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等財經職業教育缺乏吸引力成因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21世紀是一個人類更多地依靠知識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紀,也是一個需要大量專業技能人才的世紀。我國高等財經職業教育以培養專業的財經類技術人才為己任,以期能為社會輸送更多的財經專業人才,但是就其近幾年的招生情況來看,情形并不容樂觀,因此從各方面探尋我國高等財經職業教育缺乏吸引力的成因從而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路徑變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等財經職業教育;吸引力;成因
我國高等財經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一種,它從本質上具有高等職業教育的一般屬性,致力于為國家培養職業性人才、而高等財經職業教育專門從事財經類人才的培養。這些從財經高職院校畢業后的人才大部分都會從事相關專業。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職業教育,但是伴隨著畢業生的數量逐年遞增的卻是各地單位出現的“技工荒”現象,層出不窮,而高等財經職業技術教育因為其專業化單一,就業面狹窄、學生被動選擇等多方面原因而愈發缺乏吸引力,因此探析我國高等財經職業教育為何不能吸引學生的成因對改進高等財經職業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一、我國高等財經職業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社會接受度不高
中國人向來將“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觀點列為至理名言,表現在對待教育的態度上就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就使得專門以培養“藍領”為己任的高等職業教育顯得低人一等,自然也就會缺乏一個好的發展環境。因此,社會普遍認為職業教育是沒有辦法走進普通高校的學生的無奈的選擇。家長也更加認為學習財經類專業就應該去高等學府做深入研究,再不濟就學個工科技術,社會需求量大,而財務類職業人才需求量較小,學起來難度較高,所以從認知上他們會排斥高等財經職業教育。
(二)內在吸引力不足
首先、我國高等財經職業教育體系建立不完善。我們從基礎教育階段就不斷為孩子貫穿考一個好大學的思想,因此職業教育的啟蒙就是一片空白,即使中等階段學習了財經專業,也和高等財經職業教育沒有形成好的銜接。其次,我國高等財經職業院校招收的大多是在基礎教育中沒有取得良好成績,不能進入高等院校繼續深造的學生。他們是因為自身原因不得已選擇了高等財經職業教育,并非從內心和興趣方面做出了選擇,而針對這一現象學校在教育過程中也并沒有拿出特別有效的方案,導致三年的學習對于專業技術的掌握依然欠缺,依然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三)教師隊伍建設缺乏特色
高等職業教育和高等普通教育從本質上講還是有很大的區別,我國高等財經職業教育需要培養的是更有實際操作能力的專門型人才,但是這些院校的教師卻大部分來自高等普通院校,不自覺的會把普通院校的教育模式搬進職業教育的課堂,這些學生本身文化課基礎薄弱,學習習慣和學習效果要緩慢于普通高校學生,因此對這一模式從心理上就有排斥,導致課堂效果總是差強人意,如果教師不能改變這一現狀,課堂職業特色就會大打折扣。
(四)教學模式難以走出傳統桎梏
由于中國的職業教育缺乏體系建設,財經職業教育的教師也沒有明顯的專業特色,選擇高等財經職業教育的學生理論基礎薄弱,介于以上三種原因,高等財經職業教育的模式必須走出傳統理論講授的桎梏,努力和實踐教育相結合,但是目前的現狀是理論和實踐的分割,枯燥的理論知識不能吸引學生注意力。這就讓教學的難度不斷增大。
二、我國高等財經職業教育缺乏吸引力的原因探究
(一)政策上相對傾向普通教育
國家近幾年來不斷強調職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接受度問題,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高等財經職業教育的戰略地位遠遠不及普通教育,一些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方面也是更多的傾向于普通教育,這就使得高等財經職業教育相比普通教育而言地位低下,并不能在社會上形成蔚然成風之勢。
(二)經濟上看重高學歷文憑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分層不斷顯現,高學歷的含金量不斷提升,從而導致更多的人追求高學歷,從基礎教育階段剛開始就樹立起了考上好大學的理念,那么高等財經職業教育所培養的職業人才無可避免的落入到學歷分層的二流地位,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待遇都不能比肩普通高等教育畢業的學生。
(三)文化上追求學而優則仕
