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銜接制度論文:行政執法監管銜接制度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楊雪作者單位:天津市河西區人民檢察院
明確檢察機關對行政執法權的監督
我國刑訴法規定了人民檢察院進行刑事訴訟監督的法律職能,保證已然的刑事犯罪案件進入刑事訴訟程序,使犯罪行為人受到刑事追究,是刑事訴訟監督的應有義務。行政處罰程序雖然不屬于刑事訴訟程序,但從某種意義上說,行政執法機關的移送案件與司法機關的立案偵查是刑事訴訟立案程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兩個重要方面,反映了行政處罰程序與行政訴訟程序承前啟后的有機聯系,自然都應作為刑事立案監督的范疇。對其所作的行政處罰決定的被處罰行為就有無涉嫌犯罪的內容進行書面審查,確定是否應移送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檢察機關通過書面審查行政處罰決定書,認為被處罰行為涉嫌犯罪的,可以要求行政機關說明不移送理由。檢察機關認為不移送理由不成立的,應出具移送案件通知書,按照案件管轄范圍,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對于行政執法人員拒不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情節嚴重的,或涉及其他職務犯罪的,檢察機關可自行立案偵查,檢察機關對其他不涉及犯罪的處罰決定不予干涉。
加強與行政執法部門的聯系
召開定期或不定期的聯席會,便于檢察機關、公安機關、行政執法機關就一定時期內行政處罰、案件移送、審查逮捕、立案監督和起訴等情況進行通報、溝通情況、統一認識,共同研究執法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如是否構成犯罪、相關證據的司法證明力,協調解決疑難問題。一旦有涉眾、涉案金額較大的案件,行政執法機關應及時向公安機關、檢察機關進行通報,檢察機關可以提前介入,協助行政執法部門甄別犯罪,指導行政執法機關收集、保存、移送證據。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對行政執法權的監督力度,還可以促進其及時依法移送案件。
完備移送案件制度
1.擴大備案范圍。縮小行政執法部門在是否移送案件中的裁量權,將備案范圍由其認定的涉嫌犯罪案件擴大至涉眾型經濟案件、涉案金額較大案件,從重處罰案件。一方面,減少行政執法部門“以罰代刑”的情況,另一方面也便于檢察機關的監督。2.加強備案及時性。要求行政執法部門在向公安機關備案的當天即向檢察機關備案,如有困難則以其他方式告知,隨后及時將備案材料送至檢察機關。3.完善備案材料。要求行政執法部門的備案材料中,明確證據門類、證明內容、證明效力,注明證據來源,不能以證據的名稱作為列表內容。
建立內部協調機制
由移送案件備案的立法宗旨看來,在對行政執法部門的監督中應當在檢察機關內部建立以偵查監督部門為主的多部門協調一致的內部流程體系。偵查監督部門直接接受行政執法部門的備案材料,建立與執法部門的聯系活動。偵查監督部門設立專門人員對行政執法部門移送案件進行審查,跟蹤公安立案偵查情況,適時提前介入,為案件的審查逮捕、審查起訴工作做好鋪墊。在此過程中,如果發現行政執法人員貪污受賄、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犯罪的,即將有關材料移送反貪、瀆職侵權部門,兩部門負責進行偵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