行合理的治療。第四,告知學生實習生活是艱辛的,值班及醫療文書的書寫、危重病人的搶救和監護、急診手術,常需通霄達旦、連續作戰,讓學生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并努力培養其吃苦耐勞的精神。
二、提高思維能力
思維是人類區別于動物的本質特征,可以說,人類之所以被稱為萬物之靈,其根本原因就是人類有意識,確切地說,是因為人類有思維。思維使人類具有了加工、處理抽象事物的能力。對于醫學生,臨床思維是臨床實踐工作的靈魂,它是臨床醫生根據患者的臨床征象和各項實驗室檢查指標,結合現有的理論知識,經過大腦的整合加工而得出診斷及治療方案的過程。思維方法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醫療質量。而目前醫學教育長期受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基本沿用純語言和文字的灌輸式教學,缺乏形象化,學生對抽象的理論多死記硬背;教學過程傾向理論學習和筆試,忽視自我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的訓練。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學生的學習局限于課本,信息面過窄,以應試為學習目的,以考試成績為學習效果的評價標準。2.理論與實踐脫節,動手能力差。3.對于知識被動吸收多于主動思考,缺乏終生學習能力。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這些不足阻礙了醫學人才質量的提高和醫學科學的進步。傳統的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迫切需要注入新的思維觀念,發展新的教學手段。因此,在實習帶教中,我們必須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疾病的診治規律,培養學生正確的臨床思維能力及處理問題能力。作為帶教老師,我們應針對具體病例,提出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組織他們參加臨床疑難病例或死亡病例討論會,參加巡診和會診,書寫完整的診療計劃等;同時要求他們在實習中,要虛心向老師學習,要勤思考、勤提問、勤總結,促進他們對事物的現象和本質進行邏輯分析、推理,啟發他們的積極思維,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思維進一步提出問題并進行反復的推敲、討論,逐步形成正確的思維方法。
三、指導學生多進行實踐操作
實習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動手操作能力。因此,在實習教學過程中,應重視通過觀察、模仿、操作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主動參與意識和勇于探索創新的學習能力;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緊密配合,抓住重點,采用講練結合、講演結合的教學方法,做到“教中有練、練中有教,教練有機結合”。實踐操作中學生不但要觀察、分折、比較,還要進行抽象概括,從中發展思維,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對于像醫學這種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來說,動手能力是一種重要的基礎技能。實踐技能學習和掌握的好壞與否,直接對學生今后獨立從事臨床醫療工作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由于畢業實習著重要解決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的結合,提高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必須多實踐,多動手,同時提高和增強對臨床醫學的興趣。而目前由于種種原因,學生動手操作機會較以前大大減少,特別是在外科實習時,參加手術的機會非常有限,往往只是消毒、拉鉤,連基本的縫合、止血等操作技術都不熟練,更不用說獨立進行操作了。所以要求各教學醫院在現有的教學條件下,盡可能解決學生臨床操作機會少的問題。作為帶教老師要盡量多提供給學生動手的機會。在每項操作前,老師要結合具體例子講解該操作要點和應注意的事項,交待可能發生的意外及應急處理的方法,然后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動手操作就比較安全。
四、激發學生創新的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的實習帶教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不斷創新的意識與精神。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具有創新意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發展思維能力的動力。學生如果對所學知識發生了研究和創新的興趣,他們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就會如饑似渴地去學習和鉆研。因此,作為帶教老師要千方百計、想方設法地去調動和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其次,想象力是創造力的前提,作為帶教老師,在實習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學生想象力的空間,激發學生好奇心,讓學生經常對實習中遇到的問題問為什么,對實習中的具體操作問為什么,怎樣操作才最好、最安全,只有這樣才能自己去感知、去思考,去不斷創新。同時,對于像醫學等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來說,帶教老師更要重視實習教學的實踐性,指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做出自己的思考與分析,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也必然通過他們的創造性實踐才能真正形成。在實踐中結合實際問題,促進學生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實習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是個人職業生涯的一個嶄新的開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實習是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階段,是學生成長的必由之路,職業素質、思維能力、實踐操作技能及創新的能力的培養是其關鍵。
【參考文獻】
[1]趙嘉蕓,梁煒,周典.深化醫學教學改革提高臨床實習質量[J].醫學教育,2002,(6).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教育部.中國醫學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J].醫學教育,2001,(5).
[3]馮曉娟,馬兆明,李玲君.臨床醫學專業5年制學生畢業實習情況調查分析[J].西北醫學教育,2003,(4).
[4]劉國慶,楊淑珍,蒲卓.提高臨床實習生動手能力的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0,(6).
[5]林崇德.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