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會計中的德育研究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過:“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德育是教育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教學的素質教育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讓學生在接受文化專業知識的同時,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從而達到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效果。高中職財會專業向社會培養和輸送不同層次的會計人員。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由于會計工作在經濟建設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會計誠信尤顯重要。而今,會計人員的信譽已受到了嚴重的損害,以至于面臨嚴重的信任危機。我們的學校教育中,較長時間片面注重智育,忽視德育,許多大中專會計專業畢業生對會計職業道德認識模糊,以致走上會計工作崗位后,會計職業道德欠缺。所以,在我們的會計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更加必要。
一、愛崗敬業教育。在會計教學中,培養學生對會計的興趣,讓學生熱愛自己的專業。通過學習會計的發展史,學生了解到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會計逐步從生產職能中分離出來。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會計的作用越來越大,讓學生感受到會計人員的使命感與光榮感。學習會計工作的具體工作崗位時,讓學生知曉各種工作崗位的劃分,如總會計師崗位、會計主管、出納、成本核算、財務成果核算、稽核等。這些崗位都很重要,是會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講授這一知識點時,我們可以強調一下合作精神。我們社會的許多工作靠個體的努力是無法獨立完成的,需要與他人密切配合,要顧全大局,具有較強的團隊意識。會計人員應熱愛本職工作,安心本職崗位,忠于職守,有較強的責任感和義務感。學生對會計工作有了正確的認識后,就應倍加珍惜今天的學習機會,刻苦鉆研會計實務,提高專業技能,掌握扎實的專業本領,用恭敬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未來的職業。
二、誠信滲透。誠實守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礎和根本,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強。誠信也是會計人員的基本道德素養。會計核算的客觀性原則要求會計記錄必須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及合法的憑證為依據,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做到數字真實,內容完善。在處理會計業務時,從原始資料的取得、憑證的整理、賬簿的登記、報表的編制到經濟活動的分析,都要做到實事求是,不能為他人左右,更不能為謀取個人或小集團私利而弄虛作假,編造假賬。在學習會計報表內容時,我們可以教育學生:會計人員應如實提供財務會計信息,失真的會計信息,不僅會誤導投資者和債權人,使其決策失誤,而且導致國有資產和財政收入的大量流失,擾亂國民經濟秩序和市場經濟秩序,會計職業因此陷入了嚴重的社會信任危機。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長期以來我國會計職業道德處于放縱狀態,會計從業人員道德意識淡薄,職業道德教育淡化。作為會計專業的學生從現在起應增強道德意識,把“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賬”作為自己的座右銘,這是對會計人員的最基本要求。超級秘書網
三、增強管理服務意識。會計的本質是什么?這是在會計原理中與學生探討的問題。現代會計是經濟管理的組成部分,它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對經濟活動進行連續、全面、系統的反映和監督,并在此基礎上對經濟活動進行分析、預測和控制的一種管理活動。管理是人類活動中最重要的活動之一,管理工作是協調個體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會計人員通常是間接參加管理活動,為領導當參謀,為管理活動服務。德育和智育可以相互促進,融為一體。為了將來更好地參與管理,同學們從現在起應努力鉆研業務,熟悉財經法規和會計制度,提高技能,為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要熟悉會計服務對象的經營活動和業務流程,使參與管理的決策更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管理和服務是密不可分的,在讀到會計核算的相關性原則時,我們可以向學生灌輸服務的思想。所謂相關性,是指會計人員提供的會計資料要針對性地滿足相關方面的需要。首先服務于國家,即滿足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需要;其次服務于投資者和債權人,讓他們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第三,服務于企業內部,讓企業加強經營管理,以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更好地生存、發展、營利。由此進一步拓展下去,作為會計專業的在校學生應強化服務意識,不論是為經濟主體服務,還是為社會公眾服務,都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從現在起,加強禮貌禮儀教育,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學會寬容,禮貌待人,以理服人,真正做到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為了將來更好地提高服務質量,同學們應掌握過硬扎實的專業本領,以便向有關方面提供真實、可靠、有價值的會計信息。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如果課堂只注重教書,忽略育人,這樣的教育是失敗的。我們在會計的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其目的是培養學生樹立起會計職業情感和觀念,為其今后從事會計工作、在職業活動中自覺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