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問題導向教學法在初中數學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提要】問題導向教學法是一種交互式的教學方法,對于教師而言,其可以協助教師總結問題,改進和加強教學工作;對于學生而言,它可以有效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形成解題思維框架,同時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本文圍繞問題導向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研究,提出具體的運用策略建議,以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問題導向教學;初中數學;應用策略
一、問題導向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優勢
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數學在初中教學體系中占據著重要位置。與其他學科相比,數學具有嚴謹性和抽象性等特點。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發展規律,運用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在廣泛地應用與實踐過程中,問題導向教學法被認為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它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圍繞這些問題展開深入探究,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其二,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作為一種交互式的教學方法,問題導向法聚焦于問題,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有哪些不足之處,使接下來的教學能夠有的放矢。同時,也有助于深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知,發展學生的實踐與應用能力。
二、問題導向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巧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問題導向教學法應用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情景創設,將學生置于具體的情景中,從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兑淮魏瘮怠肥浅踔袛祵W教材中的一個重要章節,其內容比較抽象,知識點相對分散,學生學習理解起來有些困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進行情景創設,將內容具體化、直觀化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然后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問題情境:有一天,小敏以每分鐘80米的速度去學校,那么小敏離家的距離S(米)與小明出發的時間t(分)之間有什么樣的函數關系呢?具體的函數關系式是怎么樣的呢,是屬于一次函數嗎?是屬于正比例函數嗎?觀看下面的圖像,看看能不能表示S與T之間的關系?首先,用問題情境的內容導入正比例函數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得出s=80t,并要求學生說明他們是什么函數。然后提問:右邊的圖像是否可以代表s=80t?得到學生肯定的回答后,便引出本節課的內容,帶領學生一起學習函數圖像。
2.以問題為紐帶,銜接前后課程內容。問題導向教學法的核心是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問題的串聯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力。初中數學各章節內容彼此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關聯的統一整體。在課堂教學時,我習慣以問題為紐帶,將不同章節內容銜接起來。一方面,能夠為學生的課前預習指明方向,使學生帶著問題預習,從而提高預習質量;另一方面,以問題為紐帶,有助于學生認識前后章節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數學知識體系。例如,在進行體積教學時,我將內容分為常見立方體體積和圓柱體體積計算兩部分。第一節首先向學生介紹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在課程結束時,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問題,在黑板上畫出了一個椎體與圓柱體,要求學生計算其體積。以這個問題為紐帶,不僅將兩節內容銜接起來了,而且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
3.遞進設計問題,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在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分析問題的過程比結果更加重要。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是這個階段教學的重點。在運用問題導向教學法時,教師要注意問題的層次性,即從容易到困難,一步一步地深入來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在“二元一次方程”教學時,教師可以先簡單的就該章的內容提出一些問題,例如,“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判斷以下是否屬于二元一次方程”等問題。當學生解決這些簡單的問題后,教師可以順勢提出一些更困難的問題,即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然后問他們x、y的含義,逐步提升問題難度。同時,還可以設置一些迷惑性較強的問題,深化學生的認知與理解。如(x+4)x=8x這個問題,許多學生很快便求解得出答案是:4。顯然,學生進入了思維誤區,落入老師為他們設置的陷阱之中了。在這個計算過程中,x是不能直接消掉的,要分不同情況進行討論。通過不同類型、不同難度的問題設置,鍛煉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初中數學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他們分析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問題導向教學法應用于課堂教學,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也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作者:杜翠 單位:蘇州大學第二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