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礦山地質災害勘察和防治技術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我國礦山開采活動的不斷增多,礦山的地質災害也逐漸的呈現增多的趨勢。礦山的地質災害不僅會影響企業的施工,更會嚴重的損害人們的生命安全。因此,對礦山的地質災害進行及時的勘測,有效的防治地質災害的發生,是我國政府以及企業急需解決的事情。
地質災害的類型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由于自然因素,另一方面則是由于人為因素引發的。
1礦山地質災害主要類型
1.1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主要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由于空氣和瓦斯進行混合以后,在遇到高溫時產生的爆炸。瓦斯爆炸本質上指的是氧氣和甲烷在一定條件下產生的劇烈的反應。瓦斯爆炸不僅會造成重多的人員傷亡,而且還會破壞相應的器材以及設備,對周邊的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另一方面,在爆炸時產生的有毒氣體,也容易導致人們中毒。這種災害大多發生在煤礦中,相關人員在這些礦山進行開采時,一定要嚴格控制火源以及瓦斯的濃度,才能降低爆炸發生的可能性,減少此類災害對人們造成的損失。
1.2地面變形
在礦山中,地質的天然運動有時會在地下形成特殊的空洞。另外,人們在進行礦石開采時,也會人為的挖掘一些空洞。這些空洞叫做采空區。在施工中,人員和設備有時會由于各種原因掉入空洞內,而遭受巨大的傷害。這是施工中需要極度重視的地方。采空區由于是在地下,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并且空間分布的規律也比較差,所以極難進行勘測以及預防。如果采空區出現地面變形的情況,礦山中的作業人員就很有可能因為礦區的塌陷而被困在井底。
1.3礦坑突水
這種災害主要是指工人在對礦山進行開挖以及采掘的時候,突然有大量的水流進地下的洞穴的現象。礦坑突水是一種和礦山的采礦有密切關系的災害。它的原因主要是在礦山開采的過程中,由于貫通了導水、富水結構或者是山洪暴雨的水源,而使地表水或是地下水流入了坑道內而產生了突水現象。坑道內是否會有突水,主要是和地下水排泄、徑流的部位,采礦時對圍巖造成的影響有關。當地下的富水性比較強或者是巖溶水積極交替的時候,就會導致突水的強度以及次數加大。
1.4巖爆
巖爆是巖體中一直以來積聚的變形勢能突然釋放,造成巖石彈射以及爆炸的現象。在巖石的高地的地方,硐室在開挖時發生爆炸主要是由于圍巖因為接受不了過度集中的高應力造成的破壞以及失穩的現象。
2地質災害勘查技術
2.1全球定位技術
全球定位技術也叫GPS技術,它具有高精密性、全天候以及全球覆蓋的優點,而且可以實現用戶的無電源工作,而且設備重量、體積都很小,耗電性也比較小,不僅使用起來比較方便,而且價格也比較低廉,因而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在野外對礦山的環境進行調查的時候,勘察人員經常會使用GPS儀器來對現場進行地理定位以及數據采集的工作。
2.2地理信息技術
地理信息技術也叫GIS技術,它本身具有多種信息的疊加復合技術以及對空間進行分析操作的技能,因而具有對礦山的地質災害實現動態模擬的目的和要求。這種技術主要是通過對礦山的具體環境進行分析,構建礦山的地質環境的各專題圖層,包括地下水、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災害,接著進行空間的操作和分析,定量評價礦山的地質災害。
2.3遙感技術
遙感技術也叫RS技術,主要是對大面積的地質區域進行宏觀的解釋,形成不同比例的航衛片來對勘測的結果進行解釋。利用這種方法對勘測結果解釋,不僅有真實準確、實用性強的特點,而且可以極大程度的提升工作質量以及效率。
3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3.1災害監測技術
目前,我國的地質監測網絡正在逐漸建立,不僅可以對地質的環境進行監測,而且也可以對地質的災害進行監測以及調查工作。對于每年出現的那些地質災害,可以進行定期的檢測,對于一些地質比較活躍的地點,可以進行重點的監測,從而減少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
3.2災害調查技術
防治地質災害的發生,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進行地質災害的調查。調查時,主要是國土資源部、礦產企業以及相關的科研單位對自己單位所管轄的礦區進行調查,調查的內容主要是地質災害經常發生的區域以及類型。在調查中,相關部門可以借鑒已經發生災害的情況,制定災害的防治規劃以及方案。
3.3防治坍塌技術
對于地表塌陷的地質災害,最常用治理方法就是充填或是復墾的方法。充填法是用粉煤灰、煤矸石等材料充填塌陷的地方。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附近有足夠的充填物,并且材料具有環保、無污染的特性。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對塌陷的部分進行有效的處理,而且能夠解決一些礦區廢棄物的安置問題,是一種一舉兩得的方法。
3.4防治突水技術
要防治礦石開采中的突水現象,首先要檢查工作面的斷裂情況。相關人員在礦區的斷裂處要進行重點的檢測和防護,及時處理斷裂面的一些隱患,防止突水現象的發生。其次,突水現象中,水壓是事故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因而在開采中,一定要對水壓進行嚴格的控制,盡可能的減少水壓對巖層的壓力作用,從而預防突水現象的發生。另外,在開采中,開采人員一定要按照規定進行開采工作,嚴禁非正常的開采以及違規操作的發生。
3.5提升開采水平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要保證開采工作的順利進行,十分有效的一種方法是盡全力的提升企業的開采水平,保證企業開采過程的安全、順利的進行。國家和企業要加強礦山的科學研究以及環境保護,在開發中要科學的處理礦業的三廢,將廢品進行回收以及科學的利用。在一些先進的企業,已經開始使用一些新技術進行開采,真正實現了無廢物的開采。開采技術的先進和完備,能夠極大減少地質災害,并且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
4結語
政府和企業在地質災害發生前一定要進行地質的勘測,在災害發生后,要及時的進行災害的治理,以防止災害的擴大。在災害防治中,企業以及政府要根據災害的具體情況,及時對災害進行控制,利用已有的物力以及人力盡可能的對災害進行治理,并且盡可能的減少危害。
參考文獻:
[1]劉飛,魏強.淺議礦山地質災害的防治[J].價值工程,2011,(06):28.
[2]林永生.礦山地質災害的主要類型及其防治[J].科技資訊,2012,(01):241.
[3]楊進友.淺析礦山地質災害的類型及防治措施[J].能源與節能,2011,(10):54~55.
作者:黃小龍 單位:廣東省地質局第八地質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