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尾礦干排工藝與設備優化設計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托庫孜巴依金礦尾礦庫投入運行已十多年,現有庫容無法滿足二期擴建的生產需要,因此將尾礦庫改擴建為干堆場,從而將尾礦濕排工藝優化為干排工藝。通過開展尾礦干排工藝與設備的優化設計研究,介紹如何根據尾礦漿物料粒徑分布特征選擇不同的尾礦干排工藝,并展示了干排工藝設備的優化設計成果。該研究對提高尾礦干排處理效率、降低運行成本、提高回水利用率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關鍵詞:尾礦干排;尾礦漿;粒徑分布;工藝;設備;優化設計
托庫孜巴依金礦尾礦庫投入運行已十多年,入庫尾礦約有80萬t,堆積標高673.0m。如繼續使用需兩面筑壩,不僅筑壩難度大,且適合筑壩的尾礦不足,需采用其它筑壩材料,將大大減少有效庫容,不能滿足二期擴建的生產需要,因此將尾礦庫改擴建為干堆場,將尾礦濕排工藝改為干排工藝。托庫孜巴依金礦選后處理的尾礦漿有兩種:一種是濃度25%的浮選后漿液,一種是濃度15%的重選后漿液。根據來樣分析,固體顆粒質量濃度25%~28%,粒徑分布見表1。
1托庫孜巴依金尾礦干排方案
根據來樣分析及實驗室沉降試驗數據,托庫孜巴依金尾礦干排工藝流程見圖1。當濃度25%的浮選后漿液進入選后處理系統時,開啟相應閥門使之進入控源分離設備進行旋流分級,底流給入脫水篩進行脫水,溢流給入高效多錐濃密機,濃密機底流進壓濾機,溢流及濾液作為循環水返回系統。當濃度15%的重選后漿液進入處理系統時,開啟相應閥門使之進入傾斜板濃密機,將尾礦漿濃縮至25%濃度后再通過泵1進入控源分離設備。生產中可考慮加5~8g/t絮凝劑。尾礦漿進入控源分離設備分離,使粗顆粒通過振動篩篩出,形成部分含水15%可堆積的干渣;剩余的尾礦漿通過“泵2”進入高效深錐濃密機,與藥劑混合后迅速沉淀,小部分上清液進入尾水處理系統,大部分上清液進入濃密機自循環利用,底部高濃度尾礦漿通過“泵3”進入待壓罐,供壓濾機使用;高濃度尾礦漿進入待壓罐后,通過“泵4”進入壓濾機,將尾礦漿壓濾為含水15%~17%的泥餅和澄清的濾液。
2不同粒徑尾礦干排工藝方案優化設計
尾礦干排的工藝方案是:旋流分離+高頻振動脫水+固液濃縮(濃密)+固液分離(過濾)。旋流分離用于中粗粒徑物料的快速分級與濃縮,高頻振動脫水用于旋流器底流的脫水[1],固液濃縮(濃密)用于旋流器溢流的濃縮,固液分離(過濾)用于微細粒徑物料的脫水與零污染排放。尾礦不同,其礦物成分不同,比重、濃度、粒徑及其分布也各有差異。在尾礦治理過程中,應根據尾礦漿特性,設計合理工藝方案,選擇合理設備。本研究的工藝優化原則為:針對不同粒徑分布的尾礦漿,在提高干排功效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占地面積、減少濃縮機面積、減少設備投入。1)粗粒徑尾礦漿粗粒徑尾礦漿,固相顆粒d50>0.075mm,對循環利用回水質量要求不高,干排工藝方案設計為:旋流器+脫水篩+濃密機,見圖2。該工藝方案簡單,設備投資低,可連續生產作業,脫水礦物含水率<20%,適用于不含泥的粗粒徑尾礦。2)中、細粒徑尾礦漿中、細粒徑尾礦漿,固相顆粒d50=0.075~0.023mm,干排工藝方案設計為:旋流器+脫水篩+濃密機+過濾機,見圖3。旋流器和脫水篩相結合,主要作用是隔粗與脫水[2];濃密機和過濾機相結合,主要作用是濃縮與脫水。礦漿固相顆粒d50≤0.038mm,占比小于80%且含泥量少的一般采用真空過濾機或加壓過濾機,占比大于80%或含泥量多的一般采用板框式壓濾機。3)超細粒徑尾礦漿超細粒徑尾礦漿,固相顆粒d50<0.023mm,干排工藝方案設計為:濃密機+壓濾機,見圖4中的方案a,或旋流器+濃密機+壓濾機,見圖4中 的方案b。方案b采用旋流器加濃密機的串聯濃縮,充分利用不同粒徑礦物有不同沉降速度,既可提高濃密機的處理能力[3],避免其溢流跑渾,又可獲得高濃度底流,以提高干排系統的處理能力[4]。實踐表明,旋流器強制濃縮后的底流濃度可達60%~70%,采用新型長錐旋流器底流濃度可高達70%~80%,高于濃密機結合絮凝劑濃縮后的底流濃度50%~60%。采取何種濃縮方式,由運行成本與效率來綜合決定。
