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程勘察質量管理淺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工程案例
太原某住宅樓,地下1層地上5層(局部6層),為粉煤灰頁巖多孔磚砌體結構,總建筑面積7461m2。該樓長75m,高18.4m,設伸縮縫,檐口標高17.6m,1層~5層層高2.8m,6層層高3.0m,架空層層高2.2m,基礎形式為鋼筋混凝土筏板基礎,基底標高為-2.63m,基礎在伸縮縫處斷開,地基處理采用2m厚2∶8灰土墊層分層夯實。該樓2005年10月開工建設,2006年5月主體竣工,2006年10月住戶陸續入住。2007年6月該樓北側路面塌陷,2007年10月初該路面再次塌陷,三單元門口處路面下陷最深(兩次共塌陷深度約60cm)。2007年11月,該樓二、三單元墻體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2007年11月8日,發現該樓三單元門口散水下給水管漏水,隨即被修繕,2007年11月16日,發現該樓部分墻體出現明顯裂縫,因懷疑該樓管道可能再次漏水,隨即組織開挖,以查明隱患來源。11月21日,發現該樓三單元門口處暖氣管道漏水,管道漏水處熱水噴出壓力較大,同時發現,該樓北側伸縮縫下,灰土墊層與基礎筏板之間形成空隙,空隙東西向長約30mm,深入基礎內側約2m,空隙最大間距約15cm。2008年3月,進行了現場調查及測量。對該樓角部具備觀測條件的方向進行垂直度測量,測量發現該樓伸縮縫西側整體向東傾斜,伸縮縫東側,整體向西傾斜,最大傾斜量29.7mm。由于缺乏沉降觀側方面的資料,為了便于了解該樓沉降情況,對該樓北側各單元門處地面進行了高差測量,對窗臺壓頂下沿進行了相對高差觀測,表明中段相對于西端有下沉趨勢,最大相對高差約5cm。該樓1層~6層及地下1層部分墻體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以現場檢測情況看,該樓的墻體裂縫主要出現在縱墻墻體上,橫墻個別墻段也發現裂縫,二、三單元墻體裂縫較兩側單元嚴重,且裂縫在伸縮縫兩側是“八”字形分布。根據該樓施工記錄,在地基施工過程中發現南北向黃土沖溝,施工中采用素土回填,共分6步,每步厚度300mm~350mm。該樓出現裂縫后,對該樓進行了補充勘察,結論如下,地基土不具有濕陷性,可按非濕陷性黃土地進行設計。沖溝位置在二、三單元附近,沖溝為南北走向;東西向寬約30m,沖溝的剖面是U形,揭露的沖溝深度介于5.4m~7.6m之間。為查明地基土層情況,調查時在黃土沖溝范圍布置探井3個,探井深8.0m,每個探井從地表下2.0m~3.0m開始,每米取原狀土1件,土樣做土工試驗,試驗表明,地基土有濕陷性,本次探勘未穿透濕陷性土層,建筑北側探井曾受外界水侵入,已發生濕陷,推測地基土在未浸水前為自重Ⅱ級濕陷性。該樓由于受水浸濕,且各地基土受水浸濕的程度不同,導致該樓基礎下沖溝范圍由濕陷性粉土產生不均勻濕陷,該樓北側浸水較嚴重,局部地基土的濕陷性部分消除,濕陷量較大,南側土層仍具有嚴重濕陷性。綜合分析,該樓二、三單元基礎恰恰坐落在黃土沖溝上,該處地基雖經過2∶8灰土處理,但灰土下持力層土為具有嚴重濕陷性的粉土,當水浸入后,導致地基產生不均勻沉降,從而導致墻體開裂。由于勘察未能查明存在沖溝,設計時未能考慮到其不利影響,導致該樓基礎下沉,墻體裂縫,造成經濟損失。
2工作程序
為了提高勘察工作質量,應加強勘察企業的質量管理工作,嚴格工作程序,工作程序分為策劃準備階段、現場勘察階段、室內試驗與化驗、內業資料綜合整理、勘察產品驗證和審批及交付與防護,下面分別討論。
