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管窺公共體育服務的平均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通過對公共體育服務需求的調查研究,我們發現公眾對體育的需求趨勢具有多元化、個性化和組織化的特點。公眾對體育服務的重視已經不止著眼于硬件服務,對軟件服務的要求也開始變得越來越高,為滿足這一社會需求,要求體育主管部門既要對公共體育服務的各種需求予以關注,又要建立長期有效的公共體育服務需求表達機制,以及時了解公眾在各個時期、各個階段的各種問題及需求狀況。對于公共體育服務的分析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要對共計的主體進行分析確認,明確由誰來提供公共體育服務;其次,應從提供服務這一過程進行分析,討論供給的方式。政府供給應在公共體育服務多元的供給主體中占據主體地位,另外其他兩種供給方式,即市場供給和社會供給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當前,在我國現行社會中,公共體育服務的供給主體并沒有想象中的豐富,公共體育服務供給主體單一且供給的對象非常有限,導致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的總量遠遠不能滿足公眾的需求。另一方面公共服務供給制度不健全、供給方式較單一、供給結構不平衡也嚴重制約著我國公共體育服務的發展。,對于怎樣供給這一問題,涉及到產品的生產方和資源的提供方這兩個方面的問題,一般來說,資源的提供者都不是生產者,例如,政府可以為公共體育服務建設提供場地和資金,但政府并不是自己親自來完成的,而是委托建筑企業,將建造的任務交由他們來實現,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事先聲明哪一方是資源的提供者,哪一方是生產者,就很容易讓人產生混淆。
二、我國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發展分析
在對目前社會的研究中,產生了兩種不同的發展取向,一種是遵照公平的原則,對公共體育服務實現均等化的改革,另一種則是遵從效率至上的原則,對公共體育服務實現市場化改革。目前,我國公共體育發展的真實現狀則被廣大學者們普遍認為是非均等的。我國公共體育非均等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體育資源在城鄉之間存在巨大差異,城市資源擁有量明顯高于鄉鎮資源擁有量;公共體育資源總量不足,人均資源占有量明顯偏低;城市各區之間的大眾體育人口與消費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城市弱勢群體對公共體育資源的享有權被剝奪;公共體育服務制度和法規不夠健全;公眾社會體育方面的服務存在嚴重的缺失等。總的分析,無論從哪一方面看,最主要的問題還在于公共體育服務在質量上和數量上的嚴重不足。
三、建立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評價指標體系
運用共用體育服務均等化指標,可以對我國各地區的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水平進行有效的衡量。一般情況下為了更加便于操作,建議使用人均公共體育服務擁有量來作為衡量標準,但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不要忽視了地區內公共體育服務的不均等現象。
四、實現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的措施分析
1.公共體育服務發展的不均等化與很多原因有關,包括區域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管理制度的缺失、供給主體單一、供給結構不平衡以及體育市場化等原因。要實現公共體育服務的均等化,就應大力發展公共財產在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實現中的重要作用,同時要對公共體育服務制度進行完善,對公共財物的預算、決策、投入以及績效的評定進行嚴格的跟蹤評估,并建立公共服務型的政府,從而保證公共財政可以在共用體育服務均等化的實現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2.為解決地區公共體育服務發展的不均衡現象,還應從社會發展的本質出發,讓經濟先行,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在保證生活寬裕的前提下,人們才會開始注重生活品質的提高,對體育鍛煉提起重視。所以政府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加以努力:一是對相對落后的地區進行重點的扶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二是可以通過調整政府預算,對財政進行控制,人為有意地去設計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的模式;三是鼓勵多種形式的供給方式,可以通過政府與市場的結合,鼓勵企業和社會為公共體育服務提供支持,實現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方式的多樣化;四是關注弱勢群體和重點人群,使公共體育服務的覆蓋范圍更加擴大。
3.在實現我國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的同時,必須要保證大眾體育與競技體育的地位平等這一前提;政府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行政思想;并對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制度進行全面的完善等。目前,城市的人均公共體育服務擁有量明顯高于農村,所以發展的重點應立足于農村,建立健全群眾體育管理機構,積極開展城鄉體育文化活動,制定完善的城鄉統籌規劃計劃,以實現城鄉之間公共體育服務的均等化。公共體育服務不僅具有公用服務的一般特點,同時也具有其自身的特質。要實現公共體育服務的均等化發展,首先必須對基本共用體育服務的概念進行細致的研究,另一方面要進行不斷地探究以尋找實現其均等化的解決措施。這一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廣大研究者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并進行思考。
作者:林靜單位:云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