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護理體驗式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體驗式教學的發展歷程
體驗式教學的概念:體驗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主要特點是體驗式學習和教學過程相結合,它主要強調教學過程要注重互動、學習者自主參與以及學生自身實踐能力的培養。發展歷程:這種學習模式最早開始于20世紀4O年代的英國。一位移居到英國的德國教師在威爾士建立了用來訓練軍人、學生等的生存及管理能力以塑造其人格,教學過程主要在戶外,以此開創了體驗式學習培訓機構的先河。隨后的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大衛•庫伯正式的提出體驗式學習的概念,他的循環模式得到了推廣并且奠定了體驗式教學的理論基礎。后來,PeterJarvis又對其理論進行了進一步的擴充,他提出建立一個有多條學習路徑的軌跡圖,其中不但包括有反思性學習,同時也必須包括一些非反思性的學習,不久,體驗式的學習模式就運用到了美國的學校教育中,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教育界對其理論以及實踐進行了廣泛并且深入的研究,這也使得體驗式教學理論的發展空前豐滿,體驗式教學模式也得到了不斷的完善。近年來這種教學模式在我國越來越受到重視,被廣泛的用到了學校的各類教學課程中,護理教學中的體驗式教學也得到了空前發展。
體驗式教學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首先給學生創造真實的情境。授課老師要巧妙布置病例情景模擬,使學生利用現有的實驗室以及多媒體等教學設備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感受真實的護理需要.一般來說。情景的創設可以有設置真實問題、主題對話、任務分配等給學生一個真實的體驗機會。研究探索,讓學生自主思考,對學生進行臨床的案例示教、電腦模擬人示教、預約門診患者示教等眾多形式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列出需要研究探索的問題,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分析,最后進行總結,這樣就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相互交流,內化吸收。在平時的教學中,通過制造專門的情景讓學生組成小組,相互合作,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相互幫助交流,任務完成后分享體會,進行總結,找差距,揚長處。指導的老師要對學生的討論進行積極的引導,糾正實踐中的錯誤,深化總結得出的結論.跟大家共同分享學生的學習成果。現階段體驗式的護理教學在我國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開展,這種寓教于樂的科學的教學模式使指導老師與護理學員能夠在真實輕松的場景學到知識,可以充分發揮護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有較光明的發展前景。
本文作者:劉運梅作者單位: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