2.1策劃準備階段
1)下達任務通知書。合同經評審簽約后,經營生產部向勘察分院提供項目勘察合同副本,并與其商定項目負責人,并隨《生產任務通知書》任命下達。
2)組建項目組、查勘現場。項目負責人根據合同要求,提出參加項目勘察人員及校審人員名單,經分院負責人批準組建項目組。根據顧客提供的項目工程信息,項目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現場踏勘,了解場地及周圍工程地質、環境狀況、不良地質現象及地下水等工程地質條件。
3)收集資料。項目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收集整理相鄰及周圍場地與項目勘察有關的資料和建筑施工經驗,了解擬建工程的結構、荷載及工藝特征。對顧客提供的資料,應按《顧客財產控制程序》規定,進行驗收,標識并填寫《顧客提供財產登記表》。
4)編制勘察大綱。項目負責人根據合同要求和已有資料,策劃所需的勘察過程,尤其要識別關鍵過程和需要連續監控的過程。按《勘察大綱編制規定》編制工程項目勘察大綱,按《勘察項目測量監控程序》經驗證和審批后實施。必要時(如合同有規定)勘察大綱在實施前應經顧客確認。當顧客有要求或現有質量管理體系過程不能滿足項目控制要求時,還應編制項目質量計劃。隨項目實施的進展,其進度、人員、內容要求有變化時,項目負責人應及時調整勘察大綱,并保持有關記錄。
5)進場前準備。進場前應做好以下工作:a.項目負責人組織召開項目組人員會議,介紹工程概況、勘察要求、目標、人員分工及準備工作要求,進行安全教育和必要的培訓;b.有關人員按分工做好準備,包括技術(如試驗、檢測、方法、資料記錄等)、儀器、設備、材料、運輸工具、經費及作業計劃等;c.當需要對外分包時,按《采購控制程序》評價選擇分承包方,并對其進行控制和產品驗證。
2.2現場勘察階段
1)場地及勘察點定位。由項目負責人組織測繪人員進行。根據顧客提供場地坐標基準點,按勘察大綱設計方案布置勘察點,測定勘探點坐標和標高,并做好記錄,填寫《勘探點主要數據一覽表》。
2)鉆探作業。a.鉆探施工質量是獲取真實、完整第一手資料的主要保證。因此,鉆工應持證上崗,開工前應按《勘察設備管理規定》做好機臺平整及設備檢查、維護保養;b.鉆探施工應按《巖土工程鉆探作業指導書》進行,鉆探施工的技術要求應嚴格執行國家或行業有關工程地質鉆探的技術標準;c.鉆探施工應遵守技術安全規程,執行《勘察施工安全控制程序》;d.機長負責做好《工程地質鉆探班報表》,技術人員應填寫《鉆探點野外記錄》。
3)原位測試及各種試樣采取。a.按勘察大綱規定的測試項目、采樣數量及時間間隔,連續監測和采取各種試樣,并符合GB50021巖土工程勘察規范的要求;b.巖石樣品可利用鉆探巖芯制作或在探井、探槽、豎井、平洞中刻取。采取的毛樣尺寸應滿足試塊加工的要求;c.土樣根據不同試驗要求分為Ⅰ,Ⅱ,Ⅲ,Ⅳ四個等級,采取原狀土樣的全過程包括選取取樣工具、設備、取樣操作、土試樣質量的現場鑒別、土樣密封、標識、貯存、運輸。取樣方法和工具應按土樣質量等級和土層性質選用。具體操作方法應按國家或行業現行有關原狀土取樣的技術標準執行;d.當需要查明地下水、地表水體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或有其他特殊要求時,應采取水樣進行化學分析。水試樣的采取及試驗項目應符合《巖土工程勘察規范》的要求;e.巖樣、土樣和水試樣的采集由現場施工員負責完成??辈烊藛T負責按《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規定對采集的巖樣、土樣和水試樣分別進行標識,按《產品交付和防護控制程序》的要求,分別填寫《巖石試驗送樣單》《土工試驗送樣單》《水質分析送樣單》,將所采試樣及送樣單交由項目負責人驗審。驗審后由項目負責人指定專人按勘察大綱的策劃安排送交試驗室或外委單位簽字驗收。樣品的送交,應按《產品交付和防護控制程序》規定,注意運送過程中的防護。
