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智能設備對本科教學方法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新時期,對于智能設備在大學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分散學生注意力、影響教學質量等問題亟待研究。文章提出因勢利導,主動應用智能設備參與教學,以期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教師的互動性,為課堂教學和教育方法的改革提供有益的探索。
1新時期本科教育改革面臨的新問題
大學本科教育質量直接關系到我國人才儲備,對國家發展具有戰略性意義。目前,大學階段的高等教育質量廣受詬病,高精尖人才流失。然而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教育改革明顯滯后,教學方法數十年基本上沒什么變化[1],這使得大學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提高顯得尤為迫切。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曾將方法比喻為“破足而不迷途的人能夠趕過雖健步如飛卻誤入歧途的人。”他把方法和目標融為一體,全釋了方法就是人發展的捷徑[2]。我國教育部門非常重視對教學方法的改革,制定了一些保障性的政策法規[3,4]。以期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創造性,積極實踐啟發式、探討式、研究式等生動活撥的教學方法因此,高等教育中的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也就成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熱點[5-9]。尤其是當下,隨著智能設備的普及,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更加容易分散注意力,這給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正確迎接挑戰,合理利用現代工具,結合教育改革中新的教學方法,將智能科技融入教學活動中,從而提高等教學質量成為擺在廣大教育者面前的新課題。
2新時期對于智能設備的認識
本文所指出的智能設備指時下廣泛普及的智能手機、pad。智能設備的普及極大地分散了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同時,事踐證明禁止和處罰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智能設備的行為對改善教學秩序收效甚微。因此,對于智能設備,如何使其發揮正面作用,教育工作者應當給予足夠的重視。首先,對智能設備有一個正確、合理的定位。教育方法改革的要點依舊在于轉變教學思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智能設備作為教學方法改革的一件利器,去推動改革的進行,而不是讓其喧賓奪主。其次,教師應當主動學習,掌握智能設備的應用。目前,高等教育工作者普遍缺乏對智能設備的應用意識,視其為影響學生學習的障礙。任何一件新生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教育工作者要做好的是克服偏見,主動學習,應用智能設備,融入教學課堂。最后,合理引導,真正使智能設備為我所用。不斷創新,引導學生將智能設備應用于學習中,開發更多、更有益的學習形式。使得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得到快樂和成就感,從而逐步使學生建立主動學習的思想。
3借助智能設備的本科教學的建議
教學方法的變革離不開時代的特征,合理融入智能設備將會是對大學教育方法創新有益的探索。筆者結合自身從事教育工作的經歷,從問題式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方面提出以下教學方法改革建議:
(1)加強同學生的溝通聯系。教師可以利用智能設備建立社交群組,使教育者和學生處在同一環境下。便于及時了解學生學習進度,掌握學生動態。初期,學生會感覺拘束、不敢表達等不適應的情況。因此,教師應當具有充分的耐心,慢慢完善。
(2)豐富教學形式,使得課堂從單一的演講與聽眾的形式,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教師可以在已經建立的群組中,對同學們提出問題,利用問題促進學生進行有目的學習。利用貼近生活的事例,啟發學生進行思考,利用課堂教學進行反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傳統大學教育模式下,教師在課后缺乏與學生交流,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不能及時反饋、解決,造成積累問題增多,最后不了了之。針對此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及時將學習疑問反饋給教師,教師也可以不直接提供答案,而是先鼓勵學生思考,或是將問題拋出,吸引其他同學思考、回答。對于共性的問題,教師亦可以在課堂講解,加深學生印象。
(4)組織內容豐富的學習競賽。可以由教師在群組中提出問題,學生進行搶答,以此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對于應用智能設備輔助教學的方法,應當集思廣益,促進使其日趨完善讓智能設備不再是教師和學生對立的焦點,而是教學過程中聯系教師和學生的紐帶。
參考文獻
[1]別敦榮.大學教學方法創新與提高高等教育質量[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9,30(4):95-101,118.
[2]霍軍.創新教育理念下體育教學方法理論與實踐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
[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www.gov.cn.2010-07-29.
[4]教育部.關于深化教學改革培養適應世紀需要的高質量人才的意見[R].1998-04-10.
[5]張安富.改革教學方法探索研究型教學[J].中國大學教學,2012(1):65-67.
[6]高菲菲.對體育教學方法研究現狀的分析和評價[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18(3):14-16.
[7]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研究[D].武漢大學,2012.
[8]邵士權.我國高等學校教學方法創新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
[9]李金玲,謝寶粘.轉變研究生思維方式的探究[J].吉林教育,2015,20:
作者:李金玲 謝寶粘 單位:河南工業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