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結檢查孔與挖槽的檢驗方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檢查孔檢查
通過觀察巖芯、鉆進速度等,了解防滲墻墻體質量的均勻性、完整性、有無泥漿、夾泥、斷墻、孔洞以及墻底的沉積厚度等。五個檢查孔共取巖芯樣兩組,取樣深度為1.4~1.82m,試驗成果表明,試件軸心抗壓強度平均值最小3.6MPa,最大4.9MPa,彈性模量最小2093.4MPa,最大4074.2MPa達到設計要求。鉆設檢查孔檢查混凝土防滲墻墻體質量是在整個工程竣工28天后進行的,在防滲墻軸線上共布置檢查孔5個(其中二孔打在防滲墻兩槽段的接頭上),平均5~7個槽段就有一個檢查孔,鉆孔采用清水回轉鉆進,重點采取巖芯做設計要求的指標試驗,同時在鉆孔內進行自上而下的每5m分段注水試驗,得出q值后再換算成滲透系數K值,代替室內不能用巖芯做滲透試驗的問題。五個檢查孔共計注水25段/次,試驗成果表明84%試段滲透系數K≤10-7m/s,16%試段滲透系數K≤10-6cm/s,基本上達到設計要求,這16%的試段即4段出現在FJ4和FJ5號孔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主要原因是受氣候和防滲墻被打穿而使K值略微偏大,這也說明野外鉆孔注水和室內試件試驗得出的成果K值是有差異的,一般情況下鉆孔取得的試驗成果,其指標均低于機口取樣的試驗成果。從五個檢查孔的巖芯觀察,墻體材料的均勻性和完整性均較好,巖芯一般呈柱狀,局部呈長柱狀,且具有一定強度,巖芯中也見有碎塊狀巖芯,但其多數為機械破碎所致。從巖芯中也觀察到墻體無泥漿、夾泥、斷墻等現象,僅局部偶見一些小氣泡。從孔底取出的巖芯看,孔底沉積厚度明顯小于10cm。FJ2號孔為兩槽段接頭處檢查孔,從巖芯上可看出,接縫面上泥屑不多,經鉆機回轉切削后柱狀巖芯一般呈兩瓣,但也有兩瓣粘在一起的柱狀巖芯,接縫十分明顯可見,長者達30cm左右,說明施工中接頭處洗刷較干凈,因此才會粘結得如此好。
2挖槽檢查
混凝土防滲墻墻體澆筑竣工28天后沿32號槽段和33號槽段的上游面開挖寬1~2m,深從墻頂一直挖到墻腳與基巖面的結合處最深處為7.0m多的一條槽,從槽內可清晰見到墻體混凝土面上下左右外形平整,填料均勻,厚度基本一致,無明顯孔洞,墻體與壩土結合較緊密,槽段之間結合較好,接頭縫不十分明顯,墻腳沉積物均小于10cm。4經驗及成果通過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大壩防滲墻的設計施工,對防滲墻墻體材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試驗研究,并應用于工程實際得出以下經驗及成果:解決了省內類似工程壩體混凝土防滲墻施工中彈性模量居高不下的技術難題;摸索出防滲墻墻體材料中黏土、膨潤土不同摻量對其力學性能、抗滲性能和施工性能影響的一般規律。對我省的塑性混凝土防滲墻設計及施工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和參考作用。得出低彈模混凝土的技術指標為:單軸抗壓強度3~7MPa,初始受壓彈性模量為2000~7000MPa;滲透系數<10-7cm/s,破壞比降≥80;施工參數:坍落度20cm,初凝時間大于10h,終凝時間小于24h。混凝土各項指標介于塑性混凝土防滲墻與黏土混凝土防滲墻之間,性能指標優于黏土混凝土。彈性模量比省內同類工程(約13000~22000MPa)小,僅為同類工程平均值的11%~40%。經濟指標遠優于摻入膨潤土的塑性混凝土,每方材料價比純摻膨潤土的塑性混凝土少130~19元,同比節約投資43%~64%。結合工程實際,研究總結出了利用當地黏土替代膨潤土配制低彈模混凝土,具有高流動性和較高抗滲性,低抗壓強度和低靜力彈性模量經濟的混凝土配合比。低彈性模量混凝土配合比中,黏土摻入量達到膠凝材料的35%,突破不能超過20%的傳統觀念,具有一定的創新性。進一步總結完善了混凝土防滲墻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技術,為同類工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作者:吳啦啦祝福單位:樂山市水泥攪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