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教育學分制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本文論述了學分制的概念、原則和意義,提出了職業學校實施學分制的思路與措施。
關鍵詞:職業教育學分制改革
一、學分制特點:學年學分制,又叫不完全學分制,是以學年制為基礎,把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對每門課按學時規定相應的學分,并用相應的考核予以認定,再按課程設置和培養計劃把各門課程的學分累計,確定達到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的總學分的一種教學管理模式;完全學分制,又叫全面學分制、徹底學分制,它是一種以選課制為基礎,集導師制、績點制、分層教學制等于一身,能使學生真正做到自主選擇學校類型,自主選擇專業、課程和教師,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完成學業的時間和自己的發展方向,能較好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求,滿足學生個性差異,具備較完善競爭機制的教學管理模式。
在學分制下,學生從被動接受教學內容和課程,到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和個性特長自主選課,適應了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對高素質勞動者提出的新要求。
二、學分制原則:
(一)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習者為中心,強化職業能力培養,加大職業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力度。聯合相關行業和企業,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和綜合化的課程或培訓項目。合理確定必修課、擴大選修課和任意選修課的比例,大力開發或引進各類選修課程,為學習者自主選課創造條件。
(二)學分制的更高境界就是實現學分互認。因為一所職業學校能夠開設的選修課畢竟是有限的,實現區域內校際之間的課程互選、學分互認。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學分互認機制,提高教學質量。積極推進區域間、學校間和專業間的學分互認。探索和建立職業學校學分累積與轉換信息統一標準。在這一點上我系生物技術應用專業已經與濱州學院(本科院校)實現了學分互認。
(三)實施學分制,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對現有的職教課程實施全面改革。教師要指導學習者根據社會需要和個人興趣、條件選擇課程或培訓項目。強化職業學校的培訓功能,學習者通過學習和培訓可以獲得相應學分,并可以得到相關技能的認定。
(四)試行學分制強調了對學生學習成效的管理,加大了學生學習的自由度和靈活性,為加強對學生思想行為的規范和約束,一些學校試行德育學分制,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在校行為、思想品德、職業道德提出要求,學生必須修滿智育學分和德育學分才能獲得畢業資格。我校是山東省第一家于2005通過山東省高等教育學校德育工作評估,并取得優秀成績。
三、學分制必要性
(一)實行學分制促使職業學校和教師確立起“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和“服務學生”的管理理念。一是試行學分制讓學校和教師更加體會到學生是教育服務的主要對象,職業學校既要為學生的就業服務,更要為學生終身學習、持續發展服務。
(二)學分制有利于實現地區的教學資源共享。要支持學習者跨校選課和教師跨校兼課,使學習者能夠獲得更加符合需要的教育培訓資源。為滿足學生選課的需求,整合區域內的教育資源,發揮教育資源的整體優勢,實現辦學資源的共享是非常必要的。在學分制下,學生從被動接受教學內容和課程,到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和個性特長自主選課,適應了社會發展和企業對高素質勞動者提出的新要求,但同時也成為實施學分制的一個難點。因此跨校、跨專業、跨年級選課成為不少試點學校的成功經驗。
(三)實施學分制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實行學分制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愛的課程學習,其興趣、愛好得到保護和尊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實施學分制的思路
實施學分制對學校教師、軟環境、硬環境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配套完善的政策、雄厚的師資力量、足夠的設施設備,與兄弟院校、企業間聯合辦學等條件,才能保證學分制的順利實施。
(一)更新教學管理觀念。傳統觀念的影響根深蒂固。因此,實施學分制就要求學校領導和教師解放思想,培養現代化的教育觀念。通過學習、考察和交流,開拓思路,勇于探索和創新,建立適應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的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師轉變教育觀念、端正教學態度、更新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從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要把學生的學習觀念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構建知識體系;要把教師的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使“責任”真正落實到教學行動中。
(二)修訂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的修訂、重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課程體系整體要優化:要求職業學校首先要調整專業結構,使課程內容突出針對性和實用性。2課程內容要體系化。即打破原有的學科型課程體系,將相近的學科、相關知識或實踐活動進行科學整合,形成體系化課程。3課程設計要模塊化。根據必須、夠用、適用、實用的原則,對有關知識、技能、進行科學的組合,形成模塊化專業課程。4課程形式要多樣化。課程形式多樣化可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1)盡可能多地開設各種實用、新穎的選修課;(2)改革必修課的設置,在必修課中引入選修的內容。第五,課程教學要現代化。加大對教學設施設備的投入和改造,規格各異的教室和專用學習室,重視實驗室、實訓基地的建設,提高課程教學的現代化水平。
(三)建立完善與學分制配套的教學管理制度。為了確保教學管理的正常進行,學校必須制訂配套的規章制度,如選課制、選教制、考核制、考勤制、滿意考試制、積分制、聽課制、導師制等,這些制度在我校都已經實施,效果良好。
(四)教師素質。師資隊伍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是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實行學分制后,賦予了學生選擇課程、選擇教師的權利,這給教師帶來了挑戰:要求教師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專長,適應學生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增加新的可供選擇的課程,同時對教師的知識廣度和深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師不僅要從心理上做好準備,更要從知識結構、綜合能力及教學藝術等各方面去提高自己,拓寬知識面,加強專業實踐能力,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使自己成為“雙師型”教師。
參考文獻:
[1]牛彥飛分制教育對提升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的作用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17(5):36-37
[2]孟蘊華高職院校學分制實行的問題與對策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5):114-115
[3]安如磐路軍職業學校學分制實施過程中的柔性管理職業技術教育研究2005,(11):14-15
[4]王彥力國外高中職業課程改革的新趨勢海外縱覽2006(1月):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