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幼兒教師創造性人格特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創造性人格反映的是那些富有創造性個體的精神面貌,強調個體創造行為的人格因素所起的作用。幼兒創造力的培養,因其是在人的創造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實施的教育,顯得更為重要。幼兒教師創造性人格不僅有助于幼兒創造力的培養,而且對其自身創造力的發展也非常有益。在了解國內外創造性人格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幼兒教育實際,構想幼兒教師創造性人格特征是:富有探索精神,責任心強;和藹可親,有耐心;觀察敏銳、思維靈活、想象豐富、富有才識;自信、獨立、當機立斷;適應性強;理想崇高、目標遠大;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興趣廣泛;移情能力強;有正確的幼兒創新教育觀。
關鍵詞:幼兒教師;創造性人格特征;構想
創造性人格反映的是那些富有創造性個體的精神面貌,強調個體創造行為的人格因素所起的作用。對一個人來說,其創造行為的實現,既依賴于認知過程的各種能力品質,也與個體的動機、興趣、信仰、價值觀、性格和氣質等因素有密切的關系。教師的創造性人格,不僅有助于教師自身創造力水平的提高,而且直接影響著學生創造力的發展,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
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與機遇,學生創造力的培養被提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幼兒創造力的培養,又因其是在人的創造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實施的教育,亦顯得更為重要。在幼兒教師的教育影響中,人格因素被看得舉足輕重,因為人格對幼兒的影響是自然的、全面的和深刻的。幼兒教師發揮自身的創造性人格優勢,不僅能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潛能,而且可以為其終身創造力的發展奠定基礎,也將有利于21世紀我國社會創造力整體水平的提高。在了解國內外創造性人格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幼兒教育實際,構想幼兒教師創造性人格特征,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一方面將為幼兒教師創造性人格特征的培養提供理論依據,另一方面,也必將有助于幼兒創新教育實踐,為人的全程創新教育的開展奠定基礎。
一、國外創造性人格的研究
翻閱文獻資料,國外創造性人格的研究,迄今為止。多集中于這樣幾個方面:
1.創造性人格的測定
1950年以后,心理學家已不是只憑借智力測驗來測定創造力了,大量的人格問卷問世。例如:1952年,格夫(H.Gough)研究出的《形容詞檢查表》,經后來的多米諾的補充完善,成為很好的創造力人格測驗工具,信度和效度均很理想,被廣泛應用;1965年,托蘭斯(E.Torrance)編制了創造性人格自陳量表《你屬于哪一類人》,通過測試,可獲得被試創造性人格特征以及創造性水平,因其簡便、易行、有效而應用甚廣;1976年和1980年,瑞姆(S.Rimm)和戴維斯(G.Davis)也研究出來了一種測試創造性人格的方法《發現才能團體問卷》,該測驗的使用和研究范圍很廣,涉及到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不同社區、不同社會地位及不同能力的兒童,且效度、信度很理想;另外、像《卡特爾16人格因素問卷》、《梅伊斯——布里格斯的類型指標》、《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加里福尼亞心理調查表》等等,也都反映出創造性人格的一些特征。
2.創造性人格結構
創造性人格的組成成分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既有顯示個體差異的特征也明顯地表現有相似的或共同的趨向,由它們交織在一起構成個人的獨特的風格和特征。吉爾福特(J.P.Guilford)在研究認知特性時,發現發散思維中的流暢性、獨特性、變通性與創造性行為有高相關,也發現認知因素與非認知因素之間有高相關,從而概括出創造性人格的一些特點;戴維斯(G.Davis)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10條創造性人物共有的人格品質;克尼洛的研究是在對已有關于創造性人格的元分析基礎上提出的,他認為創造性人格特征包括12個項目:①智力屬中上等;②觀察力;③流暢性;④變通性;⑤獨創性;⑥精致性;⑦懷疑;⑧持久性;⑨智力的游戲性;⑩幽默感;(11)獨立性;(12)自信心。[1]
3.不同實踐領域創造性人格特征
