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業設計專業工作室制人才培養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互聯網+”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高職院校內部推行創新創業課程教育,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職場適應能力和就業水平。在高職院校內部建立專業的工作室,開展創新創業實踐類教學課程改革工作。在創新創業工作室設計活動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推進實踐實訓流程的優化,以真實創業情景具體呈現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本文從高職工業設計專業工作室制度建立的方法展開探討,提出幾點有利于實現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高職工業;工作室;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隨著“互聯網+”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動,各行各業穩健發展,高職院校內部建立專業的工作室,開展創新創業實踐類教學課程改革工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創業能力,挖掘學生的潛力,提高就業的質量,實現學生能力遷移的目的。有利于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掌握社會必備的職業知識和技能,開發自己獨特的職業興趣,樹立科學的職業理想,做好職業準備,緩解就業意愿和就業現實矛盾,實現順利就業,成功創業,促進社會穩定及和諧發展。
一、在高職工業設計專業教育中建立工作室制培養模式的必要性
積極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以小組為工作室承接創新創業項目,完成針對性較強的創新創業項目。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軟平臺的建設活動中,教師應該立足于學生創新創業需求,進行高職工業設計專業創新創業課程優化,將工業設計專業知識與職場環境的聯系進行介紹,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課程知識的針對性。為高職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打造優良的工作實訓平臺,鼓勵創新創業能力較強的學生參加設計實踐活動,能夠在高職人才培養活動中,實現分層次和個性差異化的人才培養模式,開發學生的創新和創造的潛能,促使學生將學習能力轉化為職場實訓平臺的創造能力。在學習創新創業課程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帶著目的去學習和理解課程內容,并且努力將自己學到的東西向專業實用性的方向轉化。指導學生組成創新創業組織,在創新創業活動課題專項研究中,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實驗平臺。滿足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所需要的條件,為其提供硬件設施和資金支持。同時,推行高職院校工業設計教育的理念創新與改革,打造促進學生能力升級的軟平臺。
二、高職工業設計專業工作室制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研究
1)立足崗位需要和企業需求,引導學生創新與創業。建立高職工業設計專業工作室制培養模式,教師應該根據企業人才需求和工作崗位設置標準,進行人才能力培養。打造優良的校園環境文化氛圍,高職院校教師可以采用懸掛橫幅的方式,在學校主干道張貼支持學生創新創業的文字材料,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提供內在動力。由創業導師負責對學生進行專門指導,減輕學生對于創新創業活動的不適應性。在高職工業設計專業建立專業的工作室,指導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教師應該為學生設計階梯型的實踐實訓計劃,學生可以從小規模創業活動入手,逐漸開展深度的創業活動。為了提升創業活動的效率,高職院校應該與企業做好溝通工作,由高職學生承接企業的創業項目,從而在企業的幫助之下完成高質量的創業。學校指導老師應該對學生的創業活動提供必要的指導,并且要幫助學生解決創業活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主要包括幫助學生申請場地和資金,以及為學生分組,從而指導學生按照計劃分步驟地完成創業任務。學生在工業設計中需要用到的工業材料,可以由學校進行統一采買,并且按照計劃下發給學生們使用。學生可以按照創新創業活動專項材料申請的形式,向指導老師匯報情況,從而得到工業設計活動所需要的各種材料。
2)打造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學生工作室實踐活動針對性。在校企合作模式之中,企業承接的部分工業設計項目,可以分給學生來完成,在學生完成設計任務的過程中,由企業對學生的表現情況進行考核,從而在考核的過程中選拔需要的人才。在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教學活動中,企業可以安排專人前往工作室進行調查研究,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綜合考察和評估,對于在創業實踐活動中表現優異的學生,可以與其簽訂畢業生就業意向書,激勵學生積極參加創新創業的相關活動。將學生工業設計工作室實訓活動中的表現,作為公司招聘的重要依據,綜合調查員的評估報告進行分析,對具有一定工作創新能力的學生給予必要的幫助,從而實現企業招聘高質量人才的目的。在這種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之中,學生的在校表現情況能夠直接反饋到企業,有利于高職院校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形成,也為現代設計教育提供可能的經濟支持。打造專業的學生實習和實踐的平臺,教師應該從學生個人發展軌跡進行分析,根據學生的特長和興趣愛好,幫助學生做好職業規劃設計的相關評估工作。
3)以教學實踐引領探究,強化學生核心素養建設。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建設,在實習實踐平臺訓練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工業設計專業素養和創新創業素養。高職工業設計專業室建設,重點以實踐為教學和研究提供服務,指導老師應該以教學為目的,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的理論指導。倡導校企合作,學生的創意可以為企業所用,將學生的創意設計轉化為具體產品。在創新創業的實訓活動中,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一部分學生的創業活動提供技能支持,也為另一部分學生進入職場鋪平道路。立足于整個社會的需求,進行人才定向模式的培養,在創業實訓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人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在工作室制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之中,指導老師應該強化學生的理論知識教學,在工業設計課程教學活動中,安排比例適當的工作室實訓和基礎理論知識學習的課程時間比例,讓學生既能夠充分學到理論課程知識,又能夠直接將理論知識轉化為操作實踐,從而顯著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當前職場環境中企業急需的復合型實用人才。
三、以市場為導向的高職工業設計專業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
優化工業設計專業工作室人才培養模式,建立與市場需求緊密貼合的工作室制。以高職工業生產設計中的家居用品設計為例,可以按照市場需求,建立家居用品設計工作室、材料設計工作室和產品包裝設計工作室。學生運用自己的包裝設計、造型設計以及產品設計的專項知識,設計出滿足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從而提升學生的市場適應能力。在家居用品設計工作室,安排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分別完成工業設計中產品制造的時尚創意設計工作,在材料選擇上,根據設計材料的不同,完成不同材質的創意設計。在產品包裝設計工作室中,積極運用當下流行的時尚元素,滿足消費者對于家居用品的需求。指導老師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作素材,并且在家居用品設計的定稿階段,組織學生前往家居用品設計的企業參觀和學習,從而獲得更多的靈感。采用計算機軟件對家居用品設計中的虛擬產品進行創新性開發。在家居用品設計活動中,根據學生設計風格的不同,為學生安排不同的家居用品設計崗位,并且發揮出團隊創新創業的最大價值,提升家居用品設計的綜合質量。組織學生對設計產品進行包裝設計,按照家居用品企業原有品牌的包裝設計范本進行學習和模仿。在包裝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參考原有品牌的包裝設計經驗,使用計算機技術,對產品包裝的設計比例進行控制。在產品品牌策劃與陳列設計活動中,注重運用先進的生產技術與管理方式,顯著提升產品設計中的創意價值。
四、結束語
在高職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指導老師應該努力構建一體化的服務平臺。優化工業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立足于學生能力發展的需要,打造大學生創業服務的硬平臺和軟平臺。基于工作室制人才培養初見成效,以工作室為依托,學生在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全國高職高專“發明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湖北省大學生信息技術創新大賽、湖北省首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等各類創新創業競賽中,屢次獲大獎。
參考文獻
[1]王聯翔,韓德靜."校企一體"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陶瓷研究與職業教育,2008,6(4)
[2]馬燕妮.高職院校營銷創業能力培養項目規劃與實踐[D].天津工業大學,2010.DOI:10.7666.
[3]吳曉燕,許嵐.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以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科技視界,2014,(32)
[4]郁蘭,劉玲.基于創業園的高職生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山東紡織經濟,2014,(3)
[5]王治雄.高職工業設計專業工作室運行機制的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7)
作者:王治雄 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