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應用科技大學法律基礎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基于學生發展要求的課程設計應用
科技大學按照教育現代化要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所有的過程都從學習者的需求開始,實行專業、課程結構、學習方式設計等來促進學生的職業發展,力求做到學生自主、多次、多樣性、開放性選擇。對此,基礎課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和需要進行課程設計,關注學生的發展,生活和生命。首先,優化契合學生發展的教學內容。針對統編教材內容的重復性問題,對其進行解構和整合,甄選出符合學生具體現實需求的教學內容,可以結合不同專業、不同學科門類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特點凸顯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可以結合學生關注的熱點焦點凸顯教學內容的生活性,可以結合市場和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凸顯教學內容的實效性,對內容進行不斷的豐富和更新,堅持個性化培養、差異化培養,以構建出基礎課對市場適用,對學生管用的教學內容體系。其次,創新觸動學生知行的教學方法。針對簡單灌輸的教學形式,對其進行多元化拓展,尋求激發學生思考的教學方法,通過邏輯論證的理路引起學生的興趣探究,形成正確的職業態度和職業價值觀;針對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教學觀念,構建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核心的實踐教學鏈,引導學生體驗生活、社會、職業崗位、注重情感體驗和道德體驗的內化,讓學生知榮明恥,培養他們的道德思維和價值判斷能力。最后,探索激發學生進取的考核方式。針對以考為本的應試教育模式,對其進行多樣化的開放考察,可以增加過程管理成績的比重,采取閉卷和開卷相結合的考試方式;可以把成績納入學生的思想政治表現評價中,同選優評優、選拔學生干部等評等定級相聯系;可以把實踐能力納入考核指標,單獨設置學分,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充分調動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因此,切合應用科技大學“以學生為本”理念的基礎課課程設計在本著掌握基本理論的同時,要加強實踐環節,突出職業性特點,在教學內容上實現職業性與科學性結合,教學方法上探索感性體悟與理性思辨結合,在考核方式上兼顧理論性和實踐性結合,這樣才能體現出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保證大學生對基礎課的認可,形成適用于應用科技大學的基礎課教學課程體系設計。
二、基于區域特色發展的協同合作應用
科技大學致力于服務地方區域發展,是校企協同創造,產業機構和教育結構同步演進的發展模式。對此,基礎課要深入企事業單位調研,與當地的區域發展特點相結合,形成學校、企業、地方協同推進的改革合力。第一,開展與企業專項科研合作。基礎課科研方向要緊密聯系企業技術發展與變革,服務于實踐教學和學生未來職業需要,同時學校可設立科研轉換機構,使教師教學成果向企業市場需求轉化,以實現科研效果的針對性。第二,構建與企事業單位聯合培養模式。針對封閉式的課堂教學形式,基礎課應加強與行業企業的密切合作,探索開放式教學模式,實現職業和學生的直接對接,企業和學校的聯合培養。可以聘請企業的相關專家定期給學生做講座,實行面對面、手把手的案例講授,激發學生對角色轉變過程中所應該具有的道德素質和法律常識的重視;可以設立校內外聯合培養基地,基礎課的老師可帶領學生到合作的基地中進行參觀、調研、實習,讓學生直觀的感知到走入工作領域不僅僅需要專業的技術才能,更關鍵的是要具備職業道德和職業法律規范等等,達到合作育人的目的。
三、基于教師隊伍的特殊訴求應用
科技大學對教師隊伍有著特殊的訴求,它規定教師必須具有與所教授專業相關的長期工作經驗,有到企業中從事實際工作和研究的能力。對此,基礎課的教師要走到學生之中,深入企業中去,把學生在企業中切實需要具備的素養和能力演繹到課堂之中,并形成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優勢互補的多元化教師隊伍。一是在教師選聘上。針對固化單一的教師隊伍,基礎課應該創新教師的選聘制度,把基礎課教師的工作經歷和實踐能力納入到選聘標準中來。可以聘請知名院校的優秀基礎課專家,實現不同院校的培養交流模式,做到專兼結合;可以讓輔導員兼任基礎課的教師,實現教師和學生的有效溝通,了解學生的所想所需;可以吸納已經退休或離任的那些在企業中做黨務工作的資深人員或是政府部門人員,實現行業需要和理論講授的雙重互通,滿足學生的職業需要。這樣一支結構合理的多元化教師隊伍才能做到優勢互補,把思想道德素養和法律素養真正內化到學生的具體行為之中。二是在教師的要求上。作為承擔國家育人使命的基礎課教師,必須具備知識的廣度、理論的深度,政治的高度,這點毋庸置疑,但同時作為為應用科技大學學生這一群體服務的教師還應該具備與行業、企業專家合作的能力,將科研方向緊密聯系企業行業技術發展與變革的實際,從而深度開發探索基礎課的改革新趨勢;還應具備到企業行業中調研、實踐甚至體驗具體工作的能力,從而有效的將職業所感所得貫通到課堂之中,還要具備開展組織學生工作的能力,以輔導員和教師的雙重身份深入學生的生活學習實際,從而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這樣的基礎課教師才可能改變傳統的從概念、原理出發去講授課程,而盡可能多的融入產業、企業、職業和實踐的要素,滿足市場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三是在教師的培養上。為了適應應用科技大學教師隊伍的需要,要給予基礎課教師一定的學術假期,讓他們與學生共同走入行業企業之中,從事實際工作或研究,了解行業要求與學生實際之間存在的問題和差距,更新和擴充知識;要提供基礎課教師培訓的平臺,讓他們學習優秀教師的授課方式,相互交流,實現教學資源共享等。堅持這樣的選聘制度和要求,致力于這樣的培養,就能構建出一支符合應用科技大學建設的基礎課教師隊伍。應用科技大學建設已經成為未來教育發展的新趨勢,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改革新模式正是對中國教育趨勢的即時關注,對中國人才培養結構的適時關懷,它將始終堅持把應用科技大學的理念貫徹始終,將共同要求與特殊要求相結合,探索出一條與應用科技大學相匹配的基礎課改革路徑。
作者:王海榮單位:黑龍江東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