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媒介公共關系理念與運作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了協調和改善相關公眾關系,媒介組織需要進行必要的傳播溝通活動,以贏得公眾的理解和支持從而擴展媒介組織的影響力。媒介公共關系的出現,意味著新聞傳播理念和相關營銷模式發生變化,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也發生了轉變。媒介公共關系經過長期的發展,逐步走向成熟,對社會的影響也逐漸增大。遺憾的是,目前對媒介公共關系還沒有進行全方位、系統性地研究。
一、媒介公共關系理念
(一)媒介公共關系理念的確立
媒介公共關系理念的確立需要以媒介組織為主體,具有一般公共關系的特征,如主體、客體和過程,這些因素也成為公共關系的決定性因素,也是在媒介公共關系的研究過程中需要把握的重點。為了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媒介公共關系發展策略,必須認識到媒介公共關系的個性特征,例如,媒介的雙重屬性、過程的個性特征等,并不斷探索其獨特的發展規律。
(二)媒介公共關系理念的可行性分析
新聞媒介和公共關系在對公共性的共同追求時,找到了契合點,為媒介公共關系的核心理念提供了支撐。作為媒介公共關系的核心理念,媒介商業性和公共性的平衡受到廣泛探討和爭議。
1.新聞理論的視角
新聞專業主義是新聞理論的重要內容,它以傳播真相和真理為目標,對媒介中的煽情主義和商業主義具有一定糾正作用,是平衡媒介公共性和商業性的解決方案,得到了新聞界的認可。同時公共新聞學的誕生消除了新聞媒體公共性缺失帶來的影響,主張以新聞報道改變公眾生活,為新聞媒介提供了有效視角,促進了媒介公共性和商業性的平衡。
2.新聞業務的視角
新聞媒介通過新聞報道體現出一定的公共性,新聞報道的公平、公正、公開將有利于媒介公共性和商業性的平衡。在新聞業務的實踐中,信息透明度得到提升,滿足了公眾的知情權,發揮了新聞媒介的公共性。
3.媒介營銷的視角
媒介營銷注重效益,在傳媒市場不斷變化的條件下,逐漸成為媒介發行量的重要因素,同時也影響媒介的社會公信力。媒介公共關系在運作過程中,公共關系是一種良好的營銷手段,以提高商業利益,可以保證媒介公共關系理念具有針對性。
二、媒介公共關系的運作模式
(一)媒介公共關系的特征需求
媒介公共關系具有獨特的個性特征,在主體上,主要表現為媒介組織的雙重屬性,一方面,媒介組織是為公眾服務的事業機構,另一方面又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業。在客體上,體現出消費者到公民的回歸。在過程上,媒介公共關系具有極強的傳播優勢。
(二)媒介公共關系模式的選擇
在公共關系的發展過程中,雙向對稱模式成為最理想的選擇,雙向定位模式可以適應公共組織和公眾的發展,以相互理解和雙向傳播為主要目的,強調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重點在于體現組織與公眾之間的平等,可以保證溝通效果的均衡性。組織可以改變公眾的行為,公眾也可以影響組織的態度,保證組織和公眾享有平等權利,從而體現媒介公共關系的特征需求。
(三)媒介公共關系發展的對策
1.實現戰略轉型
媒介組織中掀起公共關系的熱潮,其中不乏盲目跟風的成分。為了使媒介公共關系健康有序發展,就必須重視發展戰略,將公共關系作為媒介組織的軟實力。在媒介組織處理社會環境與公眾關系的期間,公共關系發揮了重要作用。實現戰略的轉型,將保證媒介組織更好地適應內部環境的變化,適應信息時代和經濟時代的需求,幫助媒介組織更好地處理與政府和企業的關系,為自身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為經營管理提供全新的視角。
2.擴大政策空間
在媒介公共關系的發展過程中,有些制約因素來源于媒介體質和政策環境,媒介自身的力量并不能將其克服,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媒介公共關系的發展。因此,除了媒介組織自身的努力外,還需要相關政策部門提供必要的支持,不斷擴大發展空間。媒介公共關系從無到有的發展,得益于相關的媒介政策,從宏觀層面上講,只有給予媒介公共關系更多的發展空間,給予媒介組織更多的關注和支持,才能保證媒介公共關系走向有序發展的道路,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模式。
3.改變操作方式
媒介組織雖然是事業性質,但依然采取企業管理的方式經營,在享受政府撥款的同時,主要財政來源來自廣告收入,面對市場競爭,如何平衡商業利益和公共利益,成為多數媒介組織面臨的主要問題。對于媒介組織來說,為了平衡公共性和商業性,可以大膽借鑒新聞專業主義的理念或者施行編營分離。
三、結語
在多種影響因素的作用下,媒介公共關系逐漸興起,受到廣泛的重視。媒介公共關系的主要理念是保證媒介的公共性,實現整合傳播,平衡媒介的公共性和商業性。
作者:郭俊良 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