不同實踐領域的創造者,他們的人格特征組合也會表現出自己的獨特性,對這個問題,許多心理學家做過研究。像美國的卡特爾(K.Caattell)、艾杜生(T.Eiduson)、產柏斯(A.Chambers)、麥金農(Machinon)、巴倫(Barron)、克里奇爾德(R.Crutchfiled)等,利用人格測驗、面談、觀察記錄、自傳寫作等方法,初步揭示了經濟學家、數學家、工程學家等的創造性人格特征。
關于教師創造性人格方面的研究,除美國的比夏普(W.Bishop)、塞林(D.Sellin)、史密斯(R.Smith)、哈爾曼(R.Hallman)等人的研究外,日本學者恩田彰的研究也比較著名。比較起來,塞林、恩田彰對教師特征的概括相對較全面,比夏普采用教師特征量表,對109名被超常少年確認為是成功的、富有創造性的教師進行研究,基本印證了塞林、恩田彰的結論。從上述心理學家的研究中,可以將教師創造性人格特征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①熱愛創造活動,有創造力;②有強烈的求知欲;②樂觀、幽默、熱情、自信;④興趣廣泛、好奇心強;⑤尊重學生;⑥言談自由、開放;⑦富有學識;⑧上進心強,職業態度端正;⑨有正確的教育觀點;⑩善于創設寬容、理解、溫暖的班級氣氛。這些特征涉及到教師的個性傾向性、教師的職業態度、教育觀點、教育能力等許多方面,目前國際上較為公認。
4.不同年齡階段創造性人格特征
不同年齡階段創造性人格特征的研究,有瑪克(Mark)、格內費士、貝里對幼兒的研究,[2]托蘭斯對中、小學生的研究,蓋策爾斯(W.getzels)和杰克遜(W.Jackson)關于青年的研究等等,在概括兒童、青年創造性人格的同時,也對他們的受教育情況進行了分析,提出教師的創造性人格對他們的影響和作用:一萬面教師可以促使兒童將創造力發展的巨大可能性變為現實;另一方面教師的人格又在對兒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美國心理學家托蘭斯曾在SMSC的合作下設計的實驗,強烈地說明了這一點。
5.不同性別創造性人格特征
關于創造性人格的研究,性別這個變量也被注意到,雖研究不多,但卻具有代表性。如:美國心理學家雷弗娜·赫爾遜(R.Helson)曾研究了“女數學家的創造個性”問題,提出富有創造性的女數學家的特征。另外,美國的心理學家路易斯·巴赫托勒(M.Bachtold)研究了女科學家的個性特征,提出了富有創造性的女科學家的個性特征。
6.創造性人格的培養
托蘭斯、萊姆布賴特等人提出社會文化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對人的創造性人格的發展影響,強調重視在學校培養人的創造性人格,美國、日本在此方面的教育實踐成果豐富而卓著。他們明確提出,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格,需要創造型的教師,創造型教師之所以重要在于他們有其特殊的個性特征,他們所做的實驗,驗證了創造型教師在培養學生創造性人格方面優于一般教師。另外,關于有助于創造活動的心理品質(創造動機、思維靈活性、思維敏捷性、獨創性、自信心)的培養也都有很好的研究。在創造性人格培養的研究中,一些心理學家提出,幼兒解決問題的特點在于他們是以創造性的方式進行學習的,是以自己的認知方式來探索和發現問題的。盡管這是自發的、幼稚的、沒有經過訓練的,也是沒有什么社會價值的,但要對他們進行鼓勵,不要壓制。要以這種人皆有之的創造性火花為基礎,引導和培養兒童特殊的創造性才能,強調重視培養幼兒的創造性人格,進而發展幼兒的創造力。
幼兒創造力培養是幼兒創造力研究的一個重要趨勢,如何開拓創造空間,如何創設有助于創造的氣氛以及教師如何發揮創造性人格優勢去影響幼兒等等方面的研究,都還剛剛起步。
二、我國創造性人格的研究概況
盡管我國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經》中就指出:“天地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儒家經典《大學》也主張“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但這只是創新的思想而己,由于歷史的局限和封建文化傳統的束縛,對創新的認識還相當浮淺,也沒有創新教育的實際行為。在我國,真正的創新教育行為是從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開始的,他邊實踐邊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1943年,陶行知發表了《創造宣言》,宣稱“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強調必須從小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他提出教師必須創造性地教,要把自己擺在兒童的隊伍里,要真情實意地和小孩子站在一條戰線上,加入到兒童生活中去,從而發展兒童的創造力,這可以說是對教師創造性人格的一種認識。1960年以后,臺灣學者賈馥茗開始對教師創造性人格進行實驗研究,認為教師的創造性人格將易于使學生的創造潛能充分發揮。