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村好人劇本寫作源泉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程旭江
大型戲曲劇本《鄉村好人》獲江蘇省第十屆戲劇文學獎三等獎(一等獎空缺),單位領導也是我的老師打來電話告知,我以為自已聽錯了;走上領獎臺,我仍然是懵懵懂懂……搞了20多年創作,寫過影視劇本,寫過詩,出過小說集,但寫戲劇尤其是戲曲劇本卻是個新手,2008年開始學寫大戲,這是我寫的第四個大戲、第二個戲曲劇本,是被老師硬壓出來的。
去年春節剛過,老師的木魚槌子就在我頭上敲,我想寫兩個小戲,但她不同意,她說你今年必須寫大戲,而且必須是戲曲劇本。我怕寫戲、怕寫唱詞,我心頭沉甸甸的。我住在城鄉結合地帶,站在廚房里便能看到大片的田野,出了家門,便是廣闊的葡萄園、草莓園、靈芝園……這是一個富庶的鄉村,鄉民們有著城鄉結合地帶特有的機敏、精明、躁動和憧憬。
早春的第一茬草莓熟了,顆顆碩大紅艷,一市斤要賣到八塊錢。鄉野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草莓讓人舌下生涎。那些天,我總是長時間地在田野上、在草莓園區的水泥小道上走著,草莓大棚旁,總有幾個賣草莓的農民,一邊聽著收音機、一邊賣草莓。買草莓的人很少,一市斤八塊錢太貴了,小鎮子上的人很少來買,但是農民們并不著急,他們依然悠閑地聽著收音機、喝著小酒,與往來的行人拉著家常,在家門口賣草莓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種儀式,他們的草莓已經打造成了品牌,有精致的包裝盒,銷往鹽城市區及蘇南的大商場……買草莓吃草莓,在散發著草莓香甜的田野上散步,那些天我對草莓有一種無法言說的癡迷,我的眼前常常出現一群色彩艷麗的草莓姑娘在載歌載舞。周一開例會,完了我對老師說,我想寫草莓,在舞臺上草莓姑娘們載歌載舞的畫面是很美的;老師說,畫面是美,但是你到底要寫什么呢?戲不能光是有畫面啊。我想了想說,就寫草莓種植大豐收給農民帶來的喜悅,寫科學種田致富。她又說:今天僅僅寫這些太老套了,我這里就通不過!你要寫出那些農民的內心世界,寫他們富裕了以后想做什么,寫他們的過去和今天的精神向往。一席話打開了我的思路,我動用以前的創作積累,我想起了十年前寫過的一個電視劇本《桑樹灣姑娘》,農民富裕了,開始尋找精神家園,這種尋找是艱難的、是一種化蛹為蝶的過程。我又想起了時下的新農村建設中,把做好人、選五好家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對,就寫一個鄉村好人吧。
過了兩周,《鄉村好人》第一稿出來了:草莓村的草莓突然賣不出去了,300畝的草莓眼看著就要爛在地里了,全村上下憂心如焚,這時村支書王長喜別出心裁,立下村規:誰幫村里把草莓賣了就選他做“金牌鄉村好人”,由村里出資去新馬泰旅游。小氣吝嗇、精明過人的趙發財與村支書王長喜當年是一對情敵,趙發財把糖精水當敵敵畏喝,硬是奪到了王長喜心愛的姑娘;而今,趙發財的兒子又和王長喜的女兒成了一對情人,但是王長喜堅決不同意女兒嫁到趙家,并拿話氣趙發財,要想娶王家的女兒,除非趙發財當上“鄉村好人”。今天,當“鄉村好人”的機會來了,趙發財急招回在城里開廢品回收公司的兒子幫助賣草莓,這樣自已既當了鄉村好人,又可去新馬泰旅游,兒子又能娶了心愛的姑娘,可謂一舉三得的大好事。但是,趙發財身上那種見錢眼開、生意人既爭名又要利的思想又在作崇了,他推出了“買一還一”的絕招,誰買了他家的化肥就幫誰賣草莓,惹得村民怨聲四起,但又只能忍氣吞聲地買他的化肥……這是一部輕喜劇,故事很好玩,但是人物卻不可愛,且過于簡單。老師幫我挖掘主人公的性格:這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農民,他為什么要這么吝嗇、讓全村人討厭?他為什么把“雞腸鴨腸雞屁眼鴨屁眼掏干凈了炒青椒洋蔥”當成兩道上好的菜啊?他曾經有過怎樣刻骨銘心的經歷使得他如此惜錢如命?他想當鄉村好人除了跟王長喜爭口氣、給自己娶上兒媳婦之外,內心有著怎樣的向往?他能否因在無意中做了好事之后感受到家人、村人對他從沒有過的尊重,而讓他感受到做“好人”的感覺?從而一步步激發起他從被動到主動做好人的愿望和需求。
帶著這些問題,我整夜地失眠,童年時光的一個個塵封已久的人物向我走來:娶不起老婆、時分到了被鎮壓的匪鄉長老婆的金鎖爺,抗屬本富爺、剃頭匠黑保長、拖兒帶女沿街賣唱的楊二、賣糖葫蘆的老九,還有新時期承包海灘腰包口袋都要被鈔票撐破的朱三叔、楊德意……他們是那么地鮮活生動,整夜整夜地和我說著話,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他們生存的艱辛和困苦、人性的溫暖與荒寒,富裕之后的躁動和向往。這些人物使我欲罷不能,他們變成了我的主人公趙發財。趙發財活了,和我說話、講述著他的內心世界,他哭他喊、嘻笑刁鉆、勤勞精明,我燒飯、拖地都能看到他晃動的身影,看到那些花季的草莓姑娘在與他載歌載舞……我把自已關在家里,寫出了二、三稿,惴惴不安地捧到了老師的面前。
沒想到這一次,老師看了大為欣喜,人物活了!但她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人物從吝嗇小氣到一出手拿出十萬元投資村里辦草莓加工廠,仍然帶有作者很大的主觀隨意性,不符合人物自身性格的發展;且戲劇結構拖沓、松散,場次、唱詞的結構也不盡合理……我細細體會她的意見,又修改了兩稿,最后總算過了關。
《鄉村好人》能獲省戲劇文學獎,對我是一個鼓勵也是鞭策。由此我深切地體會到,“生活的積累是創作的源泉”這一道理,不僅適用于小說、影視劇的創作,對戲劇創作更為重要;戲劇是對典型環境中典型人物的典型刻化,沒有扎實豐厚的生活功底,坐在象牙塔里,無論如何是寫不出好戲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