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綠色建筑理念下的建筑設計解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作用下,人們對于生態環境保護日益加大了重視程度。在綠色建筑理念的指導思想下,現代建筑設計越來越重視綠色節能應用,而且成為當前建筑設計的主流趨勢。以綠色建筑設計為實現目標的現代居住環境,不僅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條件,同時也將可持續發展理念得以有效貫徹。為此,本文針對基于綠色建筑理念下的建筑設計展開了相關探討與研究,希望可以在促進我國建筑綠色發展的同時,還能進一步實現建筑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發展。
關鍵詞:綠色建筑;建筑設計;可持續發展
1前言
隨著城鎮一體化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我國建筑面積的增長速度也愈加之快,每年正以十幾億平方米的速度持續遞增。結合國家建設部門的數據統計和數據分析來看,我國建筑能耗大約可以占據社會總能耗的27%左右,而其中建筑能耗所占比例位居榜首。最近幾年,綠色節能技術得到了人們越來越高的關注,而且綠色建筑理念被有效地融入到建筑設計中,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目標,更應在綠色建筑設計中強調具有經濟適用性的節能環保設計。
2綠色建筑設計理念
綠色建筑主要是在應用高新技術基礎上,使之不僅能實施多項綠色節能措施,還能進一步降低環境污染與破壞。而這一理想目標的實現,則必須在建筑規劃設計階段進行有效融入,因此,綠色建筑設計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節省能源。綠色建筑十分注重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高效利用,不僅良好地采用節能建筑圍護結構,而且還根據地理條件將之用于采暖和與空調使用中,設置太陽能采暖、熱水、發電及風力發電裝置,以充分利用環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使之在節省能源的同時,還為人們提供了更加優越的生活條件。此外,綠色建筑還應注重適用于當地氣候條件,在進行總體布局規劃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氣象條件,可以將自然通風原理運用于風冷系統設計中,使建筑空間可以有效地利用夏季主導風向。二是節約資源。在綠色建筑設計中,無論是對于建筑用地,還是建筑材料的選取,都以資源的合理配置與使用為前提,使之在最大程度地節約資源利用下,力求可再生資源的合理利用。在綠色建筑中主要以天然材料的運用為主,無論是木材、竹材、樹皮,還是石塊、石灰以及油漆等建筑材料,均要通過嚴格的檢驗處理,確保對人體不會產生危害。此外,還要注意節約用水,無論是生活使用水,還是綠化用水,都需要避免發生水資源浪費問題。三是生態環保。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建立在良好的生態環保基礎上,綠色建筑既要注重強調與外部周邊環境的相融性,而且還應和諧統一、動靜互補,真正做到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共生。而且,在綠色建筑中,對于地理環境條件也應加以明確要求,不僅要確保土壤中不含有毒害物質,而且還應保持地溫適宜、地磁適中,以及地下水純凈。此外,綠色建筑內部也不能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既要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同時還要在溫、濕度的良好控制下,使居住者感受到身心舒暢[1]。
3綠色建筑設計原則
3.1遵循環境保護原則
作為當今流行熱度較高的綠色建筑,在其設計過程中必須遵循環境保護這一核心原則,以此確保綠色建筑在進行使用過程中,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大的危害。在正式進入設計階段之前,設計人員還應針對用地現場,開展全面而細致的勘察,進而制定出合理、科學的設計方案,使得建筑設計不僅不會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而且還能融入到自然生態環境中,由此形成和諧統一的共生環境。
3.2重視資源節約原則
我國資源存在著過度開采的嚴重問題,大量的能源消耗已經使我國資源緊張問題日益嚴峻。因此,在綠色建筑設計中,應該盡可能多地使用可再生資源,同時也應注重環保材料應用,使之在重視資源節約的前提下,進行可持續發展規劃,避免因過度開發而引發資源緊缺問題,同時推進資源節約與綠色健康生活方式。
3.3實施節能減排原則
在綠色建筑理念下,還應盡量減少對建筑物周圍環境的污染,這一概念不僅要融入到綠色建筑設計中,還應包括建筑的整體建設和使用過程中。注重建筑結構的合理布局,可以適當采用一定的隔音設計,使得建筑物具有降低噪音的功效作用;還可以合理采用除塵設備,降低灰塵對建筑物的污染;同時也為居民帶來較高品質的生活環境,進而實現降低污染、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的設計目的[2]。
4綠色建筑理念下的建筑設計
4.1合理規劃綠色建筑總體布局
