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雙師型教師教學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關鍵詞]“雙師型”教師本質與內涵特征與意義
[論文摘要]本文從“雙師型”教師一詞產生的背景出發,闡述了“雙師型”教師的本質、內涵及特征,進而論證了培養“雙師型”教師的重要意義。這對職業院校正確認識和重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有促進意義。
在我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新時期,“雙師型”教師的培養、考核與鑒定等問題已引起職教界的廣泛關注。關于“雙師型”教師的內涵人們認識不同,表述不一,難免在工作實踐中影響其功能的發揮。筆者從“雙師型”一詞形成的起源談起,還“雙師型”教師的本來面目,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雙師型”教師的內涵、特征以及培養“雙師型”教師的意義。
一、“雙師型”教師一詞產生的背景及“雙師型”教師的本質
在國家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雙師型”教師一詞是在1998年,原國家教委在《面向21世紀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意見》中提出了“職業學校要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聞名世界的德國職業教育模式——“雙元制”,它在我國職教界產生了極大的反響。因此,“雙師型”教師其實是“雙元”式的教師,它是指既有一定的理論教學能力,又有一定的相關專業實踐指導能力,并能把這兩種能力有效付諸教學實踐的職業教育專業教師。
二、“雙師型”教師的內涵
“雙師型”教師的內涵可用如下四個方面來概括。
1.具有一定的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能力。“雙師型”教師首先是教師,應具備普通教師應有的素質。此外,還能掌握現代教育的理論知識,具有應用現代化教育手段進行教學的能力。
2.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雙師型”教師是職業教育中一種特殊類型的教師,必須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廣博的知識結構,了解本學科或該領域的發展動態和最新技術成果,有較高的理論水平。
3.具有一定的專業實踐能力。“雙師型”教師必須具備特定崗位群的技術技能,熟悉生產實踐,能從事相關專業技術開發和專業技術服務工作,具有與學生獲取的多種崗位資格證書或崗位技能證書相關的證書(級別要高于或等于學生所獲取證書的級別),具有較強的理論和實踐的綜合能力,并能及時掌握本專業群的最新操作技能。
4.具有一定的專業操作指導能力。雙師型教師在其理論教學的相關專業要有較強的親自動手示范、親自解決疑難問題的現場指導能力,能傾注相當的精力抓好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教學工作。
三、“雙師型”教師的特征
“雙師型”教師的特征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知識結構。“雙師型”教師應具有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術知識外,還應具有相關的社會人文知識和科學知識。與從事普通基礎教育的教師不同的是,雙師的知識面應更寬。因此,中職教師需要掌握多門知識,除了要精通本專業職業崗位的知識、技能、技術外,還要通曉相關專業、行業的知識、技能、技術,并能將各種知識、技能、技術相互滲透、融合和轉化。
2.能力素質。“雙師型”教師的能力素質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教育教學能力、專業技術能力、專業指導能力。教育教學能力是指組織實施教育教學的能力。具備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有較強的教育教學組織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能將自己的知識、技能、技術卓有成效地傳授給學生。專業技術能力是指履行職業崗位職責的實踐能力,是任職頂崗所必需的實用性職業技能、專業技術和技術應用能力,包括熟悉技術工作的內容要求和操作流程,掌握職業技術規范、熟練運用職業崗位主要工具的能力等,同時還包括職業崗位所要求的行業眼光、知覺能力、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專業指導能力是指在本專業的實踐過程中,親自動手示范、親自解決疑難問題的現場指導能力。
3.職業素質。“雙師型”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職業素質包括職業品德和關鍵能力,職業品德是指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有著較強的組織紀律性、工作熱情和敬業精神。關鍵能力是指一個人的意志品質、心理承受能力、合作能力、公關能力等非技術性的職業素質。
四、培養“雙師型”教師的意義
1.培養“雙師型”教師是落實黨的教育方針,適應新形勢下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方針指引下,在職業教育從規模擴展向質量提升的轉變時期,師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不久,教育部與財政部聯合推出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將投入5億元專項資金,支持此計劃之實施。該計劃強調:支持中等職業學校面向社會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兼職任教,促進教師隊伍結構的優化,推動教師隊伍建設的制度創新。切實提高教師的“雙師”素質。顯然,“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已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今年1月4日,周濟部長在教育部2008年度工作會議上指出:“在當前,我國教育呈現出鮮明的階段性特征。最基本的階段性特征,就是進入了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的新階段,進入了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新階段……從職業教育來看,規模快速擴展的階段已經基本結束,但提高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日益迫切”。可見,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當然,包括提高職業教師的教學水平已經歷史性地擺在我們面前。職業教育的特點決定職業教育需要一定數量具有淵博的專業理論和精湛的教學藝術,又具有扎實的專業技能、重職責的“雙師型”教師。
2.“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是提高職業院校辦學成效的重要手段
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適用的各種技術應用性人才。因此,職業教育教師不僅需要有與本專業相適應的理論基礎和教學經驗,而且必須具有相應的專業實踐能力和操作技能,不僅能在專業理論教學中緊密聯系實際,而且能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其結果是有效地優化了職業教育教學過程,從而達到提高辦學成效的目標。辦學成效包括教育教學效果、效益與效率,效果的體現是各學科教學質量的改進;效益的體現是用較少的資金投入獲取更大的產出(即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效率的體現是用較少的時間來達到教學內容和課程標準的要求。培養“雙師型”教師所追求的正是這三個方面的目標,也是各級教育部門領導和校長們時時刻刻都在關注的目標。
3.“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是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
職業教育健康發展——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率——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培養“雙師型”教師。這里每個“——”的后者都是前者的必要條件,即欲達前者之目的,后者缺其不可。可見,要使我國職業教育健康發展,必然要有相當數量的“雙師型”教師。
總之,正確理解“雙師型”教師的內涵和特征,清醒認識培養“雙師型”教師的重要意義,才能使我國職業教育更好更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崔景懿,李友林.職業教育法規文件選編.沈陽出版社,1998,11.
[2]推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而奮斗.周濟在教育部2008年度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3]關于“雙師型”教師素質內涵及特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