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細菌|質量控制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編寫細菌檢驗手冊
檢驗手冊的主要內容應包括標本的采集和運送、收發、核對,培養基和試劑的制備及其性能鑒定,正確地選用細菌鑒定雙歧索引和流程表以及編碼本,正確地選用藥敏試驗的方法等。手冊要不斷更新和修訂。
2監測儀器,保證正常運轉
細菌室的主要儀器包括:高壓滅菌器、干熱滅菌器、孵育箱、水浴箱、冰箱、厭氧箱(罐)、CO2箱、生物安全箱等,本文僅介紹孵育箱、厭氧箱和CO2箱。孵育箱其溫度應保持在35℃,因有的細菌超過37℃生長不好,甚至死亡。如腦膜炎奈瑟菌、肺炎鏈球菌等,前者40℃、后者41℃不生長。有些國家用肺炎鏈球菌作為孵育箱溫度是否合格的質控菌株。另外,其濕度應保持在40%~50%,以利細菌的生長。
3培養基的質量控制培養
基來源要可靠,各個成分中不應含有對目的菌生長的抑制物。每批培養基在用于臨床標本的分離鑒定之前,都應做性能試驗。培養基按使用目的的不同,可分為增菌培養基、分離培養基和鑒定培養基。
4標本質量的控制
4.1培養之前標本質量的評價雖然要盡量做到標本采集的標準化和質控,但有些標本收到時已大量污染了與感染無關的常在菌和定植菌。標本直接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有助于檢查下呼吸道標本是否被咽部污染,也可以識別采自傷口、中耳和子宮內膜滲出物是否被污染。當直接涂片鏡檢有大量鱗狀上皮細胞時,指示有來自皮膚或口腔黏膜的污染,這種標本不宜做細菌培養,除非懷疑子宮內膜炎時試圖從子宮內膜和宮頸標本中分離淋病奈瑟菌(使用選擇分離培養基)。某些類型的標本由于經常出現常在菌、定植菌和與感染關系不明的細菌混合感染,因此試圖從此類標本中得到有用的微生物方面的信息常常是浪費勞動。
4.2提高送檢標本質量,正確評價檢驗結果臨床微生物專家要集中精力處理那些很可能從中獲得對臨床有用資料的標本,限制處理那些臨床意義不肯定的標本。因此需要限制處理那些被常在菌和定植菌污染的標本。如鼻咽部取材培養除為了診斷百日咳價值不大,又如取自咽部的標本常規應檢查化膿性鏈球菌,根據醫生的要求也應檢查白喉棒狀桿菌和淋病奈瑟菌。從成人或兒童鼻部和咽喉部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和腸桿菌科各菌,不論是優勢菌或純培養都不能確診為咽炎、中耳炎和下呼吸道感染,應結合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最后確診。要保證送檢標本質量,必須要制定和執行送檢標本的有關規定,并得到臨床醫護工作人員的支持和配合。只有質量合格的標本,才能從其檢驗結果中獲得對患者診斷和治療最有用的資料。
5質控用標準菌株
搞好臨床細菌學質控,必須要有一批在形態、生理、生化及血清學特性保持相當穩定的可靠菌株,作為對儀器、培養基、染色劑、試劑和診斷血清的質控菌株,也可作為培訓檢驗人員熟悉某些菌株的教材,制備診斷用抗血清和測定商品抗血清的效價。
6臨床細菌檢驗記錄單的設計和應用
6.1堅持做檢驗記錄的必要性檢驗記錄是客觀反映檢驗質量的素材,可及時發現檢驗工作中的問題,有利于做好質量控制。保證發出檢驗結果的可靠性,增強檢驗人員對檢驗結果的自信心,也是考察檢驗人員工作的客觀依據之一。
6.2檢驗記錄單的設計要求檢驗記錄單是記載和評論檢驗工作質量的資料,各個項目要組織合理,記載和注釋檢驗結果應盡量簡要,使參與記錄人員一看就懂,要使用含意確切的詞或縮寫字,避免使用含混的名詞。各項目應留有足夠的空隙,以便填寫相應的內容。
6.3檢驗記錄單的種類和應用檢驗記錄單包括:送檢申請單、細菌分離、鑒定、藥敏試驗記錄單,各種儀器使用情況記錄單,培養基、試劑、染液以及診斷血清等質控記錄單,菌種保存記錄單等。這些記錄可作為檢查檢驗質量的依據。培養和訓練技術人員的教材,總結檢驗工作經驗的資料,鼓勵和推動檢驗人員改進工作。
作者:鄧曉鑫單位:黑龍江省邊防總隊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