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課程改革的思路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就是為社會培養出直接服務于生產、管理、技術等一線崗位的實用性、技能型的高素質人才。對于計算機這樣社會需求面比較廣、實用性比較強、即時性比較高、更新性比較快的學科,無論是從教學內容到教學目標再到教學評價等方面都應該不斷更替傳統理論知識的學歷教育觀念,培養符合社會、企業崗位需求的實踐能力較強的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將IC3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考核全球認證標準與高職院校的計算機課程有機融合可以深化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改革,實現學生理論、實踐、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培養,既保證了教師課改及教學效果的提升,與國際標準無縫對接,而且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及操作水平同時,獲取了國際標準認證證書,提升就業競爭力,又能通過學生的技能受到社會滿意而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反哺學生生源,保證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力。
2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針對某些高職院校學生計算機教育的現狀,依據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根本要求,對計算機基礎課程實行探索性地教學改革。以IC3的綜合能力認證所需求的計算機核心技能與信息素養的知識技能點貫穿課程改革始終,從而全面推進教改。
2.1教學內容重構與序化
依據IC3的全球標準化能力目標,將其應用能力所需知識轉化為教學大綱的主要內容,重構教學知識體系,將傳統的教學內容按照技能目標和能力知識點重構模塊化領域知識。序化層級式教學案例,選取不同層次的案例,適用于職業特點的任務,序列化教學內容。
2.2教學方法與IC3學習平臺的有機融合
傳統教學方法以教師講授為主導,學生課上練習及課后復習為輔助的教學模式。經過課程改革,教師講授內容以項目、任務、案例、情境的仿職業化形式傳授給學生,學生以工作任務為載體,以行業標準為基準,以職業行為主體身份完成工作任務,突出學生實踐主體的地位,從而提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個性化發展的創新能力。同時,課堂融入IC3“在線輔助教學與管理平臺”,學生通過國際計算機應用能力考核全球認證標準的知識、技能點的學習,知識面和應用面得到更廣泛的拓展,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鍛煉,職業技能得到強化訓練,技術技能素養得到提升。
2.3考試內容的職業能力測評傾向
考試內容以實際崗位應用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為根本出發點,結合IC3國際計算機應用信息化考核標準的題型,建立計算機基礎課程考試大綱,依據IC3在線輔助教學平臺考核知識技能點,建立試題庫。融入IC3的考試題庫,標準統一,考試形式靈活。結合IC3在線輔助教學平臺的考試,不限空間、時間,閱卷公平、公正,提高閱卷效率,記錄學生成績形成的各種匯總數據,有利于教師教學分析,提高教學質量,有效調整教學改革進程。
2.4評價機制的推陳出新
以往計算機基礎課程考試形式是機考加平時成績形成最終期末成績。傳統的考核評價方式仍然適用。同時經過融入IC3認證學習,對于部分通過IC3認證考試的學生,證書認證可以作為期末考核衡定標準,即適時推行“證分互通”制度,也就是在IC3技能大賽中取得省級三等獎以上者或各單科成績合格者,可視同該門課程通過,抵免學分。通過評價機制的改革形成了靈活的評價形式,促進了“雙證融通”政策的推行,也對學院已有的考核評價機制加以完善。
3結束語
本研究將計算機基礎課程與IC3認證學習有機融合,實現了教學資源與教學內容的國際化標準性的優化,加強了教師知識、教材、教法、手段的拓展,促進了教師課程改革的新進程,保證了學生計算機核心技術技能的培養、職業素養素質的提升。學生既獲得了認證證書,又增加了“學中做”的職業人的技能經驗,得到了個性和創新力的發展,競爭力得到了提升。通過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改革,實現了高職教育與崗位需求的緊密結合,并使現有職業教育與國際先進教學理念有效接軌的同時,為國家職業教育的發展做出貢獻。
作者:韓芝萍 盧長鵬 蒙沖 單位: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信息工程系