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綠色建筑的意義和發展研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自然和諧指的是要求人民在使用和構建建筑的整個過程中,關愛、呵護和親近人與建筑所處的生態自然環境,把適應世界、感知世界、關愛世界與改造世界相互結合統一協調發展,爭取做到人與自然、建筑的共生共處。只有這樣子,才可以兼顧和協調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才能更好的實現人類社會、生態環境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的可持續的發展。
2.綠色建筑的意義
2.1綠色建筑可節約能源和資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建筑的建設施工中必然要消耗很多的能源和資源,同時還對周圍的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據有關數據統計,全球范圍將近一半的能源與資源都被應用到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并且人類在開采的資源物質原來中,也有一半的資源被用到進行建筑的建造或者其他有關的輔助設施建設中。一些居民住宅、景觀建筑、辦公建筑等對建筑物對資源和能源的使用是往復循環的,不僅僅這樣,這類建筑所產生的電磁污染、光污染和空氣污染等整個環境污染的33%之多。此外,人生活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垃圾也有將近一半是由建筑工程施工所產生的材料垃圾。在發展中的國家,由于其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流大量涌入到城市中,對公共設施、住宅公寓、道路等各個建筑都造成巨大的壓力。許多的自然資源,例如煤、石油等能源的不斷減少,使得資源和建筑間產生了無法調和好的矛盾。綠色建筑的誕生則能夠在對資源進行消耗的同時,進行對資源與能源的有效節約,緩和資源匱乏與建筑建造之間的一系列矛盾。此外,建筑物在消耗著能源與資源的同事,會不可避免的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各類危害環境的氣體,比如對汽油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而且其排量是巨大的。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的時刻,伴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與追求的提高,對建筑物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因此所消耗的能源也相對的得到了提升,產生的有害氣體和二氧化碳同樣的增加,這就大大的違背了我們保護環境的初衷和理念。就在建筑施工當中所使用的火電來說,其若大力的推廣綠色建筑,就會減少約25%的煤的燃燒,這就在很大程度中緩解了溫室效應,同時也節約了煤資源的使用。
2.2綠色建筑可以提供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
綠色建筑能夠給人民提供更加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這不僅僅是由建筑物自身的特點所決定的,還和綠色建筑物的配套設施相關。綠色建筑物提供的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不僅僅包含建筑內部的環境,還含有建筑物之外的環境,比如周圍綠化設施、周圍空氣條件。建筑物之外的環境包括著社區環境、健康的生態系統服務與各類維護系統等。綠色建筑物的外環境指的是遵守綠色設計原則,進行科學有效的設計,將采光、通風、植被,低碳圍護結構、低碳能源應用、綠色建材、污水處理等各種低能綠色的高科技進行綜合英勇在建筑設計中,從而使建筑物的綠色設計更加的合理,達到資源的利用率高、舒適度高、節能效果高、減污減排、建筑功能多變靈活等效果。綠色建筑的室外環境決定了人們居住的舒適度。這是由于綠色建筑物其內部裝飾裝修都利用著綠色材質,從設計到開工,最后到裝修,直至居住,這一系列過程都是嚴格的以低碳綠色作標準,因地制宜的開始施工建設,從而使建筑物的室內舒適度大大的提高,同時給人民的生活健康提供可靠的保障。
2.3綠色建筑對經濟的意義綠色建筑的蓬勃發展
已經在國內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重視和關注,但是群眾對綠色建筑存在的了解受到了大多數建筑開發商錯誤廣告的影響,產生了觀念的錯移,使得很多消費者無法真正的理解何為綠色建筑,只是簡單的認為豪宅即為綠色建筑。開發商則是認為綠色建筑只是無謂的增加投資,并不會為自己帶來利益,或者只是為了應付消費者或者環保部門的“綠色”理念而做出的虛假“綠色”廣告。在我國市場經濟規則下,綠色建筑首先作為一種商品,它從生產至消費其背后必須有多個的群體來支撐,這些群體就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商業鏈。作為一個商業鏈當中不同的環節,如地產商。研究機構、設計單位、建設結構、材料供貨商、行業協會、政府、消費群體、金融機構甚至是媒體,都在綠色建筑發展過程中飾演者不一樣的角色,成為了綠色建筑發展的各種各樣的推動力與影響因素。
3.綠色建筑的發展
3.1環保意識增強
隨著社會的發展,整個社會人民的環保意識正在不斷的加強,營造出一個綠色的建筑、健康的住宅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建筑師和開發商的共同追求目標。人們已經不單單的只注重建筑單體的質量,也開始關注小區周圍的環境,不但注重其結構的安全,也開始注重室內的空氣質量,不但注意材料的價格優勢和耐久堅固度,也開始關注建筑材料的消耗對能源和環境的影響。與此同時,居住用戶的自身保護意識不斷的加強。如今,人們除了關心電器、煤氣、房屋的結構等可能會出現的居住隱患外,對于一些慢性的可以危害到人體健康的物質也開始逐漸認識,人們已經意識到了“綠色”與我們是息息相關的。
3.2綠色建材的開發推廣與使用
通過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以及借鑒,我國先后的開發出了健康環保型的涂料、地毯、壁紙、復合地板以及管道纖維強化石膏板等各類綠色裝飾建材。比如防霉壁紙就是壁紙史的重大改革;塑料金屬復合管是我國上世紀九十年代從國外引進的替代金屬鋼管的一種高科技產品,其內外曾是高密度的聚乙烯,中層是鋁,金屬鋁和塑料之間是兩層強力膠,擁有著金屬和塑料的優良性能,不會使水質受污染、管不會生銹的優勢。
3.3施工過程中環境的重視
目前我國建筑業在進行施工時主要產生的環境因素有粉塵排放。噪聲污染、建筑材料廢棄物的堆放、涂料油漆等化學材料的泄漏、運輸過程時的遺撒、各類能源的消耗等,這些對于環境產生重要污染的因素,必須在施工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其進行抑制。比如可以使用經過150l400l環境管理標準認證的施工材料、設計安全環保的施工計劃等等。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資源逐漸匱乏減少的現在,綠色建筑工程已經逐漸的受到了人民的重視。綠色建筑其根本就是對自然資源的充分利用,并且減少各類廢物垃圾的排放,這樣便可以有效的節約能源與資源,使得各類再生可利用的資源能夠被循環使用。不過在現代綠色建筑物還沒被廣泛的推廣英勇,因此政府要對其加大力度宣傳,出臺相關鼓勵或補助措施,讓人民群眾可以用得上現代化的綠色建筑,也只有這么辦才可以促建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促進其研發和設計的不斷創新。
作者:畢永麗孫科源單位:平頂山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