4)地質地形測繪。按勘察大綱規定,由地質人員進行地質測量。必要時,由測量人員進行地形測繪工作。地質測量過程按《工程測量過程控制程序》進行。
5)水文觀測?,F場施工時,應觀測場地水文情況,鉆探點應記錄初見水位和水位穩定24h后的靜止水位。
6)中間檢查與外業驗收?,F場勘察過程中及外業結束前,按《勘察項目測量監控程序》規定,進行中間檢查驗證和外業驗收,包括:a.在現場勘察過程中及每一工序或單項工作完成后,項目負責人及時進行現場檢查驗證,形成《勘察施工現場驗證記錄》;b.現場收工前,由分院技術負責人(A級)或項目負責人(B級)主持外業驗收,并形成《勘察外業成果驗收記錄》;c.中間檢查與外業驗收如發現問題,應按驗證/驗收結論要求及時糾正或補充工作,并記錄措施的實施情況。
7)外業收尾工作及撤出現場。野外工作經評審驗收或補充工作經再次驗證后,測定勘探點實際標高和位置,按《勘察設備管理規定》,機長組織清點機具、儀器設備,擦洗上油,運回入庫并及時維護,以保持其能力。
2.3室內試驗與化驗
室內試驗提供過程應進行如下控制:1)按《人力資源控制程序》規定,評價確認參加試驗人員的能力。2)按《勘察設備管理規定》《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程序》規定,維護所使用的儀器、設備,保持過程能力,確認儀器的校準狀態。3)巖土水樣試驗由試驗室負責完成,必要時外委試驗,外委時應按《采購控制程序》對外委試驗過程進行控制。4)試驗方法和要求按國家現行的《土工試驗方法標準》和送樣單的內容要求進行。水質分析應提交《水質分析報告》,土工試驗成果應以圖表、文字形式表達,整理出《土工試驗成果總表》。
2.4內業資料綜合整理
1)分析數據、編制圖表。工程技術人員按《工程勘察內業作業指導書》規定,復核、檢查和分析整理野外記錄、巖土試驗資料,對比前人的經驗和成果,按現行規范、標準合理劃分巖土層,編制各種表格和工程地質勘察圖件,如勘察點平面位置圖、工程地質剖面圖、鉆孔柱狀圖等。2)編寫勘察報告。項目負責人組織工程技術人員,按《勘察報告編寫規定》編寫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書??辈飚a品驗證和審批。校審人員按《勘察項目測量監控程序》規定進行成品校審,填寫《勘察文件校審記錄卡》,工程技術人員對校審意見逐條評審確認、修改后,校審人員簽署。校審合格后項目負責人填寫《勘察成果審批單》,經分院、經營生產部、技術質保部、總工程師逐級審批,各級審批人提出意見,項目負責人組織采取措施解決存在問題并形成記錄后,審批人確認簽署,上一級審批未經確認簽署不得轉入下一級審批。
2.5交付與防護
勘察成品文件按《產品交付和防護控制程序》規定,做好出版、交付過程中的標識、搬運、包裝等防護工作。項目負責人辦理文件發送手續,并及時索取顧客接收憑證送交經營生產部備案保存。
3結語
加強勘察企業質量管理,嚴格工作程序是較重要的一個方面,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改進工作程序的內容。
作者:魏敏單位:山西省建筑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