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道路工程施工技術核心課程改革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提升教師素質,改變教學理念
課程改革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求教師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并進一步的提升自己的教學素質。只有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時俱進了,才能夠促進學生更加積極的去參與課堂,從而提升課堂的有效性。對于《道路工程施工技術》課程而言,教師首先要積極主動的去更新自身的知識庫,對于涉及到專業的相關技術操作更新,要及時整理,并應用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去。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讓課程與實際操作的有機融合,教師還需要進一步了解社會對于專業人才的實踐需求,并著重培養,最終達到培養職業素養高、實踐能力強的道路工程施工技術人才的目的。
1.2明確社會需求,實踐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
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專業人才的專業素養,而在社會職業的殘酷競爭中,在道路橋梁施工技術領域,實踐能力遠比理論能力更為崗位所需求。基于此,課程改革必須進一步明確社會的需求,并緊密聯系課程改革的主要目標,實踐有效的學校與施工企業的合作模式。以企業提供相關項目施工信息,在課堂中布置實踐任務,并在真實環境中嘗試實踐任務,教師在實踐過程中圍繞任務講解知識。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實踐真實的任務,既獲得了理論知識,又有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下,學習并獲得經驗,為畢業作準備,提高企業界對培訓體系和學生動手能力的信心。
1.3建立特色課堂教學模式
新的課程改革,必須要注重學科特點,來建立極具課程特點的特色教學模式。現階段《,道路工程施工技術》課程教學實踐中,主要問題是為了進一步解決在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存在較大的差距,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效率以及有效性,擺脫學科系統化的教學模式。應在教師的“主導”下,盡可能的還原課堂中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通過運用現代教學技術,豐富課堂形式,增大教學密度,提高課堂教學的信息傳遞質量,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
2道路工程施工技術核心課程改革的重點
2.1教學課程設置的改革
教學課程應以具體道路施工項目為工作任務,按照企業施工人員技術崗位能力標準,參照高職技能鑒定資格證書達標要求,重新編制教學內容和收集道路工程學習資源,合理適用制定學習情境,共整合為三個學習情境、七個任務,使學習情境能夠全面反映施工人員的工作過程《。道路工程施工技術》是一項專業度較高的課程,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教師應該盡量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聯系起來,避免理論與實踐的脫節,這是課程改革下的重中之重。與此同時,課程設置的改革還應該重視通識課程,學校以及教師要擴大專業視野,除了將傳統的通識課程,例如英語基礎、數學計算、力學基礎等學科與道路工程施工技術進行學科配套,還應該將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對于這門專業課程有最全面的認識,并且能夠清楚的知道作為未來的棟梁之才,需要掌握的知識和綜合素養。
2.2教學方法的改革
《道路工程施工技術》是一門極具有實踐特征和探索特征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的激發學習興趣,并有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因此,在教學方法上,教師要擺脫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應該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率。例如在《道路工程施工技術》課堂中實踐項目導向教學法,該教學方法的一般性步驟為:帶領學生熟悉實際施工項目情況(感性認識)——通過實踐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索思維)——教師提煉問題,并講解知識(理論知識)——啟發學生進行自我探索,解決問題(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運用)——生產學習。一般來說,教師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大量的工程狀況,通過直觀的感官來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并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以實際工程為載體,能夠進一步增加學習的工程氛圍,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以及工程責任心,帶動情緒,繼而能夠加深對知識的記憶點,起到鞏固新知的作用。項目導向教學法的有效利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主動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并分析工程項目的能力,對于《道路工程施工技術》課程教學有很強的實踐意義。當然,對于教學方法的改革,我們并不能局限于某一種有效的方法,應該針對不同的學情,教師找到與之適應的教學方式,切實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3總結
《道路工程施工技術》課程改革,就是要打破傳統職業教育學科體系課程,重構基于工作過程的學習領域課程體系。在課程改革中,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提升教育水平,并找到行之有效的課程方式方法改革,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實踐能力、探索能力的培養,才能夠保證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作者:龔彬彬 單位:湖南城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