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集中供熱節能減排策略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為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持續要求,節能減排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大多數城市供熱系統都采用了多種形式,如燃煤和太陽能熱泵等。其中,燃煤鍋爐會對周圍環境帶來嚴重影響,如果不對其進行有效控制,還會造成大量能源浪費,會影響我國整體經濟發展的穩定發展。基于此,文章在推進集中供熱節能減排的研究背景和優勢等角度出發,通過優化和調整集中供熱結構和更新供熱設備等方式,完善了節能減排的方案,希望能夠給相關的企業提供借鑒價值。
如今,我國的能源比較緊張,其中的原材料也在大幅上漲,集中供熱是一項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在我國城市化建設過程中,需要對推進集中供熱節能減排方案進行優化,對其中的策略進行更新和設計,主要依靠先進的技術,推進供熱的節能減排,挖掘現有的供熱資源潛力度,從而不斷促進供熱企業在社會中的可持續發展。
1集中供熱節能減排的研究背景
由于城市集中供熱系統是城市化建設中的主要內容,為了節約其中的資源,對其中的節能減排資源進行整合,清楚此工作的積極意義。在供熱系統中熱源和熱用戶等多種環節出發,主要包括鍋爐改造、變頻控制、氣候補償和熱網監控等多種內容,為了加強對節能技術的合理應用,需要對集中供熱系統進行分析,保障節能減排工作的有效性。還需要通過實例的著重分析,對鍋爐改造和熱電聯產等內容進行整合,提高其節能效果。在對集中供熱節能減排系統進行合理化設計的時候,還需要分析集中供熱系統中的數據,實現節能目標,控制其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實現環境效益,加強對各種先進技術的應用。在1998年開始,A城市的熱力公司一般會派專業人員參加全國供熱行業技術會議,主要目的是積極引進新技術和新設備,對以前節能減排措施進行分析[1]。1999年到2000年,我國投入對鍋爐房和換熱站的鼓引風和補水泵等百余臺設備,進行節能改造,合理應用變頻調速方式,對主循環泵和鼓引風機的轉速進行控制,讓其根據供熱負荷的變化的,對其運行狀態進行及時調整,不斷減少耗電量,降低成本。在對能耗進行統計和分析時,需要采用變頻調速方式,節約其中的電能費用,不斷提高其經濟效益,對熱源廠廢水進行處理,對其中的資源進行回收和利用,實現零排放,從而不斷推動節能減排工作的進程。
2集中供熱的優勢
為了在新時代背景下,推進集中供熱節能減排的工作,需要以印染行業為例,替代導熱油鍋爐的實施,對集中供熱的方案進行完善,主要目的是節約燃料消耗,不斷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減少對周圍環境的污染。首先,主要提高鍋爐熱效率,不斷降低環保的影響,印染定型機是導熱油加熱的方式,各大企業還需要設置導熱油鍋爐,按照要求合理采用中溫和中壓蒸汽加熱等方式,優化其中的結構,控制其效率在90%左右。同時,此系統還能夠有效減少煙塵和二氧化硫的排放。不斷提高熱能的利用率,避免對集中供熱系統的影響[2]。其次,其導熱油鍋爐運行維護成本也是比較高的,在其中存在安全隱患,如果不對其中的熱能進行有效控制,高溫連續循環,其中的資源能源才會受到影響,需要定時更換,或者是添加清洗劑,修復導熱油理化的指標,不斷延長其使用壽命。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對導熱油循環系統進行優化,加強對運行維護成本控制。最后,集中供熱還可以減少場地浪費,改善周圍的環境衛生,其項目實施后,不用設計專用的加熱裝置,主要目的是減少設備占地面積,減少管理成本,發揮節電和節水的作用,其經濟性要比導熱油加熱系統好。此外,其升溫時間比較短,其生產效率也能得到有效提高,熱定型機應用中壓蒸汽替代導熱油進行加熱,在外觀和手感等方面對集中供熱節能減排的措施進行分析,改造開機時間,不斷提高其經濟效率。在此過程中,需要加大資金投入,不斷完成熱源和熱網等系統,對集中供熱結構進行更新改造,加強對節能技術和產品的有效應用。調查發現,B集中供熱電有限公司的供熱范圍是比較廣泛的,大約有11家企業,總共有29臺燃煤導熱油鍋爐,其中的額定負荷有132.1兆瓦。因此,為了對以前的供熱系統進行優化,對老舊設施進行創新,尤其是隨著政府推進集中供熱工作的順利展開,數量比較小噸位的老舊鍋爐房進行了改造,對其供熱效果進行了改善,美化以及凈化了空氣環境,從而加強對我國資源的有效開發和應用。
3推進集中供熱節能減排的策略
3.1更新集中供熱設備
在以前的供熱節能中,其中的設備已經不能滿足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為了實現對其中資源的有效開發和應用,需要對新型鍋爐進行合理應用,對以前的鍋爐和技術進行改造,主要目的是降低鍋爐熱損失,在提高其熱效率的同時,不斷降低煤耗。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充分考慮供熱區域和負荷等內容,對鍋爐房輔機設備進行定期維護和綜合改造,優化爐排、鼓風、上煤和水循環系統,不斷降低供熱電耗,進而不斷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3]。還需要對供熱管網進行更新,加強對運行的管理,對供熱管網等基本設備進行定期維修,更換補償器等管網部件,主要目的是提高供熱管道的保溫和防腐性能,避免失水所導致的電和熱耗過高等問題。同時,加強對水的軟化和除氧處理也是其中的主要內容,需要在滿足水質要求的基礎上,有效避免換熱面結垢,所導致的換熱器傳熱效率降低等問題,避免因管道內壁腐蝕所引起的熱網跑水,從而進一步保障集中供熱系統穩定運行的有效性。