3尾礦干排工藝用關鍵設備
1)旋流器的優化設計研究旋流器是一種固液分級濃縮設備,其工作基于離心重力沉降的作用原理,適用于中粗粒徑。在尾礦干排工藝流程中,旋流器處理后的底流進脫水篩、溢流進濃密機,可高效完成脫水與濃縮工藝[5]。尾礦液經旋流器分級濃縮后,高濃度的粗粒級底流可大幅提高脫水篩生產能力,低濃度的細粒級溢流可有效減輕濃密機的負荷。在設計選型時,可根據進料礦物粒徑分布及濃度,對旋流器的直徑、進料方式、直柱長度以及錐體角度等進行優化設計,常用規格有直徑50~500mm旋流器或由其組成的旋流器組。旋流器的各結構參數對旋流器的分離性能有著直接的影響,其中排口比(底流口與溢流口直徑之比)是影響水力旋流器性能的最重要幾何參數之一。現有旋流器排口比在設備出廠時是固定值,后期會提供不同排口比的替換件來應對不同的工況。當工況發生改變時,排口比不能實現無級調節,導致旋流器的分離性能不理想而難以滿足工作要求。鑒于此,本優化設計研究提供一種水力旋流器排口比在線調節裝置(專利申請號:202120035958.X),通過在底流口與溢流出料口各設置一段耐磨材料柔性管,通過自身的調節裝置調節各自內徑,解決了排口比不能無級調節的問題;裝置還可通過手動或電動等方式實現在線調節,不影響工程施工的連續性。旋流器排口比在線調節裝置如圖5所示,包括底流出料管6和溢流出料管2,底流出料管6與旋流器4的底流出料口5連接,溢流出料管2與旋流器4的溢流出料口3連接,底流出料管6和溢流出料管2均為柔性耐磨材質,底流出料管6和溢流出料管2上分別設有管徑調節裝置1和7,通過管徑調節裝置1或7可分別調節底流出料管6和溢流出料管2的管內徑。2)脫水篩的優化設計研究脫水篩是一種固液分離脫水設備,其工作基于雙電機自同步的反向作用原理,廣泛應用于尾礦干排、精礦回收、泥漿凈化等過濾脫水設備行業。篩機設計選型時,其外形尺寸主要取決于所需脫水物料的物理性質,包括物料的比重、濃度、含泥量、粒徑及其分布等。而對于一定的物料而言,篩機的生產力及生產率取決于篩面尺寸。篩面長度決定篩機生產力,篩面越長生產力越高;篩面寬度決定篩機生產率,篩面越寬生產率越高。篩面開孔率越大,則單位篩面的生產率越大,篩分效率也越高。篩網是影響物料篩分性能最為關鍵的因素,篩網的縫隙寬度是根據物料不同的篩分要求而專門設置的。篩網縫隙寬度如果是固定值,當物料發生變化時,篩面不是“跑漿”就是“漏粗”,難以達到理想篩分狀態。鑒于此,本優化設計研究提供一種縫隙寬度可調式的篩網裝置(專利申請號:202120154987.8),采用夾層設計和齒輪調節機構可實現在線無極調節篩網的縫隙寬度,在提高物料篩分性能的同時也滿足了不同的工作需求。縫隙寬度可調式篩網裝置(圖6),包括篩網外框1和篩網隔板2,篩網外框1為內中空結構,篩網外框1上開設有條形間隔板用于篩分物料,篩網外框1的底部面兩側開設有滑槽;滑槽與篩網外框1的內部相連通,篩網隔板2設置于篩網外框1之中并且可在篩網外框1里前后滑動,篩網隔板2上設有條形間隔板用于調節篩網外框1間隔板之間的縫隙寬度。1—隔板;2—篩框;3—齒條;4—手柄;5—轉軸;6—齒輪圖6縫隙寬度可調式篩網裝置Fig.6Gapwidthadjustabledeviceofscreen
4結論
對托庫孜巴依金礦進行尾礦干排方案設計時,根據尾礦的礦物種類、密度及粒徑分布,礦漿比重、濃度、處理量等指標特征以及現場地理條件,進行合理的配置與設計,采用濃密+多頻篩+壓濾的聯合工藝,實現金尾礦渣水的有效分離,達到預期效果。本干排工藝與其他工藝相比,每噸干尾礦可節省成本3元,按1500t/d處理量計,年節省成本可達160萬元,回水利用率達95%以上,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作者:曾愛民 涂曉琴 吳澤洲 單位:三川德青工程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