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影劇院的局部改建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后期改造中結構要求
后期裝修改造工程中,針對檢測結果和業主的裝修需要,在結構上本工程主要有兩點變動要求:
(1)舞臺上空的屋蓋存在安全隱患,立即進行拆除和新建,新建結構方案由設計方合理提出;
(2)底層觀眾席需要重新設計建造。
二、結構解決方案
因為根據現行規范《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23-2009)中1.0.1條的規定:在90年代(按當時施行的抗震設計規范系列設計)建造的現有建筑,后續使用年限不宜少于40年。后續使用年限40年的建筑,簡稱B類建筑,通常指在89版設計規范正式執行后,2001版設計規范正式執行前設計建造的房屋。其具體要求,基本按照89版抗震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其中凡現行規范比89版規范放松的要求,也反映到條文中。本工程設計建造于1994年,按照當時的結構設計規范和抗震設計規范《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J11-89)的要求進行設計,結構本身具備一定的抗震能力。后期改造中為了不改變房屋的整體結構和抗震性能,原則上不對房屋的結構進行改變。現針對業主提出的兩點改造要求進行探討。
1.舞臺上空屋蓋的結構方案選取
舞臺上空的屋蓋結構,現在為鋼筋混凝土薄腹梁+大型屋面板,經計算,不包括屋面面層重量,本區域屋蓋恒載約為2.5kN/m2。本次改造如果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屋蓋,現澆結構的恒載超出現有屋蓋,對房屋的不均勻沉降控制有不利影響。同時,若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屋蓋,改變了舞臺區域框架柱上端點的連接體系,現在薄腹梁鉸接擱置于框架柱上端,現澆屋蓋則需要采用植筋技術連接為剛節點,同時不可避免破壞到框架柱的現有結構。本舞臺區域為大空間,平面軸網尺寸為15×30m,為了不增加此區域屋蓋的重量,同時做到美觀、經濟,并且不改變屋蓋的受力體系,不破壞周邊結構構件,盡量消除對原有結構的不利影響,我們考慮將此區域屋蓋改作為網架結構。由于上面屋面會做成一個網架,網架支座一般設在柱頂,由于PKPM對真實的網架建模比較麻煩,如果我們把屋面層假定為混凝土屋面或無樓板的屋面,都與實際情況差別比較大。如何模擬網架的水平剛度對柱的約束情況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們知道一般構件的撓度與剛度成反比,所以我們可以在PKPM模型里用比較大的鋼梁來模擬網架,如果網架的豎向撓度剛好等于網架結構用作屋蓋的容許撓度限值1/250,那我們可以就能很好地進行模擬網架。但是在進行利用鋼梁模擬的時候,務必要把鋼梁與柱的頂部的節點都設成鉸接,這樣才能反映網架在支座處與柱是進行鉸接的。按照《空間網格結構技術規程》(JGJ7-2010)3.2.11條估算結果,網架自重約為25kg/m2,計算時考慮網架屋面面層標準防水保溫做法,下部布置設備500kg/m2取值,而到了施工圖階段,我們一般是要求網架公司以周邊的柱頂設為網架的支座,按此進行網架設計,設計出來的網架支座內力加在柱頂,這樣就能很好地模擬網架上傳來的荷載。網架結構本身較輕,加之本工程建成至今近20年,基礎沉降已經完成,因此,不會引起局部基礎的再次沉降。這里當然會出現另一個問題:置換的網架結構比原有結構輕,會不會因為水浮力影響而造成局部基礎上浮?根據地質勘查報告,本工程處于山區,且地勢較高,±0.000相當于黃海高程103.5m,地下水位非常低,因此,也消除了水浮力的不利影響。因此,舞臺區域上空屋蓋采用網架結構,我們認為是一個非常好的思路,上部結構形式上不改變結構的受力體系,同時不增加局部荷載。地基基礎方面,由于工程所處的土層地質條件,也不會產生不均勻沉降等不利影響。同時造價方面,每平米結構造價約350元。達到安全、適用、美觀經濟的要求。
2.底層觀眾席的改造思路
根據檢測結果,并參考原設計圖紙,本工程的底層觀眾席結構為下部架空,采用磚塊砌筑磚墩,踏步板均采用小型預制板,上部做現澆面層。底層觀眾席與劇院房屋的結構在完全脫開,獨立架設在室內地坪上。后期改造,如果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澆筑觀眾席,會有以下不利因素:
(1)由于外圍維護墻體的存在和門窗洞口相對較小,現場混凝土澆筑施工難以實施;
(2)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相對比較笨重,同時觀眾席區域周邊結構聯系相對薄弱,很可能會引起不均勻沉降,造成周邊結構變形;
(3)現澆結構設計中要考慮周全觀眾席下部通風管道的架設、走向等,需預設孔道,相對比較繁瑣,容易產生遺漏等問題。基于以上不足,我們提出觀眾席采用輕鋼結構的設想,采用型鋼結構按照建筑的坡道、標高等要求架設鋼框架,踏步板采用組合樓板或鋼板,上鋪隔音減震材料。同時與桌椅廠家及時溝通,施工預留好桌椅錨固節點,以便于桌椅的快捷安裝。這種方案觀眾席的重量輕,不會造成不均勻沉降,同時施工簡單、快捷,且不會引起各工種的沖突。
作者:馮闖雄單位: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