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校園閱讀文化品牌建設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有利于提升閱讀推廣活動美譽度、識別度和認知度如何讓閱讀推廣活動在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中脫穎而出并且更有實效,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實施品牌建設策略是有效的解決途徑。因為,好的品牌具有向心力、識別力和輻射力的強大作用。其中,向心力可以增加工作團隊凝聚力,提高員工素質,使全體團隊成員為提升競爭力而共同努力,有利于提高活動美譽度;識別力可以使活動與其他校園活動有顯著差異,增強讀者參與活動的識別度;輻射力則是一種擴散力,好的品牌使讀者熱切關注、向往,不僅提升活動價值,還能吸引學生精英,能夠有效集聚、合理配置資源,提高活動認知度。
1.2有利于促進形成校園閱讀文化一般而言,每項讀書活動都有一個生命周期,經歷從推出創意到退出讀者視線整個過程,包括投放、成長、成熟和衰退4個階段。在閱讀推廣活動中實施品牌策略有利于跟進讀者群體特性變化,通過改進措施或創新內容來保持品牌個性始終如一,延長活動生命周期。同時積累讀者對它的認同和偏好,使品牌從開始依附在活動身上慢慢地發展到與具體活動相對獨立開來,逐漸形成一種無形資產、一種師生共同的閱讀價值取向和閱讀行為方式,進而積淀形成校園閱讀文化。
1.3有利于提高閱讀資源利用率大量資金投入到高職示范校建設使校園閱讀資源(包括圖書館的館藏文獻資源、閱讀學習場所、網絡化數字化設備)都得到了顯著改善。“后示范”時期,高職院校已從外延式發展(如數量增長、規模擴大、空間拓展等)向內涵式發展(如結構優化、質量提高、實力增強等)過渡。順應內涵式發展要求,高職閱讀推廣工作也應從“以提高館藏文獻資源利用率”的單一目標過渡為“提高校園閱讀資源利用率”的多元目標,從“為人找書、為書找人”過渡到“為人找閱讀資源,為閱讀資源找人”。品牌閱讀推廣活動可以吸引并引導師生發現并利用校內閱讀資源,實現閱讀資源的合理有效調配,提高閱讀資源使用效益,為促進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發揮圖書館應有的作用。
2以品牌建設為推手的高職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策略
2.1采用項目管理模式凸顯圖書館的核心作用和主導地位閱讀推廣活動具有系統性、時限性和目標性等特征,符合項目管理特性。閱讀推廣項目管理模式即組建以圖書館為主導,以學生社團組織為主體,校領導、職能部門、各二級學院上下交互、縱橫聯動的工作團隊,通過論證主題、控制過程、協調資源、監控質量等手段實現全校閱讀資源優化整合和調度調配,有效降低活動成本,提高活動效益,為構建示范性高職校園閱讀文化提供后勤保障。實施過程中,圖書館采用“資源發現、服務展現、智慧閃現”的工作思路主導活動發展方向。“資源發現”即整合全校閱讀資源并引導學生發現及利用,促進提高資源利用率;“服務展現”即為活動提供“一對一”跟蹤指導和信息服務,將活動主題貫穿始終,展示館員信息服務水平;“智慧閃現”即館員與主創人員不斷地進行頭腦風暴、閃現智慧,鼓勵學生大膽設問引發信息渴望,不斷完善措施,提高活動質量。
2.2“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相結合,充分調動團隊工作人員和學生干部工作積極性圖書館在學校機構設置中長期處在“教輔單位”序列。因此,即使有了組織機制保障,但在實際動員和調度二級學院群工辦老師、團隊工作人員和學生干部方面仍有較大困難。而這些群體又恰好是閱讀推廣工作的主要推動者和重要參與者。挖掘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活動取得實效的關鍵。規定動作即由圖書館提出某次活動主題,并對主題內涵和外延進行明確表述;制定活動有關要求和評價標準;為參與活動提供信息服務和跟蹤指導;同時對劃撥活動經費有決策權。“自選動作”則是指各二級學院團總支、參賽單位、社團組織、班級等活動承辦單位(參與者)根據活動主題自行擬定活動方式,對劃撥經費有自主使用權。“自選動作”給予承辦單位很多想象和發揮空間,符合“80后”“90后”年輕群工、團隊工作人員“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特點,切合了“00后”學生喜新、怕約束的性格特征,挖掘學生潛在能力,持續保持活動新穎性和吸引力。
