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生活動現場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綜合實踐活動的四大領域,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這四大領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活動中有機的整合。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作是學生去現場研究的一個切入點,在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它是學生接觸社會生活實際,參與社會生活領域的有效途徑,把課堂延伸到無限廣大的社會生活中去,拓展了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空間;是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性學習,接觸社會,了解和認識社會,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重要學習活動,它更注重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社會參與意識,公民責任感和創新意識的培養。隨著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進一步深入,其作用愈來愈顯著。學生活動現場研究意義重大。
一、現場研究,改變了以往的學習方式,學習空間增大了。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的目的在于改變把教育等同于學校、聽課等同于學習的做法,把學生的發展置于比課堂、比學校生活更廣大的社會背景中,把學生的學習場所,從學校拓展到社區乃至整個社會,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被動的接受到主動的探究和發現,把課堂知識和社會體驗學習結合起來,使學生學習渠道多樣化,學習方式生活化,為學生搭建了展現自我、發現自我、實現自我的舞臺。
因此,在進行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時,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盡可能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教育觀,給學生充分展示自身的舞臺,而本人則退到舞臺至后臺充當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同時教師還要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始終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有主體”,尊重、信任學生,努力給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環境,促使學生在老師的愛護、尊重和期待中主動探索、自主學習。
二、現場研究,學生參與到社會活動中,讓學生身臨其境。實施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就是要擴展學生學習和成長的資源,就是要把學生認知為主的生活和體驗為主的生活結合起來,就是要加強教育和生活的聯系。有效實施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的關鍵,是讓學生自主創建性地參與活動并由此產生深刻的體驗,以豐富學生的社會閱歷、生活積累和文化積累。
三、現場研究,加強了學生對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培養。學校教育的重要職責,是要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好公民,認識自己對家庭、社會和國家的責任,形成強烈的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進行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而且還要通過社會實踐了解科學對于自然、社會與人的意義和價值,要學會關心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學會思考人類與世界的和諧發展,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四、現場研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現場活動學生通過一定的努力就能完成一項活動任務,從而獲得一種成功的喜悅,當然能激發學生自豪感和興趣原動力。如果每次活動都沒有到現場研究,只是紙上談兵,信心和興趣受到打擊,不但對興趣的培養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對今后的活動開展也會帶來一些不利因素。
現場研究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發揮了重大作用,讓更多的學生走出課堂,參與實踐,走出學校,走進社會。在活動中拓展知識,增長經驗,獲得感受,增強公民意識和責任感;在活動中善待自己,關愛他人,懂得和自然和睦相處。
在剛剛起步的初期階段,到現場研究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問題:首先現場研究帶來了許多的安全隱患,走入社區、工廠等一些場所,有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存在。現在大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自我保護意識不強,活動中出現了諸多安全問題。其次,綜合實踐活動這門學科還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可與支持,大多對綜合實踐活動這門學科不了解,學生在現場研究的時候,沒有得到社會人士的支持與關心,加大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社會宣傳勢在必行。再次,社會資源的限制阻礙了綜合實踐活動現場研究的可能性,我們開展的許多課題在我們的社區相對的資源比較缺乏,有的課題不能去現場研究。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剛剛起步的學科,我們將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讓更多的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士參與到我們的活動中,讓它拙壯成長。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