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級人才人事檔案管理工作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為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發揮高級人才的作用,我們應該認真做好高級人才人事檔案工作。高級人才人事檔案工作要創新模式,要改變單純重管理的老辦法,除了日常管理,還要在研究、利用上下功夫。做到在管理好的基礎上加以研究,在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加以利用。只有這樣才能使檔案管理落到實處,切實為個人、單位、社會更好地服務。
關鍵詞:高級人才;人事檔案;研究;利用
21世紀是人才競爭的時代,為了在競爭中占得先機,高級人才必然是用人單位競爭的重要對象。要想招攬高級人才,用好高級人才,留住高級人才,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我們在用人的各個環節都必須加以注意,前期調研和后期管理工作也必須同時跟上。這之中就涉及到高級人才的檔案管理和利用等一系列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實際上也是競爭的手段和內容之一,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把這項工作做好,落實到實處。
一、加強對高級人才人事檔案的管理
一般而言,高級人才主要是指取得高級職稱、具有博士及以上學歷、獲得省級以上獎勵或擁有特別獎勵、或者擁有某種特殊技能的人才。高級人才人事檔案作為其主要經歷、政治面貌、品德作風等個人情況的文件材料,為其工作、生活提供憑證、依據和參考,具有全面性、現實性、真實性、動態性、流動性、機密性等特點。從檔案學的角度看,高級人才人事檔案雖然具有普遍性的特點,但它又具有特殊性,這種特殊性的主要表現是,檔案記載的內容比較豐富,反映出的知識結構比較突出,個人學習工作的時間較長,多具有體現高端知識群體特點的高學歷、高學位。正因為如此,對這類檔案的管理,必須創新模式,由重管理到重研究、重利用并舉,進一步提高檔案工作的水平。就目前的現狀分析,很多單位在檔案的管理上,仍然采用老辦法,一直延用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管理意識淡薄,管理更新滯后,在日常的人事檔案管理當中實行“一碗水端平”,僅僅局限于“一般化”的管理,未對人事檔案進行分類管理,未能通過相關手段對人員進行動態化的管理,使得人事檔案難以發揮其最大作用。由于存在以上問題,具體到高級人才人事檔案的管理上,我們就可以發現單位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未能形成針對高級人才自身特點,專門收集相關資料,相應進行單獨的分類管理工作,甚至采用較原始的登記歸檔方法進行簡單管理,管理機制落后,管理手段不夠,無論從什么角度看,都無法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為了讓高級人才的管理落到實處,實現效果的最大化。我們必須在思想上引起重視,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有重點地對高級人才檔案采用新的手段,進行系統化、專門化的管理。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在具體做法上,必須加強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豐富他們的管理知識,提高它們的業務水平。一方面,加強紙質檔案的管理,讓他們熟練掌握檔案材料收集、鑒別、歸檔、整理、提供、利用以及檔案的保管保護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跟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讓他們學會利用先進的檔案工具、先進的系統軟件,掌握先進的技術和信息化的手段,運用多種方式,靈活的處理問題,努力做到資料準確、數據準確、實效性強,以確保高級人才人事檔案的管理全部實行信息化和流程化,方便檢索,方便查找,讓信息最快最大化地反映出來。多措并舉,切實做好高級人才的檔案管理工作。
二、加強對高級人才檔案的研究