2.3構建閱讀推廣效益評價與反饋機制構建閱讀推廣效益評價與反饋機制有利于了解讀者閱讀需求、文獻資源需求和設備需求,有利于合理制定閱讀推廣工作方案,增強閱讀推廣自我發展能力;有利于降低閱讀推廣投入成本,為打造高效益的品牌閱讀推廣項目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幫助工作人員總結經驗,找準不足、改善管理、越辦越好;閱讀推廣效益評價主要內容包括:①反映閱讀推廣規模的保障條件指標(如經費來源、活動場地及設備等);②反映閱讀推廣運行機制的指標(如活動組織結構、人員配備、二級單位合作程度等);③反映閱讀推廣宗旨的指標(如活動主題的選擇、活動標語及寫真設計);④反映閱讀推廣成效和影響力的指標(如參與人數、參與深度、圖書借閱量、到館人次等);⑤反映閱讀推廣發展的指標(如占用經費比例、資源利用率等)。
3案例分析
3.1活動背景自2006年起,海南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始終堅持“宣傳圖書館豐富館藏資源和優質服務項目,幫助同學們樹立‘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的理念,豐富學生文化知識和內涵”的活動宗旨,共組織了包括9屆大型讀書節活動、8屆新生讀書報告會和1屆詩歌朗誦比賽的閱讀推廣活動。共舉辦了讀書沙龍、檢索技能競賽、書海拾貝、有獎征文等56項讀書活動,因其形式新穎、內容豐富、有效互動,全校師生廣泛關注并踴躍參與。在2011年,隨著活動深入開展,該校閱讀推廣活動出現“創意迭出、種類繁多”的現象,部分讀書活動進入“生命周期”中的衰退期,個別活動則遭遇“悄悄地,活動結束了,不帶走一本書”的尷尬境地。因此,如何持續活動影響力和吸引力,如何沉淀活動精髓使之成為大家認可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如何促進形成校園閱讀文化等問題成為深入開展閱讀推廣活動亟待解決的問題。2013年,圖書館在眾多讀書活動項目中進行篩選和評價,選擇個別項目給予更多品牌建設經費支持和資源保障,促進產出校園閱讀文化精品。“盛享好書”讀書沙龍活動即是校園閱讀文化活動品牌重點建設項目之一。
3.2活動概況“盛享好書”系列讀書沙龍活動是海南職業技術學院已經舉辦的56項閱讀推廣活動中參與人數最多、影響最大、品牌形象深入人心的校園閱讀文化精品活動。它在2011年作為第六屆“好書伴我行”讀書節子項目首次亮相后,立即成為了校園文化熱點,得到廣大師生的積極評價。此后,在“由創意到品牌,由品牌到精品,由精品到閱讀文化”的閱讀推廣工作發展思路指導下,經過4年品牌淬煉,該活動脫穎而出成為一項校園閱讀文化精品,為形成特色鮮明的校園閱讀文化起到了示范作用。該活動以“盛享好書”為主題,集知識性和趣味性為一體,通過經典話劇、原創話劇、情景朗誦、舞臺劇、小品等活潑的舞臺表演形式演繹讀書心得、傳達讀書樂趣、強化“讀好書、愛讀書”意識,共同營造校園書香氛圍,引導學生走下網絡,走出寢室,走進圖書館,邁向健康、向上、樂觀的學習生活軌道。如果說讀書報告會、讀書演講比賽等常用讀書活動項目是通過口語表達的形式讓讀者感受演講者的讀書心得,體會讀書樂趣,引導文明閱覽,引發讀書渴望,那么讀書沙龍活動則是通過更加靈活多樣的舞臺表演形式向讀者傳達同樣的意圖。4年來,共有近60個參賽劇組(不含海選)、千余名學生演職員和兩萬人次學生觀眾直接參與了讀書沙龍活動,為校園閱讀文化建設增添了濃厚的色彩,也給參與其中的學生留下了難忘的青春記憶。
3.3活動優勢與經驗
3.3.1組織機制靈活有效按學校“精品意識、精準措施、精細管理”的“三精管理”工作要求,以項目管理方式,設置了以分管副校長、黨委副書記為負責人,以黨委辦公室(宣傳部)為指導單位,以校圖書館、校團委為主辦單位,以二級學院和各學生社團組織為協辦單位的組織機制。該機制采用了突出學生社團組織為主體,各單位上下交互、縱橫聯動的團隊合作組織方式,確保活動始終貫徹“盛享好書”的主題,營造書香校園氛圍,保障了活動的可持續良性發展。
