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風水意識古建筑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中國古代風水說被歷代君王和平民所推崇,風水學又稱為“玄學”,其實是一門綜合性的理論。古代人們在選址和營造建筑時非常注重風水,有些時候成為建筑規劃和設計的指導性依據。在徽州大到設州治府邑、通商大鎮,小至街頭路角、營宅造園、門向灶臺、墓葬墳冢,無處不留下風水意識的痕跡?,F今保留下來的地方志和族譜對此均有記載,迄今仍有諸多風水的遺存和故事。程朱理學的倡導者朱熹所推崇的一套風水論,被徽州人奉為經典。他認為,風水的靈魂是地氣,地氣充實,則風水佳。被朱熹推為理學開山的周敦頤,以“太極圖”為框架,論述了儒家一系列重要學說。理學注重禮義,尤重喪禮。出于禮制目的而倡導的喪禮,客觀上促進了風水的盛行和發展。朱熹與夫人劉氏合葬于建陽九頓峰下的龍歸后塘,相傳是朱子生前與蔡元定所卜?;罩萏柗Q“程朱闕里”,“為朱子桑梓之邦,則宜讀朱子之書,取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禮,以鄒魯之風自持,而以鄒魯之風傳子若孫也”。朱熹在徽州的影響不容置疑,徽州人自然相信風水論,形成了風水習俗。在現代人看來,如果可以排除神秘的風水術迷信成分,用科學的眼光辯證地對待風水,從美化建筑環境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的角度去考量和研究,那么追求所謂的“風水寶地”也是可行的,是人們所向往的。受傳統人文思想和風水意識的影響,一種古建筑風格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僅會受當地人文思想、社會經濟、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還與當地特有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分不開。在科學尚不發達的古代,“風水術”便成了解決建筑與自然環境關系的有效途徑。因此,“風水術”對徽州古建筑的布局和結構影響很大,使之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基本特征。
二、徽州建筑與自然環境的經營布局
徽州建筑善于利用適當空間營造園林,這是徽州建筑的布局原則,其選址依山傍水,因地制宜,自然生長;村落的大小分合,房舍位置的前后錯落等都因環境的各種自然條件而變化,是人工與自然的有機結合,具有鮮明的鄉土特征。外部環境是建筑或建筑群存在的前提,外部環境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工改造的。營造好外部環境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建筑(群)與自然相互協作關系,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點?;罩萁ㄖ拿匀酥幘驮谟谀欠N“天人合一”的意境,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對建筑選址的慎重?;罩莸靥幧絽^,可用于建筑和生活的平地極其珍貴,故造就了徽州人“因地制宜”“遵循自然”的營造理念?;罩萑藢τ谕恋氐恼湎в葹橥怀觯ㄔ旆课荼M量不占用平地,因為平地是農業耕種的最佳用地,所以徽州人對房屋的朝向及周邊環境的選擇尤為慎重。再加上徽州人重風水的理念,故徽州村落看似不經意點綴在自然環境中,卻在許多至今還保留的建筑群中直觀地感受到一種和諧。以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黟縣“西遞村”以及黟縣的“南屏村”為代表。二是營造宜人的小氣候和人文環境?;罩荽寰幼嫦仍跔I造小氣候方面非常擅長,他們根據村落的獨特方位和山區氣候條件,將村落布局為扁平形狀,充分利用天井的通風、降溫優點在房屋周邊營造水系保持空氣濕潤溫和,提升舒適性?;罩萑藗兪终湎Ш屠梅客獾目臻g,往往在住宅前面、旁邊建花園,造果園、菜園,除了能夠美化居住環境,還有利于節省土地。他們利用有利的空間建魚池、栽盆景等,使居住之處處處可以利用,處處可以見景。營造優美環境在徽州隨處可見,以安徽黟縣“西遞”“宏村”為典型代表。三是善于營造良好的水環境。水作為人類生存最重要的生活資源,其重要性可以和空氣相提并論,居住區的水資源的好與壞,利用水資源的妥與否直接影響到人的生活質量?;罩菟Y源較為豐富,但可利用的水資源卻時常考驗當地人的智慧,而徽州人對于水的利用卻是得心應手。首先,徽州人會利用天然的水系。例如,在選址建村的時候,水系是首要條件;其次,徽州人會利用天然水系結合人工開發,讓水可以零距離地和人們接觸。水可以飲用、灌溉、防火甚至可以制造景觀。對水的利用在徽州隨處可見好的范例,其中黟縣“宏村”的水系利用可謂讓現代人都嘆為觀止。
三、徽州建筑的外部形態特征
徽州建筑多朝向東南,以利于納陽采光,但無固定模式,主要根據具體環境靈活變通,以天井、馬頭墻、斗拱、三雕等部件構成有機統一的外部造型。徽州馬頭墻高低錯落,起伏跌宕,有“五岳朝天”之稱,墻頂線條流暢,手法簡練,形式多樣,韻律感很強,與周邊環境、天際線等和諧相融。粉墻黛瓦,黑白素雅,是徽州建筑的主色調,大面積的白色粉墻可以充分反射陽光,底層無窗,樓上小窗以增強安全感,寬街窄巷,明暗對比,有良好的光影效果,堅實而裝飾華美的對外門樓,又是身份和文化的象征。
四、徽州建筑的內部結構特征
徽州建筑主體平面布局多為對稱式,其順序排列大致可從庭院開始,出于風水的考慮,庭院的門一般不會和大門成一條直線。進入室內左右有偏房,一般是儲存功能為主,也可能是二樓樓梯的入口所在。然后就是房屋的中心—天井,天井功能眾多,通風、采光是其最主要的功能。由于徽州建筑大多窗戶很少且很小,所以內天井可以創造一個室內明亮的庭院,成為室內居家的中心位置。天井中布置盆景、片石假山、太平池(缸),為居室增加了景致、生機與美感。天井過后是明堂,明堂是徽州建筑最莊重的地方,是一家議事、會客、展示的空間,一般會設八仙桌、太師椅、案幾等家具。天井左右是回廊,與前廳明堂構成合院,是徽州建筑內部結構特有的形式。明堂左右兩旁是廂房,主要功能是主人居住空間。明堂兩邊向后就是內室。主要是家庭人員起居場所,里面會設廚房和餐廳,一般客人是不會進入內室的,內室一般是女主人活動的場所。如果由多個天井相連則可組成多進建筑群,充分體現空間處理的智慧。用現代人的眼光來評判徽州古建筑的風水意識和人文思想,我們或許會認為有著當時年代的局限性,但我們用歷史的眼光和辯證的思想來看待徽州古建筑,不可否認徽州古建筑是自然環境和人文精神結合的典范,為中國古建筑積聚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作者:金穎平單位:金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