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認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每一個寒窗苦讀者最好的歸宿,出仕為官是最悠閑的追求,因此他們從心底里認為高等財經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存在高低之分,也不能像工科技術那樣感覺有技傍身,吃喝不愁。這種價值觀的發展和不斷演化,是高等財經職業教育缺乏吸引力的內在原因。
(四)高等財經職業教育自身因素
第一,因為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原因,我國高等財經職業教育的專業教育、校園氛圍、學校設施逐漸不能滿足更多年輕家長和新一代高中畢業生的要求。第二,由于專業的相似性和財經類專業學習起來的難度因素,我們的師資力量和教育特色不夠明顯,使得大眾對高等財經職業教育缺乏廣泛認可。第三,我國高等財經職業教育和大量的職業教育一樣,未能擺脫傳統教學窠臼,培養出來的人才并不能完全滿足社會的需要。這種種原因都是導致我國高等財經職業教育的學生在就業方面不盡人意,這是導致家長和社會對高等財經職業教育的不信任的直接原因。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家長對高等財經職業教育普遍缺乏了解,對將來的就業前景充滿了擔憂。他們從自己的經驗中得到,高等財經職業教育不能給孩子一個穩定的工作,學生也認為財經類專業比起工科、護理等專業難度加大,他們本身的文化課基礎并不能學好這個專業。從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我過高等財經職業教育因為缺乏社會認可度的支持和本身吸引力不夠的雙面困境,這一切源于多種因素,其中傳統的認知根深蒂固,要想打破這樣的認知模式,就要加大宣傳力度,不斷提升自己的內涵,要從根源上打破,學起來難,就業率低的社會認知。我們清楚地知道高等財經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知識能力和專業方面人才的使命。我們更致力于培養出知識寬、技能強基礎厚的復合型高等財經人才的追求,介于此,我們就必須努力打破桎梏,走出人文教育薄弱的局面,注重從智能、情感、道德及行為整體的功能上育人,以改變長期職業教育形成的財經管理人才知識結構偏狹,缺乏社會理想和人文關懷的局面。以期通過全社會共同的努力,為我國高等財經職業教育的未來尋找到突破途徑。
三、提高我國高等財經職業教育吸引力的路徑探索
(一)積極推進勞動教育,優化高等財經職業教育環境
加大對人文教育的投入力度,優化校園環境,涵養大學精神。教育學生學好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力量和過硬的文化素質。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勞動教育,目的在于重新樹立社會公眾的擇業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這就要求我們要大力發展高質量的高等高等財經職業教育,提升高等財經職業教育層次。
(二)以對接就業崗位為培養目的,提高高等財經職業教育的內涵建設
從調研中發現,我國高等財經職業教育必須明確自身定位,從市場需求出發確立相匹配的培養方案,以專業的教師隊伍,有活力的課堂特色打破學生認為財經專業不及工科技術的認知。積極推進校企共贏的長期有效合作機制,創建學做一體化教學環境,切實為市場和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
(三)樹立“學以致用”理念,不斷提升自身能力
從我們目錢調查的數據來看,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家長觀念依然停留在學習財經專業就要去高等院校,否則還不如學習一些理工科專業,孩子好就業。這種社會認知就給我們提出了思考方向,我們必須從培養方案到教學模式再到學生實際操作能力都作出提升,把“學以致用”理念貫穿始終,打造優秀教師團隊,提升自身教育水平,把實踐一以貫之納入教學體系,不要陷入理論不如本科院校,動手操作不如工科能力的尷尬境遇。努力結合市場需求培養人才。綜上所述,我國高等財經職業教育應該緊跟時代步伐,以時代精神、國家利益、社會認可為奮斗目標,同時要把人文教育納入人才培養體系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辦學能力,擴大宣傳,將實踐能力作為衡量畢業生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當前我國高職財經職業教育主要面臨著社會認可度低和內在吸引力不足兩大困境。因此我們必須從市場需要和教育目標上面下功夫,聯系校企合作,不斷提升我國高職財經專業人才的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栗洪武:中國教育發展史[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馬樹超.增強吸引力是職教持續發展的保障[N].中國教育報,2010(3)
[3]張漢杰.文化傳統與職業教育的雙向建構[J].高教研究,2011,(9)
[4]陳卓.大眾化對高等教育結構和質量評估的影響[J].教育探索,2013,(24)
[5]我國職業教育缺乏吸引力的文化反思[D].貴州師范大學,2015(12).
作者:曾貴榮 劉丹 單位: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