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數學情感教育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喜愛之情——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喜歡某一學科在很大程度上與他喜歡那位老師有關。當學生喜歡哪位老師時就喜歡上他所教的課,在課堂上就感到老師講授的內容生動有趣,以一種積極興奮的情感去學習,從而自覺主動地接受老師的傳道、授業、解惑。“幽默”是~種潤滑劑,有利于情商的調動,正如贊可夫所說:“好的課堂教學,要有幽默,要有笑聲”因此,教師的語言不妨風趣一點,把孩子的興趣激發起來再講,效果反而比嚴肅的說教要好,這樣做可以創造出和諧的課堂氛圍。反之,如果師生關系不融洽,學生懷著不安甚至對立的情緒上課,即使教學過程設計得再好,學生也很難參與進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2.尊重之情——關心每個孩子的成長。每個孩子,身材相貌會有美有丑,智商有高有低,但人的尊重需求,是與生俱來的(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對于這一點,最重要的是教師的態度。教師應是一個公正的法官,對每個學生都是等同的。尊重全體學生的關鍵,在于能否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學困生”,對他們應當變忽視為重視,變嫌棄為喜愛,變冷眼為尊重。教師要調整課堂上的視線投向,讓學困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師親切的目光,也過上幸福的校園生活。老師的每一句贊語、每一次表揚,對學生都是一種激勵。即使是差生也要創造條件,使他們有機會體面的表現自己,使學困生在“表揚—努力—成功一自信一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的過程中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不斷蒙發上進的心理。
3.責任之情——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作為數學教師有責任、更有必要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數學知識的內在魅力可以誘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展現數學符號、公式的抽象美、數學比例的協調美、數學語言的邏輯美、數學方法的技巧美、數學形體的對稱美、數學習題的趣味美。數學知識來源于生產生活實際,在教學中盡量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用數學的實際意義和應用來誘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如學習了“長方體的表面積”后,讓學生親自動手測量教室的長、寬、高,并讓學生計算出粉刷教室墻壁的面積和所需涂料數量。這樣隨著一個個實際問題的解決,使學生感到數學很有趣,生活中時時處處有數學、用數學,保持和發展了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4.寬容之情——正視學生出現的錯誤。數學老師一般不做班主任,更要注意課間與學生經常在一起,主動接近學生,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興趣愛好、喜怒哀樂,以大朋友的身份和學生溝通。利用作業批語傳送教師的期待,是師生溝通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方式。心理學家指出:適度的寬容,對于改善人際關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在這里所說的“寬容”,絕不是指教師對學生各種錯誤思想、行為的漠視、放縱,而是教師以一種寬容的情感,感化那些有錯誤的學生,讓他們感到并糾正自己的錯誤,是實施教育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其前提是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其目的在于給學生以改正錯誤的機會。對待學生的優點,要用“放大鏡”;對待學生的缺點,要用“縮小鏡”,真正以寬容的態度處理學生的錯誤。有的錯誤,學生是會一犯再犯的:有的學生偏偏會在強調不可抄錯數后,把“365”寫成“356”。教師要允許學生的錯誤出現反復,這是正常的,他們畢竟還是孩毛,魏書生說:“學生反復100次,教師可以做101次轉化工作。”教師是愛的使者,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教師要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您若變成孩子,便有奇跡出現:師生立刻成為朋友,學校瞬間成為樂園。”用熱情、誠懇的胸懷,喚起孩子們的興趣、激情,贏得孩子們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參與,讓師生彼此敞開心扉,去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涌動和成長,讓我們致力于探索、創造充滿情感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使教師的勞動里呈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情的魅力。
5.正確引導——發揮情感的最大作用。中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階段,離不開教師的誘導,所以中學數學教學中要強調正確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因此,從教學藝術的角度看,就要求教師必須有教師的責任感,在教學中能以表揚鼓勵為主、批評教育為輔,表揚與批評有機結合的方法,不斷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心理學實驗表明,學習者如果能通過及時反饋知曉自己的學習狀況,比不知曉者學習動機強。因此從教學藝術的角度看,就要求教師必須掌握能及時向學生反饋學習成就的評價形式,不斷強化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或糾正不健康的學習情緒,以充分發揮情感教育的可導性功能。
總之,良好的情感智商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基礎;有助于發展和豐富學生對數學的良好情感,讓學生走近數學、喜愛數學、學好數學;有助于鍛煉學生堅韌的意志品質,鍥而不舍地學習數學,從而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