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融合淺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小學語文學科是義務教育階段重要的知識科目,也是培養學生文化素養和知識能力的重要學習課程。閱讀和寫作作為語文教學中重要的學習分支,二者既互為統一,又相輔相成,可以說閱讀通過知識的內化,促進了寫作的外在表達。閱讀是從外到內的吸收過程,而寫作則是從內到外的表達過程,引領學生進行有效閱讀,并不斷通過寫作進行語言思維訓練。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相互融合
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逐步實施,教師和家長越來越開始重視學生綜合素養能力的發展。縱觀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培養學生的分析和閱讀理解能力以及良好的語言組織能力已經成為了當前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如何學習語文、運用語言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核心任務,也是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關鍵所在。閱讀和寫作這兩個教學分支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更是有著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語言發展的重要教學使命。閱讀和寫作教學的融合與統一對提升小學語文整體教學質量有著切實的重要作用。本文結合筆者的經驗就閱讀與寫作教學進行分析論述,旨在通過有效的教育教學手段促進語文教學的綜合發展。
1.在語文教育中融入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意義
在具體的語文學科教育中,除了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情感態度,知識文化的學習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在課堂教學中,基礎知識的學習能夠奠定學生的基本語文學習能力,而閱讀和寫作這兩個教學分支在具體課堂教學中的學習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發展有著切實的引領和重要的促進作用。在語文教育中融入閱讀和寫作教學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策略,縱觀當前的教學實踐,閱讀教學是積累的過程,是為學生的打下寫作的基礎。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文本閱讀學習,可以促進學生的基礎文化積累以及知識能力發展,同時,在潛移默化地閱讀知識內容培養中,日益豐富的閱讀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著學生的語言文化素養。語文教學是關乎語言文字的教學,是一門集文字性、綜合性、實踐性于一體的學習科目。對語文課程內容的學習要更多地通過語言文字的揣摩和品析來培養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這對于語文教學而言,不僅要尋求閱讀教學的積極幫助,而且在內化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更應努力通過外在的書寫表達進行詮釋和解讀。閱讀與寫作是可以分開并進,也可合二為一,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融入閱讀和寫作教學,意義重大,不僅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而且對培養學生的語文知識文化具有一定的奠基作用。
2.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基本現狀
閱讀與寫作是已成為每一位語文教師的工作重點,學生對于讀寫方面的知識內容學習有著精準把握和有效運用的任務目標。在教育教學的發展過程中,學生的讀寫能力決定并制約著學生的學習發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實施,語文教育工作者也把語文教學的目光更多地聚焦到了學生的讀寫能力培養方面。但是,縱觀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實際,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在語文教育的過程中對于文本閱讀和寫作教學都格外重視,但學生的讀寫學習相對而言還是最為薄弱的學習環節。由于小學語文讀寫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因而大多數的小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并不理想。盡管在教師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都比較重視對學生的閱讀和習作能力的培養,然而由于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的與實際脫節,導致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效果并不如意。如何在語文教學的具體過程中將閱讀與寫作教學融會貫通并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這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有效融合閱讀和寫作教學,使閱讀教育功能在吸收知識的同時,通過寫作的知識輸出,再進行具體消化,這樣的讀寫結合教育才是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學生情感能力以及知識表達的具體途徑。在閱讀教學奠定學生思維基礎的學習過程中,為習作積累素材,從而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拓寬知識面。引領學生緊密聯系學習生活實際,在發展學生在多閱讀文本的基礎上,切實寫作的教學質量,這是當前語文教學的發展方向。
3.努力拓寬閱讀與寫作教學融合的有效渠道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需要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有效的教育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策略幫助學生進行良好的讀寫教學引領和指導。將閱讀和寫作教學進行有效融合,既能達到統一學習、相互融匯的學習目的,又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讀寫學習習慣。