對高級人才檔案,目前明顯存在著只顧管理輕視研究的傾向,二者出現了脫節的情況。人事檔案歸檔完畢后,很多都是放在檔案室存放,進行簡單的管理,并未對人事檔案進行深入研究。很多人認為人事檔案沒有多少研究的價值,對研究采取忽視的態度。實際上,管理與研究是并行不悖的,管理離不開研究,研究是為了更好地進行管理。關于高級人才檔案的研究工作,要注意的是,起點要高,思維方式要新,要著眼于長遠,從指導工作的意義上看,主要應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通過檔案,摸清家底,掌握本單位人才的基本情況:目前本單位是什么樣的專業結構層次,在這種專業結構層次中,還需要引進什么樣的人才,哪些屬于緊缺性人才,應該如何及時引進到位,引進后如何落實到實處。要做到心中有數,有針對性地找出不足。在此基礎上,列出用人需求表,根據實際情況,有計劃地進行實施,最終逐步加以落實。二是要通過檔案,對本單位人才的結構加以了解和認識。事業的發展是長期的,而人才的梯隊建設是事業發展的重要保證。專業結構不能出現斷層,年齡結構同樣不能出現斷層。所以要進行分類排比,研究出本單位的合適的人才配比,從而制定出合乎實際的人才計劃,為單位的良性發展提供高效的人才保證。三是要通過人事檔案,開展動態的研究,分析人才的流動情況。當今社會,高級人才的流動是不可避免的,屬于正常的現象。話雖如此,用人單位對此卻不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由本單位的高級人才隨意流動,我們必須要找出人才流動的真實原因,拿出好的對策,在吸引人才的同時更好地留住人才。
三、加強對高級人才檔案的利用
高級人才的檔案,除了管理、研究,利用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只管理不研究不行,只研究不利用照樣不行。我們說的利用,實際上是管理水平和研究水平的體現,應該注意到以下幾點:一是借助檔案管理、研究成果,讓已有的高級人才得到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現在知識更新的速度飛快,高級人才的培養工作一刻不能放松,但培養工作不應一刀切。例如,我們發現,5年前博士的年齡段多集中在35歲~40歲,而現在則多集中在30歲~35歲這個年齡段,通過對其進一步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以前的博士多是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員,很多人都是在工作中發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通過繼續教育這一手段去不斷提升自己。而現在的博士多是讀書一直讀到畢業,有的甚至是本碩博連讀,博士年齡年輕化日益明顯。通過對其年齡層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5年前的博士可能實際經驗更加豐富,而現在的博士可能理論知識更加厲害。因此,對不同博士的培訓方式方法也應該區分開來。盡量使其發揮特長,實現自己的價值。二是借助檔案管理、研究成果,為高級人才實行制度化的管理提供依據。例如,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在人才的引進上,對其所需花費、給予的待遇等,對人才的培訓、繼續教育等,對留住人才制定的各項政策等,做出明確規定,使之科學化、系統化、可操作化,使人才的發展得到強有力的支持和保證。三是借助檔案管理、研究成果,統一布局,制定好人才引進方案,有效合理地引進人才。人才引進固然重要,但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避免重復浪費。例如,因人設崗就不是好辦法。人才要為我所用,要因崗位的需要而去選擇,不能只看到人才二字,不考慮今后的發展,先招攬進來,然后成為擺設,這本身是檔案工作做得不細的表現,也是對人才不負責任的表現,對單位和其個人事業的發展也非常不利。由上面的分析可知,高級人才的檔案工作,絕不是可有可無的事,其重要性十分突出。對此,我們必須給予充分的認識。不僅要考慮管理,而且要考慮研究和利用。為了做好這三方面的工作,在管理上,我們要積極吸收國內外關于高級人才檔案管理的方法和經驗,制定一個可行的目標,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在研究上,我們要加大力度,通盤分析,綜合分類,以取得最優化的成果。接下來是利用,讓檔案資料活起來,緊密聯系實際“接地氣”,為高級人才的引進提供積極幫助,同時為留住高級人才和培養高級人才提供科學有效的依據。切實為本單位本部門服務。總之,高級人才的檔案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管理、研究、利用一環套著一環,三者缺一不可。只有把各個環節都做好了,才能使這類檔案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英瑋主著.信息時代的人事檔案管理[M].北京:中國黨史出版社,2005.
[2]朱玉媛主編.現代人事檔案管理[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2.
[3]陳雷.我國高校流動人才檔案信息化管理研究[J].檔案與建設,2011,(7):32-34.
[4]李明.如何提高人事人才檔案管理水平[J].山東檔案,2013,(4):37-38.
[5]黃偉新.論高校高層次人才業績檔案管理[J].云南檔案,2009,(7):39-40.
作者:張東 單位:廣東省中山市衛生系統人才交流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