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深基坑支護技術在建筑工程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增多,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它是保障整個建筑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基礎工程之一。簡單闡述深基坑支護技術的特點和常見的深基坑支護技術,并結合實例分析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深基坑;支護技術;建筑工程
1概述
隨著城市居民數量的增多,建筑工程項目也進入到了高速發展的階段。如今對于高層建筑而言,地下商場和停車場是其不可缺少的模塊,這對高層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支護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支護技術選擇不當,勢必嚴重影響整個建筑的質量和施工的安全性。因此,研究分析深基坑支護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深基坑支護施工的特點
所謂基坑支護施工,就是在建筑工程地下結構施工階段,為了確保相關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性,同時避免對周圍其他的建筑構筑物造成影響,所采取的避免基坑變形的支護措施。相比較傳統的基坑支護施工,深基坑支護作業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1)風險性:很多深基坑支護作業過程中,基坑的開挖深度普遍超過5m,且周圍的地質環境較為復雜,在安全性方面,存在較多的風險。此外,由于深基坑作業屬于臨時性工程,很多施工單位為了降低成本,忽略了深基坑支護施工的質量管理,導致深基坑支護作業的施工風險增大。2)區域性強:不同建筑工程設計、地質條件以及水文條件,對深基坑所造成的影響也不盡相同。因此,在深基坑支護作業時,必須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科學分析,正確的選擇適宜的深基坑支護技術,以提高整個地下結構施工的安全性。3)時間效應強:在深基坑作業時,隨著作業的深入,周圍土體的螺變性也發生著變化。尤其是對于一些環境相對復雜的施工區域,深基坑綜合支護技術一旦選擇不當或者支護順序存在偏差,勢必影響整個基坑工程的安全和質量。
3常見的深基坑支護技術
3.1放坡開挖支護技術
該種深基坑支護技術適用于場地開闊且地質條件較好的建筑工程區域,其缺點是需要進行大面積的開挖施工,對施工場地的要求較高。通常情況下,都是采用與其他深基坑支護技術相結合的方式配合使用,以提高深基坑支護的施工質量。
3.2排樁支護技術
該項支護技術通過在深基坑的開挖邊線區域,按照一定的間隔距離設置一排鋼筋混凝土樁,以達到深基坑支護的目的。該種支護技術本身的擋土和除噪能力較強,在施工過程中不會受到建筑工程周圍環境的影響,應用十分廣泛。
3.3土釘墻支護技術
土釘墻支護技術作為一種全新的支護方式,本身具有施工簡便、適應性強等優點,可以顯著的提高深基坑邊坡土體的穩定性和承載力。尤其是對于一些場地較小的建筑工程項目,可以采用土釘墻支護結構。如果需要對深基坑的邊坡位移進行限制時,還可以引入預應力錨桿技術。其缺點是對于不良軟土地質或者地下水水位較高的建筑工程,不宜采用土釘墻支護技術。
3.4復合型支護技術
針對一些存在不規則變化的地下結構,如果選用單一的支護方式,很難達到提高深基坑邊坡穩定性目的。此時,可以結合深基坑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開挖深度、周邊環境,采用多種支護技術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對基坑邊坡土體的支護。相比較傳統單一的支護方式,復合型支護技術的靈活性更強,有效的降低了深基坑的成本,確保了基坑邊坡及周圍環境的穩定性。
4深基坑支護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
