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各個國家對于環境問題的關注,清潔能源的利用成為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其中水力發電能夠很好的替代火電,降低污染。我國幅員遼闊,有著豐富的水力資源,隨著電能需求的不斷增加,水利水電工程也在持續建設,數量及規模都在不斷的擴大,近些年來,社會各界更多的注意到水利水電工程對周邊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在下面這篇文章里,我們將簡單了解水利水電工程對于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分析其對生態環境造成的主要影響,并對如何降低或避免這些影響提出幾條建議。
1水利水電工程的意義
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對于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根據其實現的功能其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除害興利。水利工程由來已久,其最初目的僅限于防洪、灌溉。隨著社會的進步,水利工程對社會提供的職能也在飛速發展,除了防洪、灌溉等功能,還體現出發電、城市供水、調水、旅游、航運以及生態調節等多個方面的綜合性職能,已經夠了了一條巨大的產業鏈,推動著區域經濟的繁榮發展;其次是對自然能源充分利用,隨著能源的緊缺,各個國家對于綠色能源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其中水電資源是目前技術最為成熟的綠色可開發能源,通過合理高效的開發水電資源能夠有效的改善能源緊缺的現狀。我國的水力資源非常豐富,隨著相關技術的發展,水利工程的功能已經由防洪減災,轉變為水電的開發和民生水利的應用。但在我國,由于水電發展較晚,目前的水力資源開發率還很低,未來對于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規模還將會進一步擴大。
2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水利水電工程對于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勿容質疑,但是隨著工程數量及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們發現對于工程項目周圍的生態環境將會造成一些嚴重影響。通過概況可以分為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具體表現如下:
1)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主要是體現在氣候、生態、河道泥沙淤積及土壤環境這幾個方面,其中:對氣候造成的影響,主要是由于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造成了水體及濕地面積的增加,進而改變了區域內的氣候平衡;對生態的影響主要是體現在對水質和物種多樣性的破壞。水壩的蓄水將會減緩上游流速,降低水體的自我清潔能力;蓄水量的增加又會改變水體密度、微生物等方面。對于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是由于很多魚類是洄游魚類。當水庫蓄水滿后,將會截斷其洄游路徑,長時間的影響下將會改變水中生態平衡,造成物種滅絕。對于泥沙淤積的影響,主要是體現在對下游的影響,由于水壩蓄水,水的自潔能力下降,水流變緩,使下游河道泥沙下沉淤高,如果長時間不對這些淤泥進行處理,將會造成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水利水電工程對于區域內土壤環境的影響有著兩面性,其中一方面是有利的,主要體現在水庫的防洪減災對土地的保護,及對水的攔截,改善了土壤的水分和養分機構,這些因素能夠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但另一方面是有害的,主要是水壩興建造成下游土壤肥力的下降及土壤的鹽堿化和沼澤化。
2)對社會環境的影響。
對社會環境的影響主要是體現在人身健康、移民及文物保護這幾個方面。對于人身健康造成影響,主要是水利水電工程擴大了水面面積,而很多疾病和水存在關系,同時人口的遷移,也容易造成病毒的傳播擴散。對于移民的影響,主要是由于水電水利工程的建設,將會淹沒巨大的土地面積,這些土地上的居民、工礦企業都需要進行遷移,會加劇遷移目的地的人地矛盾,如果不能妥善的對移民進行安置,將會造成眾多的社會問題。對于文物保護的影響也是非常嚴重的,因為在占地內有很多的文物古跡,水利工程的興建必將會對這些文物的保護造成一定的破壞,導致文化遺產的損失。
3如何在發展水利水電工程過程中保護生態環境
隨著社會各界對于環境問題的關注,如何在發展水利水電工程的同時,保護周邊生態環境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在這里我們提出幾條能夠有效改善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的建議:
1)制定計劃,改善政策,加強管理。
在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發展過程中,應不斷加強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制定長期的保護計劃,明確目標和職責,對目前已存在的問題應及時解決處理,在新建項目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對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在項目的長期運行過程中,應始終貫徹執行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改善移民政策,降低對土地的利用率,發展綠色生態,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修復,降低由于移民對社會環境造成的影響。通過加強水利水電工程中對環境保護的管理,對區域內氣候、溫度、水體及噪音進行監視,實時掌握生態環境情況,通過對管理的升級,降低施工帶來的影響。制定水利水電工程對區域環境影響的評估體系,為工程的建設發展提供指導。
2)正視問題,尋求措施,堅持實施。
正視目前已經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對這些影響應深入了解,并加以重視,通過持之以恒的尋找改善措施,降低這些不良影響,在措施的實施過程中,各方面都應保持積極的態度,通過對改善措施的堅持,最終實現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水利水電、區域經濟、生態環境三者的協調發展。
3)探索新方法,加強工程管理。
在工程的設計、施工,運行管理工作中,應對環境保護方法不斷探索,積極創新,最終實現設計、施工、運行三者的最優化組合,通過對工程整體的全面把握,協調管理,以提高效率為手段,環保作為最終目的,形成一套水利水電工程環保建設的新模式。
4結束語
在上面文章里,我們通過對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如何降低這些影響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在工程的實際設計、建設及運行過程中,各個方面都應持之以恒的加強對生態環境保護。水利水電工程的發展對于整個社會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而通過妥善解決其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最終實現兩者的和諧發展將更有意義。
作者:魏建國 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干渠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