(1)學會記寫讀書筆記,為學生的習作能力培養奠定基礎。閱讀教學離不開學生對文本知識內容的理解、消化和吸收。而邊閱讀邊思考邊進行知識內容的學習更離不開適時進行閱讀筆記的批注、圈畫和摘錄。在閱讀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把零星的知識點內容或是閱讀的學習感想以讀書筆記的形式書寫下來,這既是學生學習成果的具體體現,又是學生持久的語文學習能力形成的良好培養途徑。讀書筆記的記寫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學習習慣,這需要學生有一定的學習毅力,而且能把這種良好的學習形式徹底融入到自身的語文學習中來。眾所周知,在閱讀教學中幫助學生養成做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可以在無形中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能力。由于學生的個體之間有著一定的差異性,因而,在閱讀學習的具體過程中,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和認知也并不完全相同,而記寫讀書筆記無形中正好為學生的閱讀學習提供了良好的資源。學生在閱讀學習時,教師不宜將自身的想法強加于學生身上,要多鼓勵學生通過自主認知的學習過程來切實加強自身的學習體驗。學生只有親歷這樣的學習行為,才能真正達到提升學習效率的目的。例如,在《海濱小城》一課時,學生就可以通過自主閱讀學習加深自己對海濱小城的了解。在讀文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對影響比較深刻的地方進行批注圈畫,也可以在課文中畫出學生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句子,抄寫下來和同學交流。在點滴的閱讀能力培養過程中,學生的語言素養得到了切實提升。這樣的語文閱讀學習更有利于學生習作能力的培養。
(2)引導學生結合文本進行表達,為學生的寫作奠定基礎。在小學語文閱讀學習中,文章的結構脈絡和表達技巧一直都是閱讀教學的重點。縱觀小學語文的教材內容,文章大多都是優秀的文學作品讀物,因而無論是謀篇布局的內容安排還是巧妙獨到的文字表達技巧都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優秀的典范。語文課堂教學的學習過程,其實更多的是通過具體的文本內容分析來達到一定的借鑒和汲取力量作用。要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把閱讀和寫作教學切實地融合在一起,教師必須關注閱讀教學中的文章結構與表達技巧,以更好地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方向。這也是將閱讀和寫作教學巧妙地融合起來并努力奠定學生寫作基礎的重要學習途徑。小學語文的文章結構和脈絡層次大致都比較清晰明了,除了整體感知文本內容的編排意圖外,教育學生通過表達技巧、修辭手法以及思想情感表現等方面去理解并掌握文章的語言組織和情感體現,更加有利于學生的語文讀寫能力發展。
(3)指導學生在寫作中充分表現個體思想情感,使學生喜歡上寫作。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發展,小學語文教育越來越關注學生這一學習個體的個性化閱讀和創造性閱讀。因此,在具體的讀寫教育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閱讀感知,并在促進學生思想情感發展得以切實體現的學習認知中,逐步顯現出閱讀教學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的重大教育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作為自主的學習個體,其獨立思考的閱讀空間和自主寫作的學習能力對于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充分發揮“以生為本”這一基本教育理念的同時,教師還應在學生自主獨立思考的學習基礎上,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助合作學習,尤其在引領學生發表自身見解的同時,還應重點教育學生汲取他人的學習優點,取長補短,才能爭取更大的學習進步。學生自身的自主學習思想情感更多地表現在閱讀學習和寫作訓練中。學生的寫作教學離不開其思想情感的具體體現,當然,也少不了學生在閱讀學習中語言詞匯的積累和運用。將日常學習中所掌握和積累的閱讀知識具體運用到寫作學習中,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思維發展,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夠切實收到事辦功倍的教學效果。總而言之,閱讀和寫作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育的左膀右臂,必須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如此,才能真正實現讀寫教育的相互發展和相互促進。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已經成為了當前語文教學的重要學習形式,在當前傳統文化的不斷發揚的時代中,學生的讀寫能力更多地受到了普遍關注。作為促進小學生學習能力發展的基本因素,閱讀和寫作承載著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教育使命,教師只有切實地將其有效地融合起來,才能進一步發揮閱讀和寫作二者的教育教學功能,這是小學語文緊要的教學目標,也是小學生學習發展的迫切需求。教師只有深入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才能從讀寫學習習慣的培養、閱讀方法的掌握和運用以及自主學習思想情感的表現等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閱讀和習作學習的指導和引領。讀寫能力小學生必備的基本能力以及重要學習任務,也是提升小學生各種能力和綜合素養的重要學習途徑,必須加大力度有效實施,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忠.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J].新課程(小學)2019(09)
[2]儲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研究[J].名師在線,2018(31):36-37.
[3]李宗瑩.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成才之路,2017(33).
[4]張盛銓.論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讀寫結合的運用方法[J].新課程(中),2017(10).
作者:李珠鳳 單位:福建省漳州市岳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