1980年以后,我國大陸心理學界開始研究創造性人格問題,雖起步晚,但成果卻相當豐碩,概括起來有三個方面:①注重翻譯、介紹創造性人格研究的最新成果及研究動向;②對理論問題的探討全面而趨于深入。內容涉及不同領域、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創造性人格的特征及培養問題,力圖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創造性人格理論。如:高玉樣、周昌忠、楊仲明等。高玉樣根據國外心理學家、教育學家的研究,提出教師創造性人格特征,包括:熱愛創造活動;有創造動機,不斷探索未知世界的樂趣;善于組織集體創造性氣氛;尊重學生與眾不同的疑問、觀念;正確評價學生的創造力等等。內容相對較全面,對我國教師創造性人格塑造提供了理淪依據。③在實驗研究方面,主要的工作:一是研究方法多樣,如問卷、調查、訪談、作品分析法、文獻法等等;二是涉及領域廣泛,有對科學院院士人格進行研究的、有對一般科技人員人格研究的、有專門對女性研究的、有專門對兒童研究的等等。王極盛、董奇、夏應春、李繁、劉海燕、張愛蓮等人的工作較有特色。
三、幼兒教師創造性人格特征的構想
綜合國內外創造性人格的研究情況,可以看到:國外研究涉及的領域及人群是廣泛的,而且研究方法也是多樣的,同時注重實際應用。但對教師創造性人格的研究,盡管成果較多,但研究的方法卻不夠多樣,表現為:思辯住的研究多,實證性的研究少,且未曾見到專門研究幼兒教師群體創造性人格特征的成果。國內方面,盡管在學習、借鑒的基礎上,發展速度快、成果多,但教師這一特殊人群創造性人格的研究,依然是相當薄弱的部分,表現為綜述國外成果,進行的思辯研究不多見,實證性的研究尚未見到。從教師創造性人格研究的意義來看,目前之形勢下,必須將教師創造性人格研究提高到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上來。只有研究教師的創造性人格持征,提供培養、塑造教師創造性人格策略,才能有助于創新教育實踐。幼兒教師作為教師群體極為重要的一部分,擔負著奠基重任,認真研究這一特殊人群,不僅可以豐富教師人格研究的內容,而且能夠提高幼兒教師的創新教育能力,從而為幼兒終身創造能力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根據國內外關于教師創造性人格的研究資料,考慮幼兒教育的客觀規律和幼兒身心發展的特殊性,筆者認為,幼兒教師的創造性人格特征有以下幾方面:
1.富有探索精神,責任心強
這是人格的意志特征。幼兒教師創造性人格應體現出幼兒教師勇于向權威挑戰、不迷信權威、敢作敢為的精神,并有恒心、有毅力積極地盡職盡責,把創新工作做好。
2.和藹可親,有耐心
這是人格的態度特征。幼兒教師創造性人格應體現幼兒教師特有的工作態度,只有和藹可親、耐心細致,才能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創造性“心理安全基地”,使創新教育活動,能夠順利進行下去。
3.觀察敏銳、思維靈活、想象豐富、富有才識
這是人格的認知特征。幼兒教師創造性人格應以知識和能力為基礎,具有較好的知識儲備和高水平的能力積累,才能有高水平的創新活動。
4.自信、獨立、當機立斷
這也是人格的意志特征。幼兒教師創造性人格不可缺少這些特征,它在具體的創造性活動中表現出來,保證其活動的順利開展,并最終取得成就。
5.適應性強
這既是人格的能力特征,也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幼兒教師具備這一特征,就會自覺地調整自己,調動其創造能力,主動適應環境,降低焦慮水平,使自己與環境協調一致。
6.理想崇高、目標遠大
這既是人格的認知特征,也是其重要的動力特征。具有遠大的目標和崇高的理想,就會使幼兒教師在困難面前勇敢、堅強,就會自覺地抑制私利和犧牲自我。它不僅有別于個人進步而且能保證創造活動的社會意義。
7.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興趣廣泛
這是人格的動力特征。興趣與人愉快地情感體驗相聯系,對人的活動起始動和定向作用。好奇心是興趣的先導,求知欲則使興趣更加深刻。這一特征能使幼兒教師更加熱愛創造性活動,進一步推動創造性活動的進程。
8.移情能力強
這既是人格的能力特征,也是其重要的態度特征。具有這個特征,教師就能設身處地為幼兒著想,敏感地覺察幼兒的反應,使教師的創造性活動更易于被幼兒所理解,從而促進幼兒的發展。這一特征同時也體現了教師對兒童的尊重與熱愛。
9.有正確的幼兒創新教育觀
這也是人格中十分重要的動力特征。觀念推動創造活動。幼兒教師具備這一特征,就會自覺地指導教育實踐,使教育過程具有創造性,對幼兒實施創造性的教育。正確的幼兒創新教育觀的內涵是:樹立有助于幼兒創造力發展的教育觀念;鼓勵創造性學習,發揮幼兒的主體能動性;尊重幼兒的個性;鼓勵幼兒大膽質疑與創新,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重視實踐活動。正確的幼兒創新教育觀是創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