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檔案執法論文:檔案執法監管機制之重建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李陽梅作者單位:四川城市職業學院
(1)我國檔案行政執法的法律規范現狀。《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規定了享有檔案行政執法權的機關及其職能。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是檔案行政執法的主管部門,其在檔案管理當中的職能為四個部分,一是對全國的檔案事業實行統籌規劃;二是組織協調檔案管理行為;三是統一檔案管理的制度;四是監督和指導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檔案管理。同時規定了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人員,負責保管本單位的檔案,并對所屬機構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從《檔案法》當中的規定可以看出,該法規定的檔案行政管理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人員對本機關單位內部的檔案工作進行監督指導;第二個層面是國家的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檔案行政管理行為。其中第一個層面屬于機關、團體的內部管理,屬于內部行政,不屬于行政法上的具體行政行為;第二層面的管理是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實施行政管理,對檔案行政管理對象產生直接、強制性的法律效力的具體行政行為。因此,我們可以理解我國的檔案執法部門為國家的檔案管理部門,我國檔案執法的職能為統籌規劃、組織協調、統一制度和監督指導四個方面,具體執行方式包括檔案行政檢查、檔案行政處罰、檔案行政管理和檔案行政獎勵幾種主要類型。檔案執法是檔案管理機關的職務行為,作為一種行政行為它對檔案管理部門和檔案管理的機關單位的監督管理行為直接影響到這些機關、個人的權利和義務,而作為一種行政權力,檔案執法必須受到嚴格的法律監督。按照行政法的基本理論,權責一致,有職權的一方必須具有職責,檔案行政執法機關作為享有檔案行政執法權的主體,也必須建立行政執法責任制度。而在當前的法律規范狀況下,檔案行政執法的責任制度仍然沒有建立起來,檔案行政執法行為仍然存在大量的不作為和行政越權現象。
(2)檔案執法的實踐現狀和問題。檔案執法檢查是最為主要的檔案行政執法形式。檔案行政執法檢查是指檔案主管部門對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執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上一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下一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執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2]26。也是當前檔案行政執法的核心部分,它直接決定了其他檔案行政行為的實施效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機關、單位的檔案管理進行監督檢查,這一部分是檔案行政執法的最重要部分也是數量最多的部分。而在檔案執法實踐當中,這一部分對檔案管理秩序的維護并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當前檔案執法的法律依據是《檔案法》及其相關的實施細則、實施辦法,在這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中規定的執法形式主要是檢查,即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機關、單位的檔案管理的歸檔、保存和利用的各個環節的工作情況進行檢查。但是《檔案法》以及其他檔案執法相關的法律法規并沒有規定檔案行政檢查的標準、程序和相關責任,這樣就使得檔案行政執法過于隨意,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標準來判斷其轄區的機關單位的檔案管理水平,那么他們對檔案管理能夠起到的積極作用就顯得有些薄弱。在近期,包括醫院病例檔案信息、學校學生檔案信息、證券公司客戶檔案信息以及銀行客戶檔案信息遭遇流失現象屢屢發生,對國家和社會的禮儀造成巨大的損害,也給檔案管理秩序造成混亂的局面,然而在這些事件當中的處置一般都是對檔案管理的直接責任人或者檔案違法行為人進行直接的處罰,并沒有對檔案行政執法部門的行為進行反思。事實上,這些問題暴露出了檔案行政執法檢查當中監督制度的缺失給檔案執法帶來的嚴重負面影響。我們知道檔案執法檢查行為是一種具體行政行為,同時也是法律賦予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法定職權,如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沒有認真、充分履行該職責,也構成行政不作為,是一種行政違法行為。而在當今,由于當前沒有任何一種有效的外部監督機制對檔案行政檢查行為進行監督,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這種行政違法行為很難被發現和查處,嚴重損害了國家的檔案管理秩序。檔案行政處罰也是當前檔案行政執法領域的又一個重要問題。在行政法上行政處罰是指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主體為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依法對行政相對人違反行政法律法規而尚未構成犯罪的行政行為所實施的法律制裁。《行政處罰法》規定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并由行政機關依照行政處罰法規定的程序實施[3]。而根據《檔案法》以及其他檔案管理的相關法規,檔案行政執法中的行政處罰方式主要為警告和行政處分。警告是一種處罰力度較弱的行政處罰方式,而行政處分更是一種內部行政行為,在本質上不屬于行政處罰,這里在《檔案法》當中進行了規定,檔案行政執法機關不應該僅僅作為一種內部行政行為來對待,否則這種行政處罰就沒有任何效力。但在實踐中,行政處分的實施仍然缺少相應監督,很多行政處分在檔案行政執法機關作為決定以后就不再過問,而單位內部更不予追究,這樣就使檔案行政執法流于形式。因此,在這里也應當加強檔案行政處罰的外部監督渠道,對檔案行政處罰行為進行監督。
檔案行政執法監督制度重構建議
當前的檔案行政執法監督制度包括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內部監督是檔案行政執法機關上下級之間的相互監督,監督方式主要是批準與匯報的形式[4]37,外部監督主要是司法監督和立法監督,既出現違法行為以后法院依法審判的監督和各級人大對行政機關及其部門以聽取報告的形式進行監督。事實上,目前的檔案行政執法監督模式都屬于無效監督。內部監督是自己對自己的監督,效果自然不如意。法院的司法監督是針對嚴重的違法的犯罪行為進行的監督,對于輕度違法行為缺少相應的規定。而立法監督則很難對檔案行政執法當中的具體執法行為進行監督,同時,這些都是事后監督,預防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筆者認為應當對當前的檔案行政執法監督制度進行重構,設置一個專門進行執法監督的部門,或者賦予各級政府予以直接的監督權,這樣才能夠提高行政執法的效率和質量,更好地維護國家的檔案管理秩序。國家的檔案行政執法在當前存在著大量的不作為和執法流于形式的問題,筆者通過分析認為問題的根源在于當前的檔案行政執法監督制度沒有能夠對檔案行政執法進行有效監督,建議通過設置外部行政監督制度來彌補這一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