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美術學水彩課程研討式教學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本文試圖對當前本科院校美術學專業的水彩教學模式的現狀進行剖析,分析進行研討式教學改革與實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自主建立研討小組,教師進行引導,使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這種教學改革與探索,得出研討式教學的基本構架及實踐方法,總結實踐探索效果,完善教學模式,真正地將美術教學與藝術創作落到實處,有效地培養具有高素質的水彩畫藝術人才。
1水彩教學模式的現狀
藝術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在當代藝術作品中,只有加強繪畫觀念的探索實踐,多去感知新的血液,藝術作品才能散發出時代的氣息,更能吸引觀者的目光。水彩藝術亦是如此。水彩畫專業教學是在改革開放之后才陸續在各個高校中出現。在這短暫的水彩畫專業教學歷史中,我們的老一輩藝術家、教育家作出了輝煌的成績,總結了豐富的經驗,為我們今天的水彩畫教學打下了一定的基礎。盡管如此,水彩畫專業教學在我國仍然一直處于嘗試、探索和研究狀態之下。我國現有的水彩畫教學模式基本承襲英國和蘇聯等國模式,雖然近來引進了一些英國、法國、美國等地的水彩畫教材,但其內容依然是講授水彩畫技法為主,忽視了審美、材料、創作等方面的教學探討和知識傳授。在國內外有很多水彩畫畫家發表了部分關于水彩畫教學及改革的論文,但都不夠深入和全面,關于水彩課程研討式教學實踐的系統研究在國內外還在探索階段。
2研討式教學的可行性
研討式教學法源于早期的德國大學,現已成為高校中的一種主要教學方法。很多一線教育工作者也非常關注并積極推行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水彩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研討式教學方法正好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發揮了主導作用的教學方法。它在對話的語境中,教師引導學生像科學家發現真理一樣,用自己的頭腦去探索創作的方向,去發現創作主題和表現手法等要素的聯系,從而更主動地投入到作品創作中去。教師從單一的美術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美術的引導者;學生在研究與討論的過程中,發現創作主題,突破傳統繪畫思維,感知新的觀念,創作出富有個性、主題鮮明的藝術作品。
3研討式教學改革與實踐
美術教育是一門系統的學科,并且一直處在變化和改革之中,教學方式也在做出改進。在我國,許多高校的美術教育普遍受“蘇聯模板教育”的影響,都或多或少地將美術作為單一的專業技巧來對待,過于偏重美術技能和技法的教授與學習,忽視教學模式的創新,我校美術學院水彩專業教育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因此,在我校進行研討式教學模式的改革嘗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與創新性。
3.1劃分研討實驗小組
研討式美術教學課堂與傳統美術教學課堂有較大差別,需要授課者提供一個寬松的創作環境,建立研討實驗小組,與學生互動,建立研討基礎,在研究討論中教與學。具體做法是將全班學生分組,以投票方式確定小組長,由小組長招募自己的成員,建立自己的團隊。此時,教師的職責就不僅僅是灌輸知識,而是引導課程創作任務,由學生自由交流討論,從創作題材、創作方法、表現技法等等方面的討論中進行思維碰撞。教師只需把握大的教學方向,為各組學生討論中遇到的問題給予解答和幫助即可。在這種教學模式的開展下,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再是傳統課堂上的一對多的模式,而是一對幾個團體的模式,這種研討式教學模式不僅能拓寬教師的思路,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作創新性,也能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創作出富有個性的藝術作品。
3.2更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模式
傳統水彩教學主要以體現教師本身的專業示范性和藝術思想性來影響學生的綜合發展,而研討式課程的性質決定了必須擺脫傳統美術課堂中的教學方法。除了建立研討實驗小組,還必須要在原有的教學方法基礎上進行革新。這就要求教師在研討教學課堂中只是引導者,而要把學生作為主體,共同搜集大量的圖片、視頻、相關美術作品資料,來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在研討式教學實踐實施過程中,還可使用多媒體教學,在有限的課程教學時間內,通過研討教學,解讀重要的知識點,解答學生的疑惑,讓學生在課堂中獲取更多地信息資源。此外,在其他平臺中提高眼界、提高鑒賞能力、拓寬創作思路、打破傳統思維局限。在整個的教學實驗活動中,應充分鼓勵和引導各小組的相互討論,并結合各小組的思想碰撞結晶進行分析引導。通過研討式教學實驗,使學生在整個課堂化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探索,在學生自主研討和師生研討的過程中有更大收獲,達到教學要求,提高教學效果。
3.3教學效果評估
研討式教學實踐結束后,教師要及時做好評估工作。高校美術教學注重教師的示范輔導和學生學習的實踐互動能力。所以其教學質量和效果受到教師與學生的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響,教學質量的表現,需要與學生將來的成就聯系起來。比如教師藝術思想的傳授,藝術修養的表現可以長期影響學生的心理個性等非智力因素。因此,對于教學效果所進行的評估,不僅包括教師對學生形成藝術思維、美術觀察、美術創作能力的培養,而且還加入了討論能力的測評,最后再結合作品,進行綜合評價。
3.4教學實踐總結
美術學水彩課程的研討式教學較好地融合了課程的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能夠實現學生的創新化、個性化、自主化。教學效果也在以下幾個方面得以體現:第一,劃分研討實驗小組,采用小組面對面研討、教師與小組研討、多媒體教學、課外考察與學習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和創作創新的能力;第二,課程內容基本涵蓋了所有的教學要求,與培養方案要求相一致;第三,在研討式教學的實踐中能夠較好的使現實理論與創作實踐相結合,且注重將研討與實踐訓練相結合,通過富有針對性的創作實踐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創新型水彩專業人才;第四,從教學成果來看,創作數量和質量都相當可觀,有部分作品入選各類展覽;第五,研討式教學設計符合教學要求、符合培養創新型應用人才的模式。
綜上所述,美術學水彩課程研討式教學在原有的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上進行了革新;通過研討式教學實踐的探索,進一步健全水彩畫教學與實踐體系,并真正地將美術教學與藝術創作落實到實處,有效地培養具有高素質的水彩畫藝術人才,為水彩畫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也為培養創新型應用人才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參考文獻:
[1]胡平波,甘國華.高校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建設[J].教育學術,2009(12).
[2]李勇.美術教育學[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3]鄭泓灝.大學繪畫基礎課程學生學業評價方法改革與實踐——以水彩教學為例[J].美術界,2012(9)
作者:胡翔飛 單位:湖南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