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校教育留守兒童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留守兒童學校教育問題的現狀
近幾十年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工業化水平和城鎮化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然而農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卻越來越突出,農村人也紛紛離開不能為他們帶來富裕生活的土地,去城市務工。由于種種條件的限制,外出務工的農民工無法將子女帶到身邊,留守問題隨之產生。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農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學難。我國農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是非常大的,農民工也期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接受更好地教育。然而,城市學校卻對農民工的子女進行了諸多限制,農民工子女在城市根本得不到與城市孩子們同等的教育機會。即使城市里有一些學校對農民工子女設置的入學門檻較低,仍存在很多問題,很難保證對農民工子女的教育質量。農民工只能將子女安排在教育機會充足的家鄉,忍痛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第二,戶籍地考試制度的限制。眾所周知,我國相關政策規定,中小學生必須在戶籍所在地參加升學考試。這是農民工安排子女上學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了使自己的子女能夠順利參加升學考試,農民工只能將子女留在家鄉接受教育。第三,留守兒童壓力大,心理問題突出。出去務工的勞動力多是年輕人,而那些留守兒童大多是跟隨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而這些監護人因為年邁,無力承擔留守兒童教育責任,造成留守兒童逆向監護老人。留守兒童在天真爛漫的年紀承擔了太多的責任,壓力過大。此外,中小學的孩子正處于需要父母關愛的年紀,但他們卻無法與父母之進行親情互動,父愛母愛的缺失造成留守兒童的性格障礙,留守兒童存在嚴重地心理問題。第四,寄宿制存在弊端。國家和地方政府企圖通過寄宿學校來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然而這種方式雖然解決了離學校較遠的學生上學難的問題,卻不能解決親情缺失問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第五,由于留守兒童缺乏有效的監護,有很多孩子很容易養成很多不良習慣,比如抽煙、喝酒、夜不歸宿的玩游戲、打架、偷竊等。事實證明,留守兒童已經成為犯罪的高危群體。還有很多孩子因為沒有父母的保護成為不法侵害的對象。
二、對留守兒童學校教育問題的策略探究
(一)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在留守兒童學校教育問題上
政府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要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兒童學校教育問題,要把農村留守兒童學校教育工作納入國家發展規劃,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比如在城市積極創設農民工子弟學校、積極推進戶籍管理、降低農民工子女在城市的入學門檻、完善農民工的探親休假制度、創設公益補償機制,降低農民工回家探親成本等措施,為農村留守兒童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提供政策保障。同時,也要完善戶籍管理、權力平等、教育、住房等相關法律政策,為促進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法律保障。
(二)提高地區學校辦學條件與城市辦學條件相比
農村的社會經濟條件較差,缺乏教育經費,農村的許多學校的已經處于捉襟見肘的局面。同時,由于農村各方面的條件差,農村學校的師資力量薄弱。這就要求,國家要完善農村基礎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加大對農村教育經費的投入,完善農村學校的基礎設施和教育機制。同時,國家以及政府相關部門要調整相關政策措施,為農村學校打造一批高素質的師資隊伍。農村的辦學條件改善了,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也就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了。
(三)讓學校成為學生的第二家庭
留守兒童的出現各種問題的關鍵是因為父母不在身邊,親情缺失,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而短期內,這種狀況不可能被改變。鑒于此,學校要更新教育理念,不僅要承擔教授學生知識的責任,還要承擔起對學生進行家庭教育的責任,要努力幫助孩子們擺脫因為家庭教育不健全而受到的不良影響。學校要根據留守兒童的特點,充分擴大學校職能,調動學校的各種資源,發揮學校教育的優勢,為留守兒童創建第二家庭,讓留守兒童在學校的關愛和呵護中健康、快樂的成長。同時,學校可以采取措施讓留守兒童有更多的機會與父母交流,比如,完善學校的網絡設施、設立免費電話等措施。這樣,有益于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留守兒童的處境牽動著每一位中國人的心,由于這是不可避免的歷史問題,我們在心疼這些孩子的同時,更要理智地分析留守兒童學校教育問題的根源以及如何更好地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和關愛,我們要努力讓這些留守兒童和其他孩子一樣,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真心希望農村留守兒童學校教育的前景會越來越好。
作者:馬有璞單位:甘肅省山丹育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