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淺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行政事業單位也需要實現工作轉型,滿足新時期的工作需求,更好地提供社會服務。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轉型中,實現全面預算管理與完善績效評價工作,對于推動職能轉型具有積極作用。本文基于行政事業單位工作轉型需求,從全面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的研究入手,指出行政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優化的主要方向,希望能夠為有關單位的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績效評價
行政事業單位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能夠對日常工作進行合理的成本控制,減少資源浪費,還可以有效防止出現違規行為,推動行政事業單位廉政建設工作。此外,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實現社會效益的不斷提高,更好實現經濟效益目標,保證財政資金的優化使用。綜合來看,全面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工作的推進,可以使行政事業單位對財務管理模式方面進行優化,推動財務精細化管理。開展績效評價工作,能夠幫助行政事業單位對工作業務展開合理評估,根據評價結果不斷調整工作內容,對管理步驟進行優化,適應新的發展環境,使得行政事業單位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
一、全面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概述
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主要是在單位內部對整體的資源進行綜合協調,合理規劃資源的使用,以期達到資源的合理配置,實現效益的最大化。行政事業單位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既需要滿足精細化管理的需求,同時也需要符合規范化的管理目標,保證單位社會服務內容的實現,以實現自身的社會效益為前提,做好成本的合理控制。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還需要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進行調整,實現個性化的管理方向,滿足不同行政事業單位的差異化需求。行政事業單位的績效評價工作能夠對年度內的業務活動以及財務活動進行充分評估,分析預算管理工作以及其他業務的最終工作成果,了解工作環節存在的問題,對整體的工作成果做好考評,使得行政事業單位能夠根據工作反饋,調整之后的管理內容,推動管理的優化。
二、全面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的關鍵點分析
1.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不同于傳統的預算管理工作,需要行政事業單位對財務工作跟業務工作進行統籌規劃,實現財務工作對業務工作的指導,保證財務工作以及業務工作的雙向良性反饋,并最終提升財務工作與業務工作水準。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進行優化,首先在預算編制環節。行政事業單位應當考慮單位實際工作情況,通過財務工作人員對單位內部的情況進行實際調研,以調研結果為基礎,明確未來的工作目標,并對工作目標的完成步驟做好分解工作,以此制定初步的預算編制方案。參考單位內部不同部門成員的意見之后,對預算編制方案進行修改,修改完善之后進行專門的審批,而后才可以確認最終的預算編制方案,保證預算編制工作可以對實際運營起到指導作用,避免預算編制工作流于形式等問題。在預算編制中對于關鍵性的經營指標應當進行復核,保證這部分經營目標與行政事業單位的經營方向一致,并能夠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經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其次在預算執行環節。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的預算執行應當通過專門的機構,如預算管理委員會進行負責,由其對預算執行工作進行統籌安排,定期就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匯總分析,并與財務管理部門以及其他管理人員進行研討,找出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可處理方式。在經過充分研討之后,對預算執行工作進行動態調整,根據當前執行工作內容的周期進行月度或者年度調整,做好不同項目的資金調整或者調度工作等。最后是在決算環節。相關職能部門應當對預算執行情況做好評估工作,重視決算環節的資源投入,提高最終決算結果的有效性。
2.績效評價工作。而對于績效評價工作,應當注重在前期制定科學的績效目標,這一部分內容往往與預算編制工作相互重合,因此在此階段,績效目標的制定除了要考慮績效評價工作可行性之外,還需要考慮預算編制的合理性。在確立明確的績效評價目標之后,應當運用科學的方式,對績效評價目標進行分解,并建立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此階段應當注意的是,評價指標應當保證有效性,且對于不同指標的權重賦值,應當符合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特點,分清評價指標的主次。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應當以對單位的工作效益性以及工作效率性等方面進行合理考核為前提,且應當保證具有科學性,即一切從實際工作情況出發,實現對于單位活動的全面覆蓋。除了強調指標的系統性之外,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還要保證績效評價工作的可行性。對于部分工作,如果績效評價指標可評估性較差,且有更加經濟的替代指標,則應當選擇更加經濟可行的替代指標。在績效評價工作中,還需要從單位長遠發展出發,強調核心工作內容的完成情況,以切實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運營水準。
