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礦用卡車損傷要素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繆夢曦作者單位:中煤國際工程集團沈陽設計研究院
設備因素的影響:設備作為工作進行的主體承擔者,卡車本身的好壞對整個運輸環節產生著重要的影響。露天采場中隨著生產進行、工作線的推進使得線路要不斷移設,導致路況較差,這對運輸設備影響巨大,易使其產生疲勞破損。設備因素的消極影響具體表現如下:1)車輛長期在顛簸路面行駛,車體震動易造成部件松動。2)車輛在超過使用年限的情況下仍然服役,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3)車輛設備長期在點多、線短、坡道大、曲線多的環境中進行大強度工作,使得輪胎、轉向機構、制動裝置都會出現破損,而維修工作卻不到位。總體而言,設備因素從超期服役、疲勞破損、更新緩慢三方面對露天礦用卡車造成損壞。
環境因素的影響:環境對于卡車作業的影響分為軟環境和硬環境兩個方面,其中軟環境是指企業的規章制度、工作章程,硬環境是指采場內部及周圍的客觀自然條件。露天礦用卡車專用性較強,而且卡車基本是在露天環境下工作,因而受自然環境的影響較大,部件易老化,車輛易發生臨時故障。環境因素的消極影響具體表現如下:1)由于露天礦運輸道路多為彎道與斜坡道,路況較差,易產生設備故障[1]。2)出現雨雪霧塵等情況影響駕駛員視線,對道路狀況了解不足,易出現卡車受損情況。非主動查堵疏導,導致故障擴大,甚至影響正常的運輸作業。4)設備升級改造后,未能及時修訂、補充和完善工作細則及有關規定。
層次模型建立
以上述分析為基礎,結合層次分析的方法建立層次模型,如圖1所示。
1)依據層次模型結構,引用數字1~9及其倒數作為標度標準,對同一準則下要素做兩兩相對重要性比較,建立A層與Bi層的判斷矩陣,見表1。利用方根法計算出Bi層各要素的特征根,在得出特征根的基礎上,通過歸一化處理,得出Bi層要素的相應權重值。
2)建立B1層與B1i層判斷矩陣,見表2。計算B1i層各要素的特征根,B11、B12、B13特征根依次為:W11=1.357,W12=2.289,W13=0.322。在得出特征根的基礎上,通過歸一化處理得出B1層要素相應權重值。作業人員馬虎作業B11的權值為:W11=0.342;作業人員業務素質低B12的權值為:W12=0.577;作業人員心理素質差B13的權值為:W13=0.081。對其進行一致性檢驗求得:CI=0.0146,CR=0.0250<0.1。從計算結果可看出該判斷矩陣一致性為可接受。
3)建立B2層與B2i層判斷矩陣,見表3。計算B2i層各要素的特征根,B21、B22、B23特征根依次為:W21=1.000,W22=1.817,W23=0.550。在得出特征根的基礎上,通過歸一化處理得出B2層要素的相應權重值。超期服役B21的權值為:W21=0.297;疲勞破損B22的權值為:W22=0.540;更新緩慢B23的權值為:W23=0.163。對其進行一致性檢驗求得:CI=0.0046,CR=0.0079<0.1。計算結果顯示該判斷矩陣符合一致性要求。
4)建立B3層與B3i層判斷矩陣,見表4。計算B3i層各要素的特征根,B31、B32特征根依次為:W31=0.7071,W32=1.4142。在得出特征根的基礎上,通過歸一化處理得出B3層要素相應權重值。制度漏洞B31的權值為:W31=0.0333;自然環境差B32的權值為:W32=0.667。二維矩陣具有絕對一致性,所以不需進行一致性檢驗。依據以上各層次計算結果,得出各項影響露天礦用卡車受損嚴重程度,以數值形式從高到低排列,見表5。從表5中可以看出,在8項因素中,人員的業務素質低和馬虎作業分別擁有0.3220和0.1908的權重,二者相加超出了整體權重的一半。由此可見,人員的業務素質低和馬虎作業是造成露天礦用卡車損壞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實際作業中,應著重從人員因素入手。
結論與建議
卡車運輸是露天礦生產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影響露天礦用卡車受損的幾個關鍵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在人員、設備、制度方面分別提出解決方案,以達到排除隱患、保證安全的目的,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加強技術練兵,提高員工素質。強化崗位培訓,定期學習、考核和舉行技術比武,引進激勵機制和崗位輪崗制度,提高非正常情況下的應變處理能力。2)強化推行標準程序作業法。將復雜的工作任務進行合理拆分、合理統籌安排,將職責明確到人,給出標準作業規定,要求要細致,步驟方法要明確,操作順序要合理,使作業程序不斷趨于最優化。3)對超過使用年限的車輛,應及時淘汰、更新,并且嚴格把握進口質量關。4)加強設備日常巡檢和維護保養,強化檢修管理,提高設備檢修質量。5)建立長效的獎懲及約束機制,嚴格獎懲兌現,樹立正面典型,激勵先進。6)及時修訂和完善不符合現場實際的規章制度。要隨時掌握設備變化情況以及現場設備的特點和性能,根據設備、生產變化情況,及時修訂完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