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常外資和制造業的比對探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11年,蘇州外資制造業的產出是無錫的3.52倍,是常州的6.56倍;其次,就民營制造業而言,無錫的總量最大,蘇州排第二,最低的是常州。2011年,無錫民營制造業的產出是常州的1.68倍,但蘇州與無錫在民營制造業規模上的差距并不明顯;最后,無錫與蘇州在制造業規模上的差距主要來自于外資制造業,而常州、蘇州和無錫在制造業規模上的差距則不僅來自于外資制造業,而且還來自于民營制造業。綜上所述,蘇州外資制造業規模明顯大于無錫和常州,同時,蘇州和無錫的民營制造業規模基本相當,且均顯著高于常州。從外資與民營制造業的總產出看,蘇州最高,無錫次之,常州最低。2011年,蘇州達到26788億元,是無錫的1.93倍,是常州的3.38倍。
蘇錫常外資與民營制造業發展的速度比較
蘇州、無錫和常州外資與民營制造業的年均增長速度見表2。需要說明的是,由于缺乏不同經濟成分產值價格指數,無法把各年度外資與民營制造業的總產值折算為可比價格。所以,以上年均增長速度是以當年價格為依據計算得到的。盡管這樣做不符合一般的增速計算原則,但也可以看出其間的變化與差異。由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從2001到2011年,蘇州外資制造業的年均增長率為29.31%,民營制造業的增長率為30.22%;無錫外資制造業的年均增長率為26.61%,民營制造業的年均增長率為27.51%;常州外資制造業的年均增長率為30.86%,民營制造業的年均增長率為31.47%。總的來看,盡管三個地區外資制造業增長率與民營制造業增長率相比,后者大于前者,但這種差異并不明顯,即三個地區外資與民營制造業的增長率基本一致。同時,不論是外資制造業還是民營制造業,常州的增長速度最快,蘇州居中,無錫最低。同時,從分段增速看,不論蘇州、無錫還是常州,也不論外資還是民營制造業,2001-2005年的增速高明顯高于2007-2011的增速,前快后慢的增長趨勢十分明顯。這很可能與近年來實施的節能減排與轉型升級的發展政策有關。
蘇錫常外資與民營制造業的結構比較
根據結構主義理論,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互為因果的關系,即產業結構的升級會推動經濟的增長,反過來,經濟的增長也會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在蘇錫常這種以制造業為主的區域內,對比外資與民營經濟,必須進行結構上的對比。表3以29個制造業行業的產值數據為基礎,計算得出2011年蘇錫常外資與民營制造業各行業的比重。由表3可以看出,2011年,蘇州外資制造業排名前5位的行業分別是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和專用設備制造業。尤其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在蘇州外資制造業中占有絕對優勢,其產出占整個外資制造業產出的49.48%。若以行業為基礎計算制造業的集中度,則蘇州外資制造業5行業集中度(5行業集中度是指制造業中產出排名前5位行業的產出占整個制造業產出的比重)為72.01%。2011年,蘇州民營制造業排名前5位的行業分別是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紡織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以及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和紡織業這兩個原材料型產業在蘇州民營投資行業種占有絕對優勢。計算結果表明,蘇州民營制造業5行業集中度為64.04%。2011年,無錫外資制造業排名前5位的行業,分別是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和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經計算,無錫外資制造業5行業集中度為69.09%,低于蘇州約3個百分點。2011年,無錫民營制造業排名前5位的行業分別是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以及紡織業。