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綠色建筑經濟效益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建筑業在帶動GDP快速增長的同時,也造成了土地、鋼材、煤炭等資源的嚴重消耗及環境污染問題。資源短缺與環境惡化已成為影響社會進步的障礙,且兩者密切相連,如何擺脫這一困境顯得尤為關鍵。綠色建筑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在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發展綠色建筑勢在必行。為此,必須在相關理論研究背景下,重視綠色建筑,提高綠色建筑經濟效益。
關鍵詞:全壽命周期;綠色建筑;經濟效益
0引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筑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成為繼工業、農業、商業之后新的經濟增長點。1978年,全國建筑業完成增加值139億元,占GDP的比重為3.8%。2017年,建筑業增加值達到55689億元,比1978年增加55550億元,年均增速16.6%。建筑業在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還應看到建筑業的發展也帶來嚴峻的環境危害。也就是說,建筑業在促進我國GDP快速增長的過程中,也存在能源消耗大、利用率低及污染大等問題。據了解在全社會終端能耗中,我國建筑能耗占到27.5%,當前我國現有城鄉建筑面積為400多億平方米,其中高耗能建筑就達到95%左右。預計2020年,我國城鄉房屋建筑面積還會不斷增加,將新增300億平方米,如不及時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做好節能減耗工作,每年建筑用能將持續增加,將消耗1.2萬億度電和4.1億噸標煤。為此,必須重視建筑節能問題,綠色建筑強調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解決建筑用能的重要途徑。為此,必須重視綠色建筑發展,基于全壽命周期成本理論,進一步提高綠色建筑經濟效益。
1綠色建筑成本分析
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成本是指從項目建設前期決策至拆除等一系列過程中所產生的費用,如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驗收階段、使用階段等。整體來講,可將其劃分為4個部分的成本,如圖1所示。每個部分所產生的成本都不盡相同,如決策設計成本包括項目策劃、信息收集、方案選擇、市場調研、資金籌措等,這些都是決策階段的主要費用,而設計階段的成本主要包含重大方案、管理、試驗等。綠色建筑建設項目的投資決策極為關鍵,其是否正確直接關系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只有保證項目投資決策正確,才能保證項目投資行動的正確性。除此之外,于綠色建筑項目全壽命周期成本而言,設計階段也具有顯著影響,雖然在整個成本內設計階段所占費用較低,但綠色建筑項目的質量、使用功能都是通過設計實現的,因此必須重視建筑決策設計成本,合理控制成本。施工建造成本在整個成本體系內所占比例最高,也是綠色建筑節能減耗、降低成本的重中之重。只有保證材料選擇、施工工藝及管理得當,才能達到綠色、環保的目的。相比高消耗建筑,綠色建筑在使用維護方面成本更高,需要付出大量人力、能源等費用,且其具有連續性,為此,必須合理控制該部分費用。回收報廢成本是指綠色建筑在達到使用期后,需做好回收報廢工作,此部分對環境污染最為嚴重,因此必須重視采取何種方式、手段進行回收,從而提高其經濟性。
2綠色建筑效益分析
相比傳統舊建筑,綠色建筑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具有環保性,可最大限度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基于模糊程度理論,可將綠色建筑效益分為兩大類,即顯性效益與隱性效益,具體如表2所示。一般意義上,可將經濟效益歸為顯性效益,通過分析綠色建筑能耗,對與基準建筑能耗差進行準確計算,也就是所說的綠色建筑節能量,且按照各地能源具體價格,將能源節約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準確計算出來,從而分析其經濟性。而綠色建筑所產生的隱性效益,主要涉及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這也是有別于高消耗建筑的主要特點,通過綠色建筑建設,可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是實現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
3綠色建筑示范項目經濟性分析
3.1示范項目概述
某建筑工程地上共10層,地下1層,地上、地下建筑面積分別為7.8萬㎡、1.3萬㎡。建設項目總造價為3億元左右。目前,該項目周邊經濟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配套設施合理、齊全。為響應國家節能、環保的號召,該項目被認定為綠色建筑,目標技術指標為建筑節能率達到65%,在建筑能源消耗總量中可再生能源利用需超過5%。中水回收利用率則應控制在35%以上,節水器具需全面覆蓋。選用更加保溫、隔熱的材料作為圍護結構,按照施工規范要求合理選用建筑裝修材料。
3.2示范項目增量效益分析
(一)節能效益分析
示范項目屬于綠色建筑節能項目,其節能指標為65%,相比傳統項目節能指標50%,多出了15%,因此更能節約能效。在綜合考慮當地天氣情況等因素的基礎上,可獲取整個項目空調系統的年均能耗,為4606370Kwh,按照下式可計算節能量。在節能效益分析中,應對項目壽命周期長度、資金時間價值及商業用電電價增長率等因素進行全面考慮。本項目以25年作為計算周期,如按2.6%計算電價年均增長率,則其節能效果情況如表2所示。
(二)節水效益分析
本項目選用虹吸式雨水回收系統,可有效收集雨水,且實現再利用,能夠節約大量市政用水。如210m2為項目中水日需求量,則75m2為此系統平均日收集量,如以2.1元/m2作為行政事業用水基本水價,則該項目一年可節約365x75x2.1=57487.5元。同樣,在對項目壽命周期等因素的綜合考慮下,按照9%計算水價增長率。
(三)環境效益分析
在節地和室外環境等方面本項目都進行了特別處理,如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的屋頂佛甲草、外圍的法桐等,特別是光伏發電等項目,以25年為周期,402.4萬千瓦時為總發電量的情況下,如160968千瓦時為平均年發電量,可減少64475.03kg不可再生煤炭資源使用量,且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0890.683kg。如按照380元/噸計算二氧化碳處理費用,則僅光伏發電項目一年的環境效益就可達到45938.2元。隨著項目使用年限的不斷增長,其環境效益更大。(四)社會效益分析站在社會層次分析,本項目采用了虹吸式雨水回收利用系統與節水工具等,可節約大部分雨污水處理費用及設施費用。同時綠色建筑更重視室內環境質量,從而降低居住者的生病率,且能提高工作人員工作效率,因此,可具有良好社會效益。
4結束語
通過上述分析可見,綠色建筑項目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還具備隱性效益,即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可有效節約資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提高居民工作質量的同時,還能有益于人們身心健康,減少疾病發病率。但從整體來看,對綠色建筑經濟效益影響最顯著的因素為項目前期增量投資,同時還有電價、水價增長率等,為此,建議在項目前期,應選擇性價比更高的方案,除此之外,為加快速度發展綠色建筑,政府應發揮其引導作用,同時完善激勵政策,為綠色建筑營造更適宜的發展環境,加大綠色宣傳力度,增強公民意識,為人們創造一個更健康、更環保的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1]柯園園,郭健,何章津等.基于多因素相關性分析的綠色建筑經濟評價研究[J].武漢輕工大學學報,2016,(01).
作者:李齊民 單位:睢陽區公用事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