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校企聯合辦學職業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唐山市海大洲汽貿公司規模較大,業務部門齊全,技術力量較強、客戶資源充足,但由于專業技術人才供應不足,企業也處于規模發展受限的困境中。海大洲汽貿公司的困境不是個例,而是很多企業共同面臨的問題。所以企業也需要把學校當作人力資源培訓基地,來解決企業用工難、一線工人專業水平不高、崗前培訓不及時等問題。因此,校企雙方的需求也正是合作辦學的前提。
二、在實踐中探索,校企雙方制定合作原則
立足于現有市場,著眼于行業未來,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合作共贏”的合作原則,共同招生、共同培養、共同管理,產教結合、校企共進的運營模式,打造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經過探索實踐,制定了校企聯合辦學的教學組織原則:專業設計圍繞市場需求轉,培養目標圍繞企業需要轉,課程設計圍繞操作技能轉,教學方式圍繞學生特點轉,培訓目標圍繞就業轉,實訓服務圍繞高效執行轉,就業服務圍繞品牌轉。構建“校企合作,資源整合,優勢互補,模式創新;校本教學,模擬實驗、崗位實訓,有機結合;工學結合,實踐第一,職業技能,應用為先;訂單招生、定向培養、合理配送、追蹤服務”的長效辦學新模式,努力形成以學校為主體,企業和學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訓練學生的教育教學新模式。
三、校企融合,共同發展,優勢互補
校企雙方互派教師參與教學和管理,在辦學理念、育人理念、培訓理念等方面實現了學校和企業的無縫對接。
1.確立了素質引導型和技能導向型的培訓目標,實現了學校與用人單位在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上的無縫對接和在師資、設備、場地、市場等資源的優勢互補。
2.校企雙方圍繞企業需求和技術標準,形成了課堂理論教學、實驗室模塊化實訓、車間體驗式實習有機組合的培訓模式,形成了“做中學,學中做,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
3.校企合作有效地推動了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在辦學模式、培訓模式、培訓內容、實習就業、用人機制等方面實現了全面創新。
4.校企合作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為企業發展培養儲備了技術員工,降低了企業人才培養成本和用工成本。
四、校企合作,助力職業教育持續發展
從校企聯合辦學的實踐中,我們充分認識到:校企合作是造就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人才資源是企業的“第一資源”,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是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實現科技成果轉化,保證產品質量的重要力量。打造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隊伍,離不開職業教育,離不開職業學校。當然,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的聰明才智只有在企業這片廣闊的天地中才能得以充分發揮。校企合作把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較好地統一起來。校企合作的最大特點是利用了學校與企業單位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各自的優勢,把以課堂傳授間接知識為主的學校教育環境,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能力為主的生產現場環境有機結合于學生的培養過程之中,這是過去人才培養過程中沒有過的。它突破了我國現行近乎完全在校內進行的單一的人才培養模式,使學校與社會、教師與社會、學生與社會建立起廣泛的聯系,并在與社會進行廣泛交流過程中獲得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全面素質。校企合作是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出發點和終結點,為此,校企合作將是技能型人才成長的新平臺。只有輸出端的職業學校與輸入端的企業緊密銜接,職業學校培養出來的勞動者,才能適應企業的崗位需求,受到企業歡迎;只有企業的積極參與,才能讓職業學校了解企業的崗位需求,崗位職務能力需求。加強校企合作,有利于通過校企共同努力,真正培養出職業能力強、專業技能精、敬業精神佳的高素質實用人才,實現學校、企業、學生“三贏”。校企合作,豐富了職業教育辦學模式,逐步形成了為學生開拓學習、實訓、就業的新渠道,為社會培養應用型勞動技術人才,滿足企業人才需求的新局面。因此,進一步拓展校企共同發展的空間,不斷探索完善校企融合的辦學新模式,能夠使職業教育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作者:徐國忠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成人教育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