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歷史課創新思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寫作論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本文從四個方面進行的闡述,即只有教師創造性地勞動,才會結出創新思維的結果;創新思維的火花,來源于興趣對知識的碰撞;加強情感投入,實行教學民主,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溫床;科學的評價和激勵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助動器。
在當前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打破傳統定式,擺脫科舉式教育的陰影,實現課堂教學質與髓的轉變,真正實現素質教育,在擷取他山只玉,并揉嚦自身十多年教學得失的思考后,得出幾點認識,望大家斧正。
一、只有教師創造性地勞動,才會結出創新思維的結果
教師的勞動是否具有創造新,首先要看他能不能根據教材的教學內容,靈活領會大綱要求,以自己的聰明和智慧為手段,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科學地編排教案,使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富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吸引力,不斷啟動學生的思維,由淺入深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創設問題情景,構建問題的階梯,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使學生的思想穿越歷史的時空,置身于歷史的情景中,開動腦筋,形成自己對問題的認識,尋求問題的合理答案。在教師問題設計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遞進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活動也不斷的向縱深發展,不斷實現方向和深度的突破。在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感知各知識點間外在表象、內在聯系,及前后知識的關系及其形成過程中,還應引導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對歷史事件、歷史任務作出多角度的客觀評價。
另外,課外活動的組織和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和補充,組織安排好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最后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一個環節。每一個具有創造精神富有經驗的教師都會把課外活動安排得豐富多彩,又富有新意。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可以有更多充分的時間理解、比較、思考、加深對知識的掌握,拓展思維的空間,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活動更能起到領航、啟動、點撥學生思維的作用,更能體現教師創造性勞動的意義。
二、創新思維的火花,來源于興趣對知識的碰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創造性思維的催化劑。一個兒童對泥巴感興趣,于是他就創造出各種各樣的泥巴造型,牛頓對蘋果感興趣,于是他最早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在教學中對知識的興趣可以在不自覺間展開思維的翅膀,去探索知識的奧秘,那么怎么賦知識于興趣呢?
1.充分運用直觀教具。充分運用事物掛圖、人物畫像、漫畫、名人名言、歷史畫、歷史地圖、文物照片等直觀教具,以及電影投影、電腦等現代教學手段,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動員學生參與。根據教學內容,動員學生自編自演歷史短劇,組織較短的歷史辯論會,制作歷史教具等。這樣打破了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記的教學模式,通過提供給學生自己操作的機會,培養動腦動手的能力,啟動多種感知器官,接受知識,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鞏固,還鍛煉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使學生在趣味橫生的活動中學習、思考和創造。
3.設疑增趣。在課堂教學中,把每一節課的內容轉化為環環相扣的若干問題,去吸引學生,去研究探討。通過一個個迷一樣的問題,很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然后教師以一個學生的身份與學生共同探討,共同釋疑,在趣味濃郁的氛圍中,既深化了對歷史事件、現象和本質的認識,同時提高了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三、加強情感投入,實行教學民主,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溫床
融洽的師生感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民主平等、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學生心情舒暢,樂于參與,思維活躍、無所顧忌地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在快樂的學習中自由地思考、積極地探索。一個關心學生、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教師,很容易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學生樂于參與他的課堂教學,樂于接受并積極完成他布置的任務,特別是樂于動腦思考,以期待老師的贊許和表揚,這樣在其樂融融的師生間的情感活動中,學生的思維活動被激發,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培養。
四、科學的評價和激勵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助動器
為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膽創新,以培養他們創新思維能力,教師應采取科學的評價和激勵機制。
1.口頭評價和表揚,這是最常見、被大部分老師常常采用的激勵措施,在操作過程中,要客觀、公正、恰當、準確。過高的評價、夸大的表揚,易使學生輕視問題,高估自己的能力,而產生驕傲的情緒。同樣,過于嚴格和苛刻的評價標準,又容易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前怕狼后怕虎,從而制約甚至扼殺了他們的積極性。因此,恰當、準確的評價和恰如其分的表揚能激發學生的發表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2.量化積分,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合理程度給予量化,用分數的形式表現出來,有利于學生對自我思考能力進行評價,從而判定自己的思維途徑或方式是否需要調整或發揚。根據平時課堂上積分,進行單元成績或者期中、期末總結,以一定比例計入單元成績或期中成績中去,這樣能夠比較科學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綜合能力情況。同時也能激勵學生在平時學習中既積極又投入,自覺養成善于動腦、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