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創造力培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工業設計是技術和藝術相結合的交叉學科,教師采用傳統的進階式教學模式,雖然中規中矩,但是無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工業設計畢業的學生存在數量大而質量有待提升、教學實踐與市場需求脫節,學生創新精神與動手設計的實踐能力差、就業率較低。如何在大眾化教育的背景下培養出更多合格的工業設計人才,成為當前工業設計教育急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就這一問題談一些自己的觀點
一、高職院校工業設計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要點
1.引入素描、色彩課程,提高學生觀察力。
從一年級開始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是教學得到色彩要素的關鍵。造型基礎,如素描、色彩課程,是一切造型的基礎,它訓練學生觀察、把握和表現實物的能力。只有具備了準確表現已有實物的能力,才能使自身的審美能力有所提高,進一步提高自身創造美的能力。對于理工科學生藝術基礎差的客觀情況,應當用更加充足的素描、色彩課時,訓練學生的觀察力。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對學生進行藝術素質的培養和造型能力的訓練。課堂上通過寫生訓練,使學生掌握構圖、透視、結構以及明暗的表現規律及表現方法,為學生能熟練運用素描手段準確塑造事物的形體結構、體積、空間、質感和量感,奠定基礎。
2.作品評價注重創意,提高創造性思維。
在工業設計學科的作品評價中,“創意”是設計的靈魂。這實質上是指應當注意創造性思維能力,而不是單純的。靈感”。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核心目標。
3.發展創意產業.關鍵是人才。
建議創造必要的條件。吸引有創意思維和靈感的專業人才,擔當教師;對能帶動整個行業發展的文化產業領軍人物或高級人才,實行特殊政策:完善分配制度,充分利用高職教育資源,打造多層次、多規格、多手段培養創意人才的公共平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創意產業人才隊伍。
二、高職院校工業設計課程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的途徑
1.針對工業設計學科,建立設計工作室。
從現代藝術設計教育的發源地德國魏瑪的國立包豪斯學院,到后來的新藝術運動,歐洲的設計藝術院?!肮ぷ魇摇敝平逃?,占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工作室是從企業招聘來的專家、技術人員專職從事工作室的項目。工作室的人員不參與教學,但工作室所做項目的成果和過程全部錄入知識庫中,作為授課教師的課堂案例供教學使用。同時,學生和教師也可以在必要時申請進入工作室,進行短期學習。由學校提供場地,引入專業的設計公司,成立“工作室”。整個團隊由學科帶頭人、專業教師和專業設計公司的設計師構成。這樣,專業設計公司為工作室提供經驗豐富的設計師,項目有了長足的保證,也能使學生和教師及時了解新的設計觀念,掌握新工藝等設計知識,以及實際項目的工作流程。教師和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客觀條件上得到了強有力的支持。
2.減少、合并理論教育,增加實用課程。
教師不應該只“授之以魚”,更需“授之以漁”,注意講解知識和實踐的關系,將知識理論和實踐操作結合起來。這一點主要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培養目的而言,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主要集中在培養服務于生產管理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側重點不在于讓學生知識體系化,而在于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3.搭建以創新能力培養為宗旨的活動舞臺。
首先,在傳統校節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以“學習科學,發展能力,培養創新型人才”為宗旨,讓學生們用各種科技創新、發明創造產品來表達自己的奇思妙想,讓思緒任意馳騁。其次,在社區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和實踐能力。再次,在課程教學中,結合工業設計。先引發興趣,由老師指導創新,由易入難。例如,可以先申請外觀專利,讓學生具有充足的成就感。設計模型的制作技能。只是基于對三維對象的直觀認識與把握,所以沒有屬于它的更多理論基礎。工業設計學科在這方面比較容易做到,由此可以引發學生興趣,激發創新的源泉。
4.校企融合建立大學生創新基地。
高職院校與企業建立大學生創新基地,是培養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教學平臺。基于校企深度融合,使學校和企業在各自的場地、設備、服務項目等有形資產和人員、技術、品牌、行業背景等無形資產方面形成資源互補。校企共建的大學生創新基地在目標上,立足于大學生科技創新:在學生實踐項目上突出教師指定與學生自選相結合。鼓勵以學生動手動腦為主的綜合性實踐、設計性實踐和橫向科研課題;在管理上采取不同專業結合,課內、課外結合,學期、假期結合,學校、企業和社會結合的開放式管理模式。校企研發中心主要承接企業橫向課題;校企共建實驗室主要完成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和科技創新項目;大學生創新工作室主要開展專利申報。由于基地的實踐體系具有工程針對性、多樣性和多層次性,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自主學習機會、良好的創新實踐條件、豐富的研究資源和廣泛的交流機會。大學生創新基地的建立,在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拓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素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結語:
高職院校工業設計教學中。學生創新力的培養是個系統工程,既要有中長期的培養體系,又要有近期的培養目標:既要探索創新性的“教”,又要倡導創新力的“學”;培養高職院校工業設計學生創新力,不僅在工業設計學科中通過上述路徑展開,還在所涉及的學科中結合企業相互交叉與滲透。
參考文獻:
[1]陳映歡.關于高職工業設計專業有效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8).
[2]徐萬清.試論藝術賞析課程對高職設計類專業學生創新思維的影響[J].藝術科技,2013(4).
作者:陳海琴 單位: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