經計算無錫民營制造業5行業集中度為57.88%。不僅低于蘇州民營制造業的5行業集中度,而且還低于本地外資制造業5行業集中度。2011年,常州外資制造業排名前5位的行業分別是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以及專用設備制造業。經計算,常州外資制造業5行業集中度為64.77%,低于蘇州約8個百分點,低于無錫約5個百分點。2011年,常州民營制造業排名前5位的行業分別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以及紡織業。計算結果表明,常州民營制造業5行業集中度為62.21%,低于蘇州,但要高于無錫。從三個地區排名前5位的行業性質看,外資制造業中加工組裝型產業占有很大比重,而民營制造業中原材料產業占有很大比重。三個地區不論是外資制造業之間,還是民營制造業之間,產業的相似性很高。事實上,依據表2中的數據,還可以利用結構重合度指數來計算蘇錫常外資與民營制造業的同構程度。[4]計算結果表明,2011年,蘇州外資與民營制造業的結構重合度為0.449,無錫外資與民營制造業的結構重合度為0.671,常州外資與民營制造業的結構重合度為0.788。蘇州外資與民營制造業的同構度最低,無錫其次,常州最高。依據筆者對同構問題研究得到的判斷同構與否的基準值為0.667來看[5],蘇州的外資與民營制造業并不同構,而無錫和常州的外資、民營制造業則是同構的。同理,可計算得到蘇州與無錫、蘇州與常州、無錫與常州外資制造業的同構度,其數值分別是0.667、0.504和0.715;同時,也可計算得到三地之間民營制造業的同構度,結果分別為0.781、0.699和0.834。數據表明,三地之間民營制造業的相似度要大于外資制造業的相似度。
蘇錫常外資與民營制造業的績效比較
表4列出了計算得到的表征制造業績效的相關具體指標。就全員勞動生產率而言,在蘇錫常地區,不論是外資制造業還是民營制造業都在80萬元/人以上,同時蘇州和無錫民營制造業的全員勞動生產率要高于外資制造業的全員勞動生產率,而常州恰恰相反。當然,值得注意的是,常州外資制造業的全員勞動生產率要高于無錫和蘇州,同時無錫在民營制造業中,其全員勞動生產率都是最高的,這也反映了三個地區制造業的效率差異。就成本費用利潤率和產值利潤率這兩個指標而言,不論是外資和民營制造業,最高的均是無錫,其次是常州,最低的是蘇州,其民營制造業的成本費用利潤率和產值利潤率僅為4.47%和4.75%。為了更清楚地認識三個地區外資與民營制造業的績效,筆者還利用客觀賦權的多目標決策方法對其績效進行了評價。具體過程是:首先,對表4中各項指標值進行標準化處理,以消除量綱的影響;其次,利用變異系數法確定權重;最后,利用加權求和的方法計算得到表征績效水平的綜合指數。結果如表5所示。由表中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出,無錫外資制造業的績效最高,其次是無錫民營制造業,第三是常州外資制造業,第四是蘇州外資制造業,第五是常州民營制造業,最后是蘇州民營制造業。總的來看,無錫制造業的績效在三個地區中表現最好。而蘇州制造業的績效與其規模很不相稱。
結論
第一,蘇錫常制造業的規模近年來不斷擴大,尤其蘇州,不論是外資制造業還是民營制造業,在三個地區中占有絕對優勢,特別是外資制造業的規模,比無錫和常州外資制造業規模的總和還要大,2011年,其產值已經突破了18000億元。在三個地區中,只有蘇州外資制造業規模大于民營制造業的規模,而無錫和常州外資制造業的規模要小于民營制造業的規模。第二,蘇錫常制造業的年均增長速度均處在一個較高水平,大致保持在30%左右。而且蘇州、無錫和常州近年來民營制造業的增長速度要快于外資制造業的增長速度,這顯示出民營經濟的積極發展勢頭。第三,不論是外資制造業,還是民營制造業,其集中度呈現的變化態勢是:蘇州最高、無錫次之,常州最低。同時通過比較發現,各地區內部外資與民營制造業之間的相似度并不是很高,而地區間民營制造業之間的結構重合度卻很高。第四,蘇州制造業的規模與其績效不相稱。蘇州民營制造業的規模在三個地區中僅次于無錫,遠遠大于常州,但其績效排名為最后一位。而常州民營制造業雖然規模在三個地區中最小,但其績效表現卻好于蘇州。同時,無錫制造業的績效表現在三個地區中最好。
作者:王志華謝忠秋楊波單位:江蘇理工學院商學院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電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