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業設計專業中雙語教學與人才培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概述
為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促進高素質專門人才培養,提高高等院校的辦學水平和社會聲譽,我校啟動了“卓越人才培養計劃”,按照“注重內涵,突出優勢,深化改革,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則,我校進行了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的各項工作。其中,英語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對學生的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并標志著高等院校人才培養質量。那么,為培養更多更優秀的卓越人才,滿足社會對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的復合型人才的需要,提高學科學習和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國內很多大學在不同專業開設雙語課程,而對于工業設計而言則尤為重要。工業設計首先在歐美國家興起,我國則在近些年才開始獲得重視。為此,為填補與國外的差距,更好地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及理念,培養出具備堅實的理論知識與應用能力,較強實踐與創新能力的工業設計高素質人才,開設雙語課程是極其必要的。通過在工業設計專業中雙語教學課程建設的實踐討論,探索卓越人才培養的途徑和方法,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
二、工業設計專業中雙語教學結構
(一)雙語課程與專業外語的異同
專業英語課程是高等院校開設的專業基礎課程之一,將專業知識與大學英語課程相結合,是大學英語教學的擴展和延伸,基礎英語能力的培養向英語應用技能培養的過渡。目的是培養學生在一定工作環境中運用英語開展工作的能力。專業英語課程不是單純的專業課,也不是單純的語言課,而是一門培養學生把已經學過的英語知識作為工具來學習專業知識的課程。雙語課程與專業英語的目標是相同的,區別在于,專業英語授課的過程當中,老師將更側重于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詞匯、語法的認知,句子的含義等,而雙語課程則會側重于專業知識的學習,著重于使用外語語言對專業知識進行講解和學習。但是,這對授課老師和學生都將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求雙語課程教師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扎實的學科知識,以及深厚的學術研究能力;同時,還要求教師具有很高的英語語言能力,熟悉國外語言環境,從而更好地把握語言及專業的教學。同樣,對于學生而言,能夠充分理解和學習雙語課程,不僅要求有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也必須有一定的英語的聽說與閱讀理解能力。因此,雙語課程的授課及學習過程,將對專業知識和語言的融合產生很大的促進作用,對學生的專業素質及認知視野有所提升。
(二)我校工業設計專業雙語課程的特色
我校在工業設計特色專業的建設過程中,依據工業設計特色專業人才創新能力的組成結構,以及各分能力的知識及技術需求,為工業設計專業建立了雙語教學課程群,根據實踐教學經驗對課程進行了調整,不再單獨開設《工業設計專業英語》課程。雙語教學環節的課程群由四門課程組成,并分別在本科四學年的四個學期完成,包括《工業設計史》、《工業設計概論》、《產品通用設計法則》和《產品設計》。其中《工業設計史》和《工業設計概論》主要講授工業設計發展歷史及理論,開設在一、二年級基礎課學習階段,充分結合大學英語語言的學習過程,并主要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而《產品通用設計法則》和《產品設計》則主要學習如何利用設計理論與方法進行設計實踐,開設在三、四年級專業課程學習階段,為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則主要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體驗了自主教學實踐環節,還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聽說及運用能力,對語言及專業知識的學習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并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收效。雙語教學授課均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對于語言的使用可分為三種形式,包括英語講解-英語演示、英語講解-中文演示及中文講解-英語演示。針對不同的課程以及授課教師和學生的英語水平,間或使用不同形式,以期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三、雙語教學與卓越人才的培養
雙語課程群中各課程相互獨立又相互依托,為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以建立時尚、先進、完整的設計理念為目標,充分發揮雙語教學特色,對培養出創新性思維和創造性設計能力、具備國際視野的卓越人才極具影響力。首先,雙語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釋放學生內在潛能,增強自信。授課過程中,努力營造充分的外語氛圍和語言環境,擺脫乏味的單詞及語法的學習過程,促使學生從中式固有思維方式中釋放出來,放空傳統,擯棄模式化和程式化的思考過程。我校工業設計專業開設雙語課程歷經十余年,根據教學經驗,基本理論知識采用課堂授課方式,教師講解為主,由于語言的不同,使學生從新的認知角度理解專業知識。而產品設計方法的應用及實踐則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方式,學生則成為教室中的主角,角色的換位過程,激發學生自主思考,探索未知,體驗全新的思維過程,從而發掘學生內在潛能,勇于挑戰新事物,增加自我表現意識,加強了自信心,也從教學及討論體驗中發現自我。我校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就業學生的自我體現、自信心及工作能力均在不同的工作崗位獲得用人單位的好評。其次,雙語教學過程中,能夠發現新思維,建立創新意識,重塑創造性。為了從眾多的候選人中選拔突出人才,我國一直以應試教育為主,長期以來,使學生形成了公式化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嚴重阻礙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和發展,制約了綜合性競爭力最大程度的發揮。在大學教育中開設雙語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融入國外先進的教學資源方法和理念,再塑學生的創造力,不斷探索符合中國實際的雙語課程教學模式。我校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方式,通過自主學習及講解國外先進工業設計方法及案例,不僅讓學生積極換位思考,了解教與學的不同感受,促進學生積極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自主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讓學生開辟了新的思維模式,更好地理解專業知識。同時,通過“頭腦風暴”的課堂討論模式,讓學生重拾創造性,注重創新意識,收獲成就感,對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習更感興趣。學生能夠主動關心學科前沿的發展,積極探究世界先進技術及科學思想。多年的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參加各種設計大賽,迄今為止已經獲得多項國家級、省級等大賽獎項,并獲得多項國家專利,大大提升了學生在國內,乃至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另外,雙語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為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由于雙語課程對學生的英語水平要求較高,為此,在開設的雙語課程群中,課程進行必修課或選修課的設置,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水平、愛好及條件進行自主選課,教師則根據學生的能力不同進行授課教學。同時,積極鼓勵有能力的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項目研究,并適當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不僅在雙語教學過程中,學習專業知識,而且在實踐過程中提升自身的素質,為進行更高層次的深造奠定基礎。我校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每年均有大約百分之三十的學生考取碩士研究生,為輸送工業設計高層次人才做出貢獻。
四、結束語
隨著科技與經濟發展,工業設計的重要地位越發突顯出來,對于工業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也迫切需要提升。雙語教學對人才培養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探索符合高校實際的雙語教學方式必將是一個意義深遠的課題。
作者:劉建華 朱蕾 李珂 顧蓉 楊延濮 張偉社 單位:長安大學工程機械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