3.3.2“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相結合使沙龍活動集知識性和趣味性為一體,持續保持活動吸引力和影響力。“規定動作”即是圍繞“盛享好書”的主題,將讀書心得、讀書趣事、讀書感想等通過舞臺表演形式演繹出來,萬變不能離題,彰顯活動的知識性。“規定動作”要求主創人員要認真思考活動主題,在收集、篩選和評價大量信息后創作演出腳本(劇本)、設計舞臺動作、合成音樂效果,最終形成知識產品通過舞臺展示出來。“自選動作”則是由參賽單位根據活動主題自行擬定題目和選定舞臺表現形式。題目自擬,使選材范圍廣泛,鼓勵原創但也允許演繹經典;自選舞臺表現形式則包括了話劇、情景劇、小品、相聲、詩文朗誦、歌舞劇等學生喜聞樂見的表演方式。“自選動作”給予學生很大的想象空間和發揮空間,可以將知識、趣味、時尚、潮流各種現代元素融合到舞臺表演中,發揮學生在文學創作和表演藝術方面的潛能,持續保持活動關注度和影響力。
3.3.3開展“一對一”跟蹤指導和信息服務,保障活動主旨落到實處活動期間,圖書館圍繞“資源發現、風采展現、智慧閃現”的工作思路,整合館藏信息資源、場地資源、人力資源和設備資源為各劇組提供了“一對一”跟蹤指導和信息服務,顯著地提升了圖書館資源利用率。資源發現:即引導學生發現并利用館藏信息資源、場地資源和設備資源,促進提高資源利用率。如,在劇本創作期間,通過“走進信息空間”資源培訓和系列專題圖書展示引導學生發現本館可利用的信息資源;在排練期間,整合圖書館場地資源和設備資源吸引了大批讀者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場地資源進行劇本討論、排練和彩排。據不完全統計,4年來共有105個團隊、216場次、11240人次使用了圖書館場地資源開展讀書活動。風采展現:圖書館派出館員與參賽隊建立“一對一”聯系,為各劇組提供信息咨詢、節目指導等服務,負責貫徹落實“盛享好書”活動主題,鼓勵學生使用QQ、微博等微媒體平臺與圖書館進行互動,促進了館員和讀者融洽溝通,展示了館員少為人知的另一面,尤其是在文藝方面的風采,提升了圖書館美譽度。智慧閃現:館員有意識地和主創人員不斷地進行頭腦風暴,碰撞火花,閃現智慧,激勵學生大膽設問引發信息渴望,小心求證,提高信息篩選和評價能力,在不斷完善劇本、提高節目質量的過程中提升了綜合素質。
3.4活動評價“盛享好書”系列讀書沙龍活動主題明確,活動形式新穎多樣,工作思路清晰,切合了校情、學情和館情。隨著活動品牌影響力持續擴散,4年來活動經費預算從5000元逐年增加到15000元;參賽規模從僅校學生會和校級社團組織參與發展到12個二級學院團總支全部參與;評獎方式從直接決賽評比發展到要分為班級海選、二級學院初賽到校級決賽3個階段進行;產出了《圖書館之夜》《時間都去哪了》《我們約會吧(書籍版)》《逃課奇遇》《聽,花開的聲音》《賣火柴的小女孩》《與書相伴共同成長》等眾多學生津津樂道的原創優秀節目。“盛享好書”系列讀書沙龍活動以其新穎性和靈活性使之成為每屆學生熱議的話題,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有著良好的口碑,為校園閱讀文化的形成起到了示范作用。
3.5不足之處該活動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一些參賽單位對活動主題解題不夠到位,相對放小了知識性,放大了娛樂性;在劇本(腳本)編寫中出現個別雷同現象;學校現有燈光、音響、幕布等設備相對落后陳舊,不能很好展現劇本想要表達的意圖;缺少專業老師對表演藝術方面的指導,節目表演質量有限。
4展望
在大力倡導全民閱讀的時代背景下,高職圖書館應抓住歷史機遇,以品牌建設為推手,以“樹立精品意識,采取精準措施,實施精細管理”為工作理念,以促進校園閱讀文化形成為目標,建設和打造一批閱讀推廣精品項目,讓閱讀推廣活動的“星星之火”燎全校師生的“閱讀之原”,為高職院校走內涵式發展之路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者:吳海春單位:海南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