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合作學習中學作文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中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一直是一個令人頭疼的課題。學生沒有學習積極性,寫作水平自然無法提高。各國作文教學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共同討論,合作寫作可以幫助學生開闊視野,非常有利于寫作技巧的提高,對那些缺乏自信的學生很有益處。我國中學作文教學改革迫切呼喚合作學習,以促使教師更新觀念,轉換角色,以便更有效地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合作學習;觀念
一、中學教師在作文教學的教學觀念更新
教師作為整個作文教學系統的調控者,或是指導者、組織者,在提高作文教學效果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主體性教育研究開展得紅紅火火的今天,如果教師的頭腦中仍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教”,而不是學生的“學”,那只能說明主體性教育觀念還沒有完全內化到我們深層的教育教學觀念中去。教學中,包括在作文教學中,這個表層意識中的“學生是主體”,和我們深層意識中可能存在的、甚至自己至今也不敢直面相對的“我是主體”相較量的時候,我們總是不由自主地在行動上用自己的“一言“代替了學生內心的呼喚。因此,中學作文教學改革的關鍵是教師的觀念要更新。作文本身不是作文教學的目的,而是育人的一種重要途徑。作文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人。在當代,主要是培養有智慧的人,有民族熱血的人,有創造品格的人。基于此,我們應明確作文教學的目的在于把當代青少年培養成能通過寫作來思想,通過文章來表達真知灼見的少年思想家。教師不能做壓抑學生的妨礙者,而要做一個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指導者、幫助者。作文教學必須返璞歸真,以人為本。只有教師的指導、帶動,學生寫作的觀念才會科學合理。寫作的目的無非是以己所知曉人,以己所明服人,以己所蓄感人。必須以學生為核心,這就是作文教學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思想要放開,作文就是一個重要的方面。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大膽地寫,寫出自己的內心,寫出自己的心里話。實際經驗告訴我們,教師越壓抑,學生越不敢寫,結果只能是千篇一律,空話套話,毫無新意。教師要想成功地教學,首先必須研究“學生怎樣學”,然后才能“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研究“教師怎樣教”。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認識的主體、發展的主體,“教”是為“學”服務的。學生的“學”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教師的“教”。正因為如此,當前我們的教學改革的方向之一,即是重視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二、學生在作文教學中的主觀能動作用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具有很強的主觀能動性,具體表現在:第一,學生總是從自身的需要、興趣、情感意志出發選擇學習的內容,對外界的信息進行優化組合,因而具有一定的選擇性;第二,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認知結構和心理年齡特點等制約著整個教學過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學生怎樣學”要制約著教師的主導作用的發揮。教師的“教’夕,要在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認知結構和心理年齡特點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才能促進學生主體有選擇性的內化成自身的知識經驗。學生學寫作文的過程恰恰代表性地反映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的過程。學生主體性的發揮程度,直接地體現在學生作文中的謀篇、構思、遣詞、造句中;體現在學生用怎樣的語言,去描繪身邊的事物,描繪自己的生活中;體現在學生對人生、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中。因此,學生的主體性發揮與否,發揮到什么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作文教學的成果。《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作文教學的任務是這樣規定的:“寫作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個性地表達、有創意地表達,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在“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教學理論的指導下,教師的主導要經過學生主體的內化才能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還要從學生的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出發。因此,作文教學要獲得最佳的效果,必須處理好“學生學寫作文”和“教師指導作文”的先后順序,必須實現“主體”和“主導”的相互運作,協調統一。但事實未必恰如我們所愿。當前,作文教學雖然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但在教學實踐中仍然不能擺脫“命題—指導—批改—講評”這一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
三、合作學習模式在中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
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在異質小組中相互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并以小組的總體成績為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合作學習教學策略以合作為著眼點,打破學生學業成績的優劣界限,將不同起點、不同水平的學生依據“民主、平等、全面、公正、互助”的原則臨時混編到一起,集思廣益,共同擬題、選題,共同構思成文,互相修正缺失,有效解決了目前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開掘學生寫作的源泉
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知識呈幾何級數增長的時代,學生所獲取知識與信息的數量與速度是極其有限的。學生較為單一的生活閱歷及傳統作文教學只注重個體寫作而煉就的單一僵化的思維,使很多學生“怕”作文,“苦”作文,沒辦法時只得對付個“八股文”。而作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則為學生的生活添加了色彩。課前的合作準備,課中的合作寫評,課后的合作延伸,大大豐富了學生的生活內容,提高了生活的質量,使學生享受到了學習生活的快樂。這正如陶行知所說的:“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以生活影響生活之教育”、“為著應濟生活需要而辦之教育”。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而合作成了放牧學生快樂的源泉。通過合作小組,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信息,可以較好的培養學生多渠道獲取信息的能力。在合作寫作中學生圍繞一個話題,廣泛查閱書籍,進行電腦及專家咨詢,并在師生之間進行廣泛的交流,拓寬了知識來源。借助集體的力量,學生不愁無話可寫,無米下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各種信息進行選擇、加工的能力。
2、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
在分組合作進行作文訓練的過程中,由于師生共同營造了一種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提供了主動參與、自我表現的機會,使優等生得到了更多更廣的思維碰撞,中等生得到了大膽地鍛煉,同時也充分保護了后進生的膽怯與自尊,使師生間相互取長補短,共享了整個群體的思維與智慧。這樣真心地對學生進行關切與體貼,放飛了學生的心靈,張揚了學生的個性,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大大激發了學生寫作的興趣。合作,成了放牧學生寫作興趣,提高作文水平的雙贏策略。
3、加大作文訓練的力度
目前,學生的作文水平難以提高,除了學生厭寫這個因素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學生的寫作訓練數量遠遠不夠。一般來說,中學生一學期寫5-7篇作文,初中畢業年級和高中生可能會加量,但要是學生抱著應付的態度,效果可想而知。我們一方面在想辦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的同時,在保障學生寫作質量,不讓學合作學習與中學作文教學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生應付的前提下,還應想方設法增加學生寫作的數量。教學時數是一定的,那么就在訓練方式上做文章。在合作小組活動的過程中,有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在用語言表述自己想法的同時,也在傾聽其他同學精彩的演講,同學之間的表達陳述幾乎一刻不停,說話在合作交流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而說話不僅能有效的促進寫作,以說促寫,口頭作文也是寫作訓練的有機組成部分。大量的口語表達,以及有意識的口頭作文訓練可以加大學生的寫作訓練力度,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4、鍛煉學生作文的修改習慣和修改能力
傳統作文的被動操作嚴重地扼殺著學生的作文熱情,很多學生“怕”作文,“苦”作文,更無意于修改作文。交上來的一跋而就文,單一思維下的“自我陶醉”文常常令老師們頭痛不已。《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文規定:“多寫多改、養成切磋交流的習慣。樂于展示和評價各自的寫作成果。”合作寫作策略將傳統作文教學中的教師批改講評轉換為教師指導合作小組成員自改自評、生生互改互評、組內組間切磋交流的形式,使作文這一主體行為得以回歸。在合作小組中每一個成員都以自己的寫作個性啟發影響著伙伴,使成員學有身邊樣本,改有好文標尺,加上合作中確立的個人責任、監督機制,互助原則及學生個體的尊嚴感、從眾心理等,都會促使學生自覺主動修改。久而久之,良好的修改習慣也就養成了。合作教學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不僅改變了教師在評價作文時的單一模式和定勢心理,而且鼓勵學生充分發揮主體性,把修改講評的過程變為自我提高的過程,同時也提高了同學們的寫作積極性和批改作文的效率,形成了作文教學中的良勝循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