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數學活動有效策略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探究式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就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能力,使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來對相關的數學問題進行探索,最終讓學生具備良好的科學探究精神。當前新課改在倡導一種“自主、探究、合作”的課程理念,探究式教學活動完全符合新課改的理念,它已經在課堂教學中被廣大的教師們廣泛的運用,然而數學課堂探究活動的效果卻不是很理想。在目前新課改的背景下,怎樣使初中數學課堂探究活動的有效性得以提高,怎樣來設計好探究式活動?怎樣來高效的開展探究活動?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影響初中數學探究活動的主要原因,而后從三個方面對初中數學探究活動中的有效性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以期為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開展提供有建設性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探究活動;有效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已經越來越多的開始運用各種探究性學習等現代教學方式,在經過了不斷的嘗試與探索后,廣大教師們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然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在探究教學活動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在使用探究性學習活動來組織課堂教學時,還有著一些誤區,致使課堂探究性活動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從而影響到教學效果。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此進行深入的分析,以便真正發揮出課堂探究活動的作用,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1影響初中數學探究活動有效性的原因
(1)在設計探究活動時缺少趣味性。比如為了創設一個情境,教師占用了課堂中的很多時間,但這個情境本身并未能激發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致使有效性不足。
(2)在設計探究性問題時缺少層次性以及思維創新的因素。所設計的問題太過簡單,缺少一種可以學生進行感悟和探究以及思考的空間,導致學生只是表面形式上的參與,而很難體驗到探究活動帶來的無窮樂趣。
(3)教師在課堂教學組織方面不佳。就形式而言大多是轟轟烈烈的,然而學生缺少積極參與到探究活動中的情感,只是一種隨波逐流,課堂組織也未能做到活而有序,活而不亂,教學中缺少有效的組織,從而影響到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4)學生沒有較高的參與度。一方面由于受到了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學生已經習慣了被動地接受,并未養成一種良好的進行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另一方面,因為所設計的問題較難,它和已有的知識結構之間有著一定的差距,導致學生出現了思維上的空白,進而就很難深入到探究活動中去。
2初中數學探究活動的有效性策略
2.1要創設好問題情境,激發起學生的探究欲望:
問題既是探究的動力同時也是探究的起點,教師必須要有意識地來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解決問題”的狀態中,從而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只有如此,才可以充分激發并調動起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主動探究并樂于探究,才能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創造能力,并充分的體現出學生的個性。單純的數學知識通常都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因此也沒有太強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所以,在教學中我們需要從現代生產以及生活的實際出發,來創設一些有趣、生動以及新鮮的的問題讓學生去探究和思考。比如教學應用題時,可以使文本例題中的數量關系不變動,將題中的“人”改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人”,將題中的地名和校名改成學生生活中比較熟悉的地名和校名,從而提出和實際生活相符的問題。通過這樣一種將文本資源進行巧妙整合的方式,就可以為學生創設出一種具有生活化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數學是源于生活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存在,從而提高學生探究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最終使課堂效率得以提升。
2.2要對探究過程進行科學的設計,要突出探究的重點:
一節課的時間通常只有45分鐘,在一個完整的探究活動中會存在若干個環節,倘若拘泥于必須將全部的探究過程都完成的話,時間很顯然是不夠的。要想在這45分鐘的時間里實現最大程度的效益,就必須要科學設計好教學的過程,要合理分配好這45分鐘的時間,盡可能避免無效的時間和無效的環節,從而使目標切實落實到位。針對于教學和發展的問題,前蘇聯的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曾經提出了著名的“最近發展區”的觀點。他認為,教學只有針對最近發展區,才可以促進學生的發展,而如果教學只是停留在現在發展區的話,那它就只會阻礙學生的發展。很明顯,探究活動的重點就是最近發展區,我們要確保有足夠的時間來突破重點的內容。倘若我們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在學生的現在發展區,那么這樣的探究時間就是無效的。人的認識的開展是有一個過程的,都是要經歷一個從模糊到清晰,從片面到全面,從不會到會的過程,探究活動的開展也應當時逐步展開的,要層層遞進,要環環相扣,而不能無的放矢。設計要符合邏輯規律的過程,要有發展的梯度性,學這樣生的發展自然也就會順暢,在環環相扣的探究活動中,學生的認識能力也會得到逐步的提升。
2.3教師要進行有效的指導:
學生探究區別于科學家探究的關鍵就在于有教師來指導學生的探究,在學生的探究活動中,教師的指導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在課堂探究活動中,教師是主導者,同時也是學生探究活動的支持者,教師不但要在課前科學合理的預設好整個探究活動的過程,還要在課堂探究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點撥和調控。只有如此,根據學生探究活動的動態變化情況,教師才能夠采用靈活恰當的提問來對學生的探究活動進行有效的引導,進而對學生的探究活動進行準確的定位,以便決定下一步探究活動的方向以及該選擇怎樣的引導策略,而不至于在探究活動中太過隨意導致偏離教學的目標。此外,探究活動的組織形式可以多樣化,究竟要選擇何種形式必須要根據活動的要求以及問題的特點來進行選擇。在進行活動時,教師應當多注意觀察學生的情況,對于活動中學生表現出來的創新性要及時進行鼓勵及表揚。
3結語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必須要對探究活動進行不斷的優化,以便提高探究活動的有效性。我們只有將活動中的每個環節都把握好,才能使探究活動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探究活動中,我們要盡量給學生創設出問題情境,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去親自體驗探究活動的全過程,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提高他們的創造能力,這樣才會促進他們的發展并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
[1]陳虎.提高初中數學探究活動有效性的基本策略[J].亞太教育,2015(29).
[2]林火清.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踐方案與應用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4(16).
[3]高彥平.初中數學有效教學方法及策略研究[J].才智,2015(29).
作者:張聰慧 單位:許昌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