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事檔案重建法治化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法治原則
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推進器和必要條件。改革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下進行,檔案管理及服務的現代化也需要法治作為重要保障,人事檔案重建必須堅持法治原則。
2真實原則
各地現有的人事檔案重建的相關規定均強調人事檔案重建的真實性,強調人社行政部門應對人事檔案重建的真實性進行審核把關。
3唯一原則
實際上,人事檔案重建單位對以前的人事檔案進行重建,只是對以前既存檔案材料的重新確認與建檔,并沒有增加新的內容。隨著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有關部門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打印人事檔案材料,人事檔案的內容仍然具有唯一性,特定人的多份紙質人事檔案的內容是完全相同的。
二人事檔案重建法治化的若干建議
1治理方式
相對于因意外事件損毀、人為損害、丟失及被盜而引起的人事檔案重建,當事人因工作變動而引起的人事檔案重建更多地體現出政策因素。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深入實施,政策之治向法律之治轉變成為必然趨勢,人事檔案重建制度也應該順應這一趨勢。
2立法形式
從立法成本來看,地方立法成本較高,也容易出現重復立法現象;從立法技術來看,地方立法將人事檔案利用人由于工作變動而引起的人事檔案重建單獨立法,與其他原因引起的人事檔案重建分別立法、多頭立法,這影響到了法律的系統性及可操作性,可以由中央統一對人事檔案重建立法,建議在《檔案法》中增加完善相關法律條文,而無需另行立法。
3歸責原則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事檔案被原單位丟失后當事人起訴原用人單位補辦人事檔案并賠償經濟損失是否受理的復函》規定:“保存檔案的企事業單位,違反關于妥善保存檔案的法律規定,丟失他人檔案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檔案關系人起訴請求補辦檔案、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作為民事案件受理。”該司法解釋規定了保存檔案單位承擔補辦檔案、賠償損失的歸責原則為違法原則。采用違法責任歸責原則,加大了檔案關系人的舉證責任,卻沒有將補辦檔案與賠償損失的歸責原則區別開來。賠償損失強化了檔案保存單位的財產負利益,應當合理規制。補辦檔案造成檔案保存單位財產負利益通常不是很高,但是對于檔案關系人來說,補辦檔案雖不能直接增加財產利益,卻可能間接為檔案關系人增加財產利益,如就業、職稱評審、職務晉升等等。因此,從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出發,在堅持保存檔案單位賠償損失適用違法責任歸責原則的同時,還要對補辦檔案采用嚴格責任歸責原則。
4內容法定
當前,人事檔案重建制度,尤其是人事檔案利用人工作變動帶來的人事檔案重建做法受到多方質疑,迫切需要對重建對象、程序及內容進行法定化。建議統一規定人社行政部門審核人事檔案重建人資料前置原則,然后由人事檔案重建人的單位進行檔案重建,即先審核檔案材料、后重建檔案。適當規制人事檔案利用人工作變動而引起人事檔案重建的條件,允許各地根據實際對人事檔案利用人工作變動而引起人事檔案重建的條件作出不同規定,做到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
5適用范圍人事檔案
重建采取中央立法的方式,如果沒有特別規定,一般要求在全國范圍內一體化實施,這是重建人事檔案使用范圍普遍化的法律基礎。人事檔案重建的真實性原則是重建人事檔案使用范圍普遍化的社會基礎,重建人事檔案的成本是重建人事檔案使用范圍普遍化的經濟基礎。
作者:胡必堅 單位:安順學院政法學院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