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建設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內容提要〕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我國近年來新成立的專業,成立時間雖然短,但是發展速度較快。作為一個新成立的專業,在專業建設上難免存在一定的障礙,尤其是財經類院校的新興學科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大多依托原有基礎力量建立,缺乏專業特色,存在諸多問題。對此,本文提出財經類院校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建設既要依托原有專業優勢,又要強化本專業建設改革。
〔關鍵詞〕財經類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專業建設
1998年,東北大學和云南大學首先開設了公共事業管理本科專業,隨后眾多高校陸續開設了此專業,截至目前,全國共有300多所院校特別是一些綜合型大學均相繼開設了此專業,部分地方性財經類院校也開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如何加強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建設,實現專業培養目標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對接,辦出有特色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已經成為當前有關高校面臨解決的新課題。本文從財經類高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辦學特色,專業優勢、課程設置、師資結構及學生培養模式等諸多方面探討建設的問題。
一、財經類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共性問題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作為一個新興學科,發展過程難免會遇到很多實際困難,尤其是在財經類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建設的發展問題存在共性。
(一)專業特色不夠凸顯
專業特色問題一直是專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當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已經在我國高校普遍設立,絕大多數高校都是按照“教育部五方向”設置其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發展方向。由于各高校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認知度不夠,對專業特點與培養目標的理解角度也存在差異,很多院校都是在原有優勢專業中派生出來的,據此制定該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形成了相應的培養方向。同樣,財經院校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辦學方向也存在不夠明確的問題。與其他類型的高校對比,財經院校在學科支撐、師資力量水平以及學生就業前景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
(二)師資水平相對薄弱
高水平專業化的師資隊伍是學科發展的重要前提,然而現有,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沒有實現與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同步發展。目前,該專業缺乏高水平專業學科以及學科梯隊建設尚未完善,大多數只能維持在本科教學水平,與之相關學科課題不多。在財經類院校,該專業學科研究的支持力度與綜合性大學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三)培養模式欠缺規范
當下,仍然未探索出一套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未實現人才培養和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相對接,缺乏對該專業整體行業背景的了解,由此產生的人才供需錯位現象。
1.課程設置有待完善。
公用事業管理是一個新的專業,很多財經院校院系開展此學科還是摸著石頭過河的初探階段,課程設置調整性較大。絕大數是根據專業課程教師的專業能力或專業背景設立的,沒有進行標準化的設計,缺少對專業行業背景的認知,因而導致院校課程設置上的隨意性較大。
2.教材出版有待更新。
當前,我國與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相關的成套教材較少,而著重財經院校特色的公管類教材更是少之又少,多數院校的主干專業課程仍沿用行政管理專業的教材,業內外最常見的是不同出版社版本的《公共事業管理》教材,并不適合公關事業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學習需求。作為一個新興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教材出版明顯滯后,尤其以財經類為主題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材少之又少。
3.實踐教學環節有待精細。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實踐性較強,尤其專業核心課的實務更強,需要進行大量的社會實踐工作融合教學,當下專業核心課的實驗課時占總課時的比例相對較低;高校與相關行業組織部門聯絡不夠緊密,導致學生缺少實踐實習機會;實驗指導教師自身的社會實踐閱歷等方面的局限,影響了學生社會實踐學習的指導水平,從而影響了社會實踐效果。
二、財經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建設思路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一個多學科一體化的實踐性極強的專業,適應社會的發展應以培養復合應用型人才作為首要發展目標。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財經類院校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發展方向應該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突出專業定位優勢
專業定位問題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方案。一般學校除了開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外,還會開設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稅收學等相關本科專業,如果學校是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屬于全國同類院校中金融特色突出的教學應用型本科財經類院校,那么該學校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就可以依托于自己的專業資源優勢,這也就為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學生就業增加了砝碼。
(二)調整專業課程體系
強化突出專業課程設置的全局優化,實現特色專業發展方向。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必須緊密結合學校的優勢學科。實現課程體系的突破平臺課建設。建立以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等課程作為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一級教學平臺課程。基于廣泛調研的基礎之上,結合不同類型的學校課程情況,建立了公共事業管理、公共政策、公共組織學課程為二級教學平臺課。
(三)優化師資隊伍建設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師資隊伍建設與其他專業學科相比起步較晚,仍需要通過一段時間進行調整。
1.提高專業教師的素質能力。
教師的專業素質能力應該和學科建設緊密結合,教師的素養的提升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素質能力。提升專業教師的素質能力方法主要有三點:一是建議教師積極參與社會技能的培訓、多參與學術交流活動或者通過國內外訪問學者等方法,來實現提升專業教師素質能力。二是希望能夠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一個公共事業管理交流平臺,加強與金融機構的聯系,特別是進行經驗的交流和協作。三是通過交流互訪的形式選派年輕老師到公共事業有關單位進行掛職鍛煉。
2.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提升專業師資力量。
金融類院校多位于經濟文化較發達的一二線省會城市,社會資源豐富,與政府職能部門及事業單位均保持著良好的關系,這樣可以從政府職能部門以及事業單位中聘請一些知識水平較高、業務能力較強的對公共政策分析透徹的領導人以及職能部門的公務員,擔任本專業的專業實踐課教師,提升本專業師資水平。
(四)強化實踐教學,優化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實際上是教學過程的具體體現形式。教學方法如果得當,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聽課興趣而且也是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體現。
1.實驗教學設施保證。
本專業需要搭建管理教學模擬平臺、人力資源管理教學模擬平臺、電子報稅實踐平臺及公務員考試模擬系統、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系統、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教學系統的“三平臺兩系統”的電子教學體系,建成一個高水準的標準化電子模擬實驗室。基于此,實驗室應采取合理的構架模式,以實現滿足實踐教學、教學示范等功能。使學生熟練掌握專業基礎知識、操作專業技術設備,成為既能動腦又能動手的專業人才。
2.著重培養學生公共問題的敏銳性,學生要學會處理公共事業現實的問題。
尋求培養學生職業勝任力素養和就業核心競爭力,提升學生的信息搜索、社會調研等實踐能力,以專業概述講座的形式對本專業新入學的學生進行專業教育,提高學生對本專業的認知度,對專業整體有一個宏觀認識,對于學生專業學習方向定位及專業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作者:榮紅霞 張倩 鄭建志 單位:哈爾濱金融學院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