三、行政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工作的具體優化措施
1.轉變傳統管理理念。當前,行政事業單位逐步轉向精細化管理,因此在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以及績效評價的過程中,應當扭轉以往的管理理念,注重單位內部的資源使用效益,合理定位社會服務目標,注重工作效率的提升。在單位內部,應當開展專門的培訓工作,如開展定期的宣傳會議,對于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方向與績效評價工作內容調整情況進行專門的宣傳,幫助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工作人員了解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以及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為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以及績效評價工作的順利落實提供支持。對于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應當積極采取多種形式提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科學性,比如在初期的工作調整中,由于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對于單位內部財務工作人員要求較高,在前期專業財務工作人員較為缺失的時候,行政事業單位可以通過與專門的第三方機構合作,或者及時引入財務管理方面人才,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進行負責,保證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可以順利展開。在后期可以通過專門的培訓工作,提高財務工作人員的能力,滿足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需求。由于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需要統籌安排財務資源以及非財務資源,因此在預算編制以及預算執行階段,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應當給予財務管理人員較多的權限,強化財務部門職能,保證財務管理人員可以積極參與單位內部的實際運營,在對單位運營內容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進行調整,加大財務人員在管理決策方面的參與力度。在績效評價工作中,應當逐步實現將責任落實到人的績效評價方式,改變部門績效評價的傳統方式,實現績效評價工作的精細化,提高單位內部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相應地,也需要引入專門的激勵制度,對于表現優秀的人員進行專門的獎勵,從而督促工作人員主動完成崗位職責。
2.創新管理機制。行政事業單位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需要涉及內部的財務工作與非財務性質工作,對財務工作人員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工作內容的增加,導致工作中存在失誤的可能性增加,而績效評價工作的優化處理,也需要工作人員對單位經營內容進行系統性掌握,增強對于單位內部工作情況的記錄以及審查工作,這就需要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創新管理機制,在單位內部引入信息化等處理方式,輔助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與績效評價工作的順利推進。在當前信息化時代下,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借助信息化技術,在內部構建專門的信息分享平臺,將財務數據以及非財務數據及時上傳到信息平臺中,在平臺中實現財務信息以及非財務信息的統籌管理,保證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時效性。借助新的信息化處理平臺,績效評價工作也可以實現對于工作內容的及時記錄處理,保證基礎信息的真實性。在專門的信息平臺中,單位內部還應當做好模塊化的處理工作,對于平臺上的信息進行分類處理以及審核,既保證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可以統一管理,又保證信息處理的準確性,避免出現信息混淆的問題。除了引入信息平臺,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的數據做好實時處理,保證信息的透明度以及處理效率之外,在信息平臺的權限方面也應當做好設置工作,維護信息平臺的數據安全性。在權限設置中,需要保證一般的部門工作人員可以隨時了解當前本部門工作情況以及單位綜合管理情況,根據工作內容進行信息及時反饋;同時,也需要保證核心處理權限只能夠由專門的管理人員進行操作。此外,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還需要完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對于不同的工作環節責任進行落實,制定步驟清晰,分工明確,防止出現責任推諉的現象。關于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由財務部門牽頭,綜合不同部門的工作意見進行完善。另外,對于績效評價工作結果,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將其與員工的薪資以及職位調動充分結合,以績效評價結果對不同部門以及人員進行獎勵或者懲罰,提高績效評價工作的權威性。
參考文獻
1.李敏.行政事業單位加強預算管理研究.財會學習,2020(08).
2.薛芳.行政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與業績評價的探討.當代會計,2017(07).
3.王小菊.行政事業單位加強預算管理與業績評價研究.中外企業家,2016(16).
4.鄧蓓.行政事業單位加強預算管理探析.納稅,2018,12(36).
作者:劉俊榮 單位:東營市東營區黃河路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