對于綠色建筑設計來說,無論是對于能源消耗的重視程度,還是內部空間的科學設計,都需要予以總體布局的合理規劃。通過提高建筑空間的使用性能,并將能源消耗降至最低,從而達到綠色建筑設計要求。尤其是在現代建筑設計中,更加注重融合實用性與環保性,使之舒適度也有所增強,以促進綠色環保、實現能源節約為目的,建筑設計師必須在有限的建筑結構內部空間進行總體情況的完全了解與掌握,即使是對于建筑空間的長寬比例等細節性問題,也要充分仔細的推敲考慮;同時還應注意把握建筑空間特點,從而展開建筑總體規劃設計。因此,在具體建筑設計過程中,需要根據建設項目的具體位置來進行綠色項目的規劃設計。與此同時,還應針對擴大空間使用面積予以全面考慮,使之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得以保持建筑最長久的壽命周期。
4.2展現綠色建筑節能技術運用
首先,太陽能是現如今最為常用的自然資源,既可以適當地使用太陽能玻璃,還可以利用太陽能進行照明、取暖等,通過合理、高效地利用太陽能,使這種清潔能源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從而達到節能節電的良好設計效果。與此同時,還可以考慮合理地利用風能,在當今社會,這一新能源被普遍而廣泛地用于發電生產,屬于僅次于太陽能的新型清潔能源,而且風能還能夠發揮出通風之外的其他作用,從而有效地改善居住者的生活品質。其次,加大對可再生材料的利用程度,積極地學習新技術、新手段,合理地利用可再生材料進行房屋建設,進而有效地降低有限資源的使用度,也會使得建筑成本大大降低。對于可回收建筑材料進行二次利用,既可以有效地節約資源,同時也降低了環境污染,與此同時還進一步提升了對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例如,從舊建筑物上拆卸出的石磚、木制品等,可以通過相關企業的再加工,進行重新再利用。還可以將建筑鋼材等可重復再利用的材料予以回收,既控制減少了建筑垃圾的產生,同時還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提高了建筑節能環保效果。
4.3實現綠色建筑水資源循環利用
在綠色建筑設計中,不可忽視技術是對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水資源既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同時還是用途廣泛的自然資源。在綠色建筑設計中必須針對現有資源,通過采取合理的技術措施,使之達到循環用水的使用要求,改變以往水資源被浪費現象。例如通過小區雨水回收系統,將雨水回收利用,用于灌溉草坪;當然也可以實現居民用水的再利用處理,由此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在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方面,除了進行雨水和廢水回收再利用以外,還可以通過增強水處理功能,使之達到飲用水標準。目前市政再生水,以及地下水與地表水引入工程已經屢見不鮮。除此之處,對于污水排放也可以通過建筑外部管線的合理設計,使之形成一定坡度的自流,由此降低了排水運營成本。而最為顯著的還是海綿城市這一城市規劃目標的實現。為了彌補地下水資源過度使用的缺陷性問題,在已經形成的地下漏斗處增設集水井及下滲設施,盡可能地增加雨水的下滲率,可以良好地補充地下水資源。
4.4高度重視綠色建筑節地設計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還體現在建筑節地設計過程中。這是一項極為復雜的工作,而且對于建筑設計要求也相對較高。通過整體性地進行建筑土地規劃設計,在提高建筑土地使用率下,最大程度地達成土地節約的目的。在此過程中,建筑節地設計需要充分考慮到建筑場地規劃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并且在確保不破壞、不污染原則下,對建筑展開科學合理的規劃。綠色建筑節地設計既要密切關注對周圍自然環境的保護,同時還要確保建筑規劃和設計的質量。根據建筑占地面積,不僅要注重全面提升面積使用率,而且還應對施工過程中的占地平面分布進行合理劃分。綠色建筑節地設計,能夠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通過對地面形態的合理規劃,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效率,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縮短工程工期,對于建筑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對建筑坡地進行設計之時,建筑設計人員應有效地利用地形優勢,可以通過將其設計為架空形式或半地下形式的車庫,既節省了地下車庫的開挖時間,同時也提高了建筑的使用性能,為建筑工程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效益[3]。
5結語
在現代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良好發展形勢下,人們對綠色建筑的需求也在持續增強。因此,綠色建筑設計在當前日益盛行,并成為主流發展趨勢。由于建筑能耗在當前生產生活中所占比重非常之大,在轉變傳統設計理念下,將綠色建筑理念融入到設計中,不僅能夠結合高效節能的標準來進行全面的建筑節能設計,而且還能在新型節能產品與技術的應用下,為人們創造出一個更加舒適、健康且自然環保的居住環境,由此也進一步促進了綠色建筑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高邵偉.對于綠色建筑理念應用下的建筑設計[J].建材與裝飾,2017(31):89~90.
[2]湯海濤.綠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科技與企業,2014(13):161~161.
[3]陳琦.綠色建筑理念指導下的建筑設計與相關問題探尋[J].智能城市,2017(6):208.
作者:劉建輝 單位:中鐵華鐵工程設計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