某城市人防工程項目,設計基坑深度為18m,地下建筑共計2層,呈現120m×85m的長方形分布。根據工程的地質勘察結果,該工程所在區域的地質條件主要為濕陷性黃土,厚度大約在8.3m~11.2m,部分地層區域為人工雜填土。通過對地下水的地質勘察,主要為孔隙潛水,補給來源于側向徑流,深度約為11.4m。
4.1施工方案設計
由于工程所在區域為城市的中心街道,周圍的建筑物和道路較多,環境復雜多變,在進行深基坑施工過程中,如果支護施工措施不當,會對相鄰建筑和街道帶來巨大的安全威脅。且經現場勘察,工程所在區域周圍存在多處管線,在深基坑的東側,存在給排水管道和供暖管線,在深基坑的西側存在電力電纜以及天然氣管道。因此采用的深基坑支護技術為:1)深基坑開挖作業深度約為13.2m,當開挖至距離設計深度約為4.8m時,采用錨索和鋼筋混凝土灌注樁相結合的支護方式進行深基坑支護施工,然后再進行剩余開挖施工。2)對于本深基坑7.2m~9.4m的區域采用1∶0.7的坡面進行放坡處理,并采用土釘墻的支護方式進行支護。
4.2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支護
本工程的鋼筋混凝土灌注樁的直徑為70cm,采用單排排列,相鄰灌注樁之間的距離為140cm。具體施工要點如下:1)在鉆孔施工過程中,必須設置專人對地層的變化情況進行觀察,并對相關施工參數進行及時調整。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應當立刻停止施工,同時查明異常的原因且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孔壁坍塌等事故的發生。2)鉆孔施工結束后,應立刻對鉆孔進行清孔施工,避免沉渣過多影響后期的工序施工。3)本工程的鋼筋籠采用分節制作的方式,孔口對接位置采用電弧搭接焊連接。在進行鋼筋籠下放過程中,為了避免鋼筋籠碰撞孔壁,造成塌孔等質量事故,對鋼筋籠的四周,均勻的布置一層保護層墊塊。同時下放過程中,確保速度均勻,嚴禁鋼筋籠在孔內擺動,碰撞孔壁引起坍孔。4)本工程選用的灌注導管長度為200mm,在導管安裝之前,應對導管進行清潔,確保其內壁保持潔凈,且密封狀態良好。導管安裝時,應確保其底部距離孔底大約為40cm。5)混凝土灌注施工時,應設置專人對導管的深度進行跟蹤確認,保障導管始終處于3m~5m的埋深。待混凝土灌注施工完畢后,再緩慢的拔出導管。
4.3土釘錨索支護
1)本工程的土釘墻的鉆孔直徑為110mm,深度應控制在5.3m~15.8m左右。2)在土釘安裝過程中,應確保其處于鉆孔的中心位置,同時為了確保安裝的精準度,本工程還每間隔150cm設置了一個鋼筋定位器。3)本工程所選用的注漿管為PVC管,在注漿施工時,首先將其固定在錨桿上,安裝在距離孔底10cm左右的位置。4)采用水灰比為0.3~0.5左右的灌漿液進行注漿施工,整個施工過程中應時刻關注注漿的壓力,確保其保持在0.6MPa左右。
4.4錨索支護
1)在進行鉆孔過程中,確保鉆孔的深度超過錨索設計值的20cm,為了確保成孔的質量,應根據不同的地層條件進行相對應的調整。2)本工程采用專業的設備,對鋼絞線進行拉直,并確保其長度應高出設計要求長度的1m。3)當混凝土的強度達到設計的90%時,對錨索進行預應力張拉,本工程采用隔二拉一的方法,確保張拉達到設計要求的100%之后,再對其進行鎖定。
5結語
在建筑工程地下建筑物施工過程中,深基坑支護技術的合理選擇關系著整個工程施工的質量和安全性。因此,相關工作者必須重視深基坑支護技術的研究,結合不同的施工情況,科學合理的選擇相對應的深基坑支護技術,確保基坑邊坡及周圍建筑物的穩定性,確保整個建筑工程項目的順利建設。
參考文獻:
[1]張亞東.探討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門窗,2016(3):110-111.
[2]孔祥夔.土建基礎施工過程中的深基坑支護技術探究[J].科學技術創新,2015(21):223.
[3]徐輝.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簡述[J].建材與裝飾,2016(46):34-39.
作者:鄔羽 單位:貴州建工集團第八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