3.2積極調整和優化供熱的結構
如今,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各大供熱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需要對供熱結構進行調整,實施對供熱資源的有效整合,合理應用多熱源聯合運行技術,改善低負荷的實際運行狀態,不斷提高供熱系統的安全性。在此過程中,供熱公司還需要建立熱源的自動控制系統,結合室外的負荷變化以及溫度,對供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節,在保證鍋爐運行臺數的基礎上,調整循環泵之間的匹配,讓鍋爐可以在滿負荷狀態下能夠更加穩定和安全的運行[4]。通過對微機的合理配置,也能對其中的熱源進行整合,整合供熱設備的運行參數,更好地顯示出輔機設備的運轉情況,這種形式不僅可以符合鍋爐的穩定運行,還可以滿足不同時期對熱網中熱量的需求,及時發現其中的運行異常狀況,不斷提高鍋爐的熱效率。此外,各大集中供熱公司,還需要積極建立大型的熱網微機自動監控系統,對其中的熱網設施進行優化和改造,主要目的是實現對供熱參數的遠程和實時監控,整合其中的數據信息,及時進行動態調節,科學對其中的熱量進行分配。同時,操作人員在供熱管網中加裝調節閥和平衡閥等裝置的時候,需要提高熱網的可調度,預防水力失調等問題,減少過熱的損失,加強對熱資源的有效應用。
3.3提高鍋爐熱效率,加強對運行調節的力度
鍋爐是北方集中供熱中的主要設備,為了完善節能減排的方案,需要加強對運行調節的力度,控制其中的分熱效率,通過提高其中的熱效率,有效降低燃料的消耗量,讓鍋爐的實際效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讓其接近設計效率。在一般情況下,除非經過技術改造,否則其中鍋爐的實際熱效率不會高于設計熱效率。因此,需要在保障設備狀態的基礎上,合理選用煤種,結合實際的工況變化迅速,對其中的運行參數能力進行調整[5]。同時,還需要加強對供熱負荷和運行鍋爐的有效匹配,對鍋爐房進行合理化設計。在對鍋爐容量進行選擇時,需要考慮供熱負荷的發展,提高鍋爐的熱效率。此外,在此狀況下,需要對能耗超標情況進行控制。由于集中供熱鍋爐房要比分散供熱小鍋爐房的能耗嚴重。因此,為了保障鍋爐房中設備的穩定性,需要按初寒期的供熱量實際情況,對其設備進行合理化配備,從而保障集中供熱系統的穩定運行,提高其節能減排的效果。
3.4加強對并網分散供熱小鍋爐房的管理,推進集中供熱的發展
當前,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城市供熱系統得到了完善,其中存在多種供熱方式,燃煤鍋爐供暖一般分為熱電以及分散小鍋爐房供熱等,鍋爐噸位主要將單臺鍋爐控制在7MW以上,其供熱面積需要在10萬平方米以上。相關的研究發現,集中供熱鍋爐房不管是鍋爐效率,還是除塵設備效率都要比分散供熱小鍋爐房好[6]。下面就以某個小區為例,對并網前后的能源消耗情況進行了對比,該住宅小區在并網前主要為1.4MW,其煙氣直排大氣,并入的區域集中供熱鍋爐房穩定性也比較高,其中的鍋爐主要采用除塵設備,其設備形式為濕式除塵器,此小區并網后,每年可以減少廢氣排放215.32萬立方米,其中的煙塵排放21.82噸,氮氧化物排放為0.54噸,周圍環境得到了明顯改革。因此,在通過對其中數據進行對比,我們發現并網后的節能效果和降低環境污染效果是非常好的。同時,此小區通過并網還可以由以前的間歇供熱,變為了全天低溫常供,有效提高了供熱質量,更改善了小區環境,進一步提高了供熱節能減排的效果。
結語
總之,通過節能減排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為了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本文在推進集中供熱節能減排的研究背景和優勢等角度出發,通過優化和調整集中供熱結構和更新供熱設備等方式,完善了節能減排的方案。同時,需要積極調整和優化供熱的結構等多種方式,加強對供水資源的有效應用,完善集中供熱節能減排的方案,實現對其中資源的充分開發和應用,從而進一步促進我國城市化集中供熱系統的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于麗軍.大型熱電聯產機組集中供熱在節能減排中的作用[J].神州(上旬刊),2019,(19):236-236.
[2]段紹陽,王飛,王國偉.城鎮集中供熱節能改造技術分析[J].建材與裝飾,2020(01):18-19.
[3]王健,邵誠.淺談集中供熱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J].上海節能,2019(10):869-872.
[4]黃巖翔,冉春雨.集中供熱鍋爐的環保與節能控制研究[J].環境與發展,2019,31(02):231-232.
[5]曹清源.探究城市供熱自動化節能減排技術研究應用[J].數碼設計(上),2019,(5):180-180.
[6]李旭.集中供熱住宅供暖系統節能設計要點探討[J].裝飾裝修天地,2019,(2):189.
作者:陳曉雨 